由WeTest联合软件质量报道公众号进行的2020年国内软件质量调查在去年年底结束,目前《2020年软件质量调查报告》(PDF版本)已经发送给每一位参加调查的同学,请注意查收。
根据调查的数据,历经10天左右的时间进行整理、分析,编制了《2020年软件质量调查报告》,总共24页,分为八大部分,外加“附录:金句” ,如下所示。
《2020年软件质量调查报告》有六大看点,下面一一给大家道来。
看点一:全面了解目前国内业界质量状态
例如,全面展示了软件研发的质量状况,最严重的质量问题是“需求变更频繁”,高达58.2%,而且线上问题比较多,占了37.1%;近20%的产品在线上服务都发生过严重崩溃事件,这也进一步说明整体质量不佳。
通过交叉分析,可以了解每个行业的质量状态,例如教育、政府等行业按理说,流量不大,本来不会产生严重崩溃事件,但调查结果显示这类问题相对严重,估计由于软件质量偏低、性能测试不足等造成。
通过交叉分析,也可以了解开发模式对质量带来的影响,例如:敏捷开发模式(或偏敏捷开发模式)产生的严重崩溃事件相对较高,比传统的开发模式平均高出6%。
下面两张图直接从报告中截取(包括原图编号,下面类同)。
看点二:了解软件各个关键部分的质量状态
这次调查特定针对需求、设计、代码等各个具体部分的质量状况,之前 剧透:2020国内软件质量调查部分结果 已经发布,详细内容见完整的报告。
看点三:了解国内质量保证的优秀实践
仅仅了解需求、设计、代码等各个具体部分的质量状况是不够的,人们更想了解如何保证求、设计、代码、测试的质量。例如,在如何保证设计质量上,多数企业有一系列的优秀实践,最主要的实践有:加强设计评审、并邀请测试人员参加设计评审、制定设计规范;其次,选用成熟的设计模式、培养/设置能力强的架构师 和 原型验证,但这些方面做得不够。而邀请运维人员参加设计评审的比例只有15.6%,说明这方面做得明显不足。正常情况下,除了嵌入式软件、政府/军工、航空航天等行业之外,像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通信行业等(超过70%)都需要运维人员参与评审,所以这一点急需改进。除了这些实践,也有参与者提供了其它的实践:
看点四:了解国内企业今、明两年在质量管理上的主要工作
人们在2020年软件质量管理上的重点工作,首推“提升测试能力、规范测试水平”,进入一个常见的误区——许多公司抓质量就是抓测试。因为质量是内建的,缺陷预防比发现缺陷更有价值,在质量方面开发人员可以做出比测试人员更大的贡献,正确做法是优先抓开发的质量,但“优化架构、代码重构/优化、质量文化建设”占比都比较低,分别为16.9%、26.7%、32.%6,都不到三分之一。
流程改进有利于提升质量,但人更是决定的因素。然而,从调查结果看,有些颠倒黑白,“流程改进(49.7%)”反而高于“团队人员能力建设(41.2%)”。“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属于技术(工具)方面的改进,28.1%,远低于流程改进(49.7%),似乎也不合理,流程的改进完全可以固化在(融于)研发基础设施中。
而大家规划的2021年软件质量管理工作,虽然误区仍然存在,但也体现出“人与流程”上的拨乱反正。
看点五:了解国内企业软件的各种状况
除了了解国内软件质量状况,在《报告》中还可以了解国内企业行业分布情况、企业规模、团队规模、产品开发模式、产品交付周期 等许多信息。例如,在开发模式上,敏捷已成为主导开发模式,各种敏捷开发模式占28.6%(其实这个比例低于我们期望),加上偏敏捷的自定义开发模式,合计近60%。传统模式(瀑布模式+偏瀑布的自定义开发模式+其它传统开发模式)只占到28.3%,不到30%。但有高达10.7%说不清楚采用的是何种开发模式,还有近2%属于其它,如“伪敏捷+传统混合”、W模型(其实是V模型)、混合开发模式、自定义、IPD转型中等。虽然对一个公司来说会有多种开发模式,不同的团队可以有不同的开发模式,但对一个团队来说,一般只有一种开发模式。
看点六:欣赏整整100条有关质量、测试的金句
关于软件质量或软件质量管理,经过整理,参与调查的同学奉献了整整100条有价值、有启发的金句,这里列出20条。
如何获得质量报告?
之前参与调查的同学自动会收到《报告》,其它同学可以讲一个自己经历的、有趣的测试故事、或质量故事就可以获得。
扫描二维码 或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参与。
关于腾讯WeTest
腾讯WeTest是由腾讯官方推出的一站式品质开放平台。十余年品质管理经验,致力于质量标准建设、产品质量提升。腾讯WeTest为移动开发者提供兼容性测试、云真机、性能测试、安全防护等优秀研发工具,为百余行业提供解决方案,覆盖产品在研发、运营各阶段的测试需求,历经千款产品磨砺。金牌专家团队,通过5大维度,41项指标,360度保障您的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