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靶向新冠状病毒(COVID-19)的药物靶点

靶向新冠状病毒(COVID-19)的药物靶点

作者头像
DrugAI
发布2021-02-01 10:11:00
8530
发布2021-02-01 10:11:0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DrugAI

冠状病毒(Coronavirus, CoV)是自然界广泛存在一大类病毒家族。CoV为有包膜病毒,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具有多形性,直径50~200nm。颗粒表面有棒状突起,使病毒表面看起来形如花冠,故而得名。病毒颗粒内部有核衣壳,为螺旋对称。

2月12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ICTV)宣布,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正式分类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同日宣布,由这一病毒导致的疾病的正式名称为COVID-1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分子水平的MOA(mechanism of action):SARS-CoV-2利用病毒表面的Spike糖蛋白(刺突糖蛋白,简称S蛋白)识别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进而侵染人体的正常细胞。按照吴军教授的解读,一种可能的机制是当病毒侵入体内后,体内的免疫细胞发起奋起反抗,引发体内免疫风暴,释放自由基(如过氧化自由基)。自由基是非常活跃的化学物质,很容易和别的东西发生反应,让蛋白变性,DNA损伤等,类似于枪炮一样,这种枪炮不分敌我,好比如在肺部打一场“核战争”,正常细胞也无法幸免,肺部正常细胞无法工作,病人的肝肺功能受到损害。

新型冠状病毒易感器官分布图

病毒蛋白质根据其是否存在于毒粒中分为结构蛋白(strcture protein)和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e protein)两类:前者系指构成一个形态成熟的有感染性病毒颗粒所必需的蛋白质,包括壳体蛋白、包膜蛋白和存在于毒粒中的酶等;后者系指由病毒基因组编码的,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产生并具有一定功能,但不结合于毒粒中的蛋白质。

COVID-19潜在靶标分为非结构蛋白与结构蛋白两大类

结构蛋白(strcture protein)

1

棘突蛋白(Surface Glycoprotein, Spike Protein)

COVID-19利用密集的糖基化刺突(S)蛋白进入宿主细胞。S蛋白是存在于经历实质性结构重排与宿主细胞膜。当S1亚基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时,触发该过程。受体结合破坏融合前三聚体的稳定性,导致S1亚基脱落并从S2亚基过渡到稳定的融合后构象。为了接合宿主细胞受体,S1的受体结合结构域(RBD)经历了铰链状构象运动,该构象运动暂时隐藏或暴露了受体结合的决定因素。由于S蛋白的必不可少的功能,它代表了抗体介导的中和靶标,并且预融合S结构的表征将提供原子水平的信息,以指导疫苗的设计和开发。

新冠病毒 S 蛋白结构

2

E蛋白 (Envelope protein, E Protein)

冠状病毒包膜(E)蛋白是短的(100个残基)多肽,包含至少一个跨膜(TM)结构域和2-3个近膜半胱氨酸簇。这些蛋白质参与病毒的形态发生和嗜性,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的缺失会导致病毒粒子异常或病毒减毒。与其他viroporins一样,冠状病毒包膜蛋白可增加膜对离子的渗透性,在病毒的形态发生和组装中起关键作用。充当viroporin,并在宿主膜中自组装,形成允许离子传输的五聚体蛋白-脂质孔。在诱导细胞凋亡中也起作用。激活宿主NLRP3炎性体,导致IL-1beta过度生产。

3

M 蛋白 (membrane protein)

M蛋白是一种高度保守的非糖基化膜相关蛋白,主要位于病毒囊膜内表面,构成病毒内膜与核衣壳蛋白连接的支架。同其它副黏病毒M蛋白一样,M蛋白也是一个细胞核-细胞质穿梭蛋白。在病毒感染早期,M蛋白大量聚集在细胞核和核仁中,并且在整个感染过程中持续存在于核仁中,其主要功能是抑制宿主细胞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并保证病毒基因组在细胞质中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制和转录;而在感染后期,M蛋白则进入细胞质,在细胞膜内侧通过与细胞膜、病毒核衣壳蛋白以及糖蛋白的胞质区相互作用,协助子代病毒粒子进行装配和释放。因此,M蛋白是一种多功能病毒蛋白,在病毒的整个生活周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

N蛋白 (Nucleocapsid Phosphoprotein, N protein)

核衣壳蛋白是冠状病毒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在病毒体组装过程中,N蛋白与病毒RNA结合并导致螺旋核衣壳的形成。核衣壳蛋白是一种高度免疫原性的磷蛋白,也与病毒基因组复制和调节细胞信号通路有关。

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e protein)

1

Replicase polyprotein 1ab segments

复制酶多蛋白1ab包含宿主翻译抑制剂nsp1,非结构蛋白2(nsp2),木瓜样蛋白酶(nsp3),非结构蛋白4(nsp4),3C样蛋白酶(nsp5),非结构蛋白6(nsp6),非结构蛋白7(nsp7),非结构蛋白8(nsp8),非结构蛋白9(nsp9),生长因子样肽(nsp10),RNA定向RNA聚合酶(nsp12),解旋酶(nsp13),鸟嘌呤-N7甲基转移酶(nsp14),Uridylate特异性内切核糖核酸酶(nsp15),2'-O-甲基转移酶(nsp16)。

2

3C样蛋白酶(3C-like protease)

3C-like蛋白酶(chymotrypsin-like protease, 3CLpro)是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等其它冠状病毒的繁殖过程中极为重要的蛋白酶。它已成为人类在抗冠状病毒领域中的研究热点。负责切割病毒基因组翻译的蛋白前体,得到多个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s, nsps),由这些非结构蛋白组装形成病毒的复制-转录酶复合体(replicase-transcriptase complex ,RTC)。

3

木瓜样蛋白酶(Papain-like protease)

PLpro蛋白酶参与SARS冠状病毒1a(1ab)复制酶多聚蛋白N端部分的切割加工,是SARS冠状病毒复制酶复合体(RC)形成的重要调节蛋白分子;最新研究表明,SARS冠状病毒PLpro蛋白酶是一种病毒编码的去泛素化酶(DUB),对细胞蛋白具有明显的去泛素化作用;而且对泛素(Ub)和泛素样分子ISG15均具有活性。PLpro蛋白酶对抗原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具有负调节作用,是SARS冠状病毒的一种重要干扰素抑制抗分子。PLpro蛋白酶是一种多功能病毒蛋白酶。

4

NSP12(RDRP)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是RNA依赖性RNA聚合酶。

5

Helicase, Nsp13(RNA解旋酶)

RNA解旋酶(RNA helicases)是一个包含了与RNA代谢(从翻译起始、核糖体形成、前mRNA拼接和mRNA降解)的许多方面有关的蛋白质家族。RNA解旋酶是一类解开氢键的酶,而不是一种酶,由水解ATP供给能量来解开RNA的酶。它们常常依赖于单链的存在,并能识别复制单链结构。解旋酶在冠状病毒中序列保守性较高,可能是进行广谱抗病毒药物筛选的理想靶点。

6

Nsp14 (Guanine-N7 methyltransferase)

(N端核糖核酸内切酶结构域,C端鸟嘌呤-N7甲基转移酶,N-terminal exoribonuclease and C-terminal guanine-N7 methyl transferase, nsp10/14)) Nsp14具有双重酶活性,与nsp10形成复合物发挥功能。其N端结构域具有核酸内切酶的活性,主要对RNA的复制和转录进行校读,防止可能的致死性突变发生。C端结构域具有鸟嘌呤-N7甲基转移酶活性,负责对mRNA加帽。

7

Nsp15 (Uridylate-specific endoribonuclease)

Uridylate-specific endoribonuclease((鸟苷酸内切酶): Nsp15形成六聚体,专门剪切鸟苷酸的3’位置,是病毒编码的RNA编辑酶之一。

7

Nsp16(2'-O-methyl transferase)

2'-O-methyltransferase9(2'-O-甲基转移酶): Nsp16是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 SAM)依赖的核苷2’氧甲基转移酶,只有在结合nsp10的情况下才具有活性。

其他冠状病毒治疗相关靶标

1

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ACE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是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病毒通过包膜上的S蛋白结合宿主细胞表面的ACE2从而开始病毒入侵细胞的第一步。新冠病毒与SARS病毒一样,也是通过识别ACE2受体蛋白进入人体细胞。因此,ACE2是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的关键。

ACE2-B0AT1复合物结构图

新冠病毒S蛋白与ACE2受体有着超强的亲和力,或有助于揭示新冠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强度,并为促进新冠病毒的诊断、治疗和疫苗开发等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由于该研究尚未经过同行评审,相关研究结论还需要更多实验验证。

2

SARS / MERS蛋白的结构

参考资料

  1. Wrapp D, Wang N, Corbett K S, et al. Cryo-EM structure of the 2019-nCoV spike in the prefusion conformation[J]. Science, 2020.
  2. Yan R, Zhang Y, Li Y, et al. 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recognition of the SARS-CoV-2 by full-length human ACE2[J]. Science, 2020.
  3. https://ghddi-ailab.github.io/Targeting2019-nCoV/

文 / 编辑:王建民

DrugAI

本文为DrugAI原创编译整理,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3-16,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DrugAI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