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算法认准 GTAlgorithm,点击下方卡片即可搜索:
顾名思义,对于树型结构,层序遍历就是按层从上到下,每层按一定顺序对树的节点进行遍历。我们通过如图所示的二叉树进行说明:对于左边的二叉树,按层划分后可得到右边的分层结构。
二叉树及其层序遍历示意图
如果按照每层从左到右的遍历逻辑,这棵二叉树的层序遍历序列就是
。通过代码如何实现呢?一般地,我们利用队列
作为容器,按照如下逻辑进行遍历:
// 0. 声明队列
queue<TreeNode*> q;
// 1. 将根节点加入队列
q.push(root);
// 2. 遍历队列中每个节点
while(!q.empty()) {
TreeNode* cur = q.front();
q.pop();
// 3. 记录当前节点值
vec.push(cur->val);
// 4. 将左右孩子放入队列
q.push(cur->left);
q.push(cur->right);
}
同一层中的节点自左向右遍历是通过队列实现的:还是拿之前的例子来说,先将值为
的节点放入队列,然后将先左孩子
放入队列,再将右孩子
放入队列,由于队列是先进先出型结构,所以保证了值为
的节点要先于值为
的孩子处理;同样地,第三层节点放入队列的顺序依次为
,与之后的处理顺序相同,保证了从左向右的顺序。过程如下图所示:(黄色代表加入队列的节点、粉色代表处理完成的节点、蓝色表示等待加入队列的节点)
1
2
3
4
5
6
7
一般地,在遍历完第
层的最后一个节点后,该层所有节点都被弹出了队列,且其孩子节点(均处于
层)都被存入了队列且未处理,所以当前队列的长度就是
层的节点数量。
所以,通过提前记录队列长度,可以方便地应对一些需要对各层进行特殊处理的问题。
特别地,为了防止二叉树为空、遍历到叶节点等情况,需要加入一些特判元素。修改后的模板如下:
// 1.初始化
queue<TreeNode*> q;
if(root == NULL) { // 二叉树为空
return;
}
q.push(root);
// 2.遍历整棵树
while(1) {
int cnt = q.size(); // 要处理层的节点个数
if(cnt == 0) break; // 已经遍历完二叉树
// 3.遍历该层
while(cnt--) {
TreeNode* cur = q.front();
q.pop();
// 4.对 cur 的操作,根据题意更改
action(cur);
// 5.将左右孩子放入队列
if(cur->left) q.push(cur->left);
if(cur->right) q.push(cur->right);
}
}
说明:对于不同的题目,只需要在我们的模板基础上增加或更改一些元素,所以对于下面的每道例题,我们在代码中只重点注释修改的部分。
第一题:二叉树的层序遍历
我们先从基础的力扣102题来入手:
题目要求返回一个二维容器,其中的每一个容器记录着某一层的所有节点值。我们只需要层序遍历二叉树,并按层遍历节点,将其加入
。在遍历完该层后,将记录了该层所有节点的
加入结果容器即可,代码如下:
vector<vector<int>> levelOrder(TreeNode* root) {
// 声明结果二维容器
vector<vector<int>> result;
queue<TreeNode*> q;
if(root == NULL) return result;
q.push(root);
while(1) {
int cnt = q.size();
if(cnt == 0) break;
// 记录该层节点的容器
vector<int> v;
while(cnt--) {
TreeNode* cur = q.front();
q.pop();
// 将当前节点存入容器
v.push_back(cur->val);
if(cur->left) q.push(cur->left);
if(cur->right) q.push(cur->right);
}
// 处理完该层,加入结果容器
result.push_back(v);
}
return result;
}
第二题:二叉树的层序遍历 II
与上一道题不同,要求从下到上遍历。实际上我们只需要从上向下遍历后,将结果容器翻转即可。C++的标准库STL给我们提供了容器翻转的函数:
第三题:二叉树的锯齿形层序遍历
与前两题不同,对于给定的如图所示的树,锯齿形遍历需要偶数层从右向左返回结果,奇数层从左向右返回结果,也即返回的结果序列应为:
[
[3],
[20,9],
[15,7]
]
本质上,我们只需要翻转偶数层的容器,就可以把从左向右的遍历转化为从右向左的遍历。在代码实现时,我们增加一个布尔型变量,记录当前层是否需要翻转,并每层将该变量取反即可:
vector<vector<int>> zigzagLevelOrder(TreeNode* root) {
vector<vector<int>> result;
// 当前层是否需要翻转
bool flag = false;
queue<TreeNode*> q;
if(root == NULL) return result;
q.push(root);
while(1) {
int cnt = q.size();
if(cnt == 0) break;
vector<int> v;
while(cnt--) {
TreeNode* cur = q.front();
q.pop();
v.push_back(cur->val);
if(cur->left) q.push(cur->left);
if(cur->right) q.push(cur->right);
}
// 判断是否翻转
if(flag) reverse(v.begin(), v.end());
result.push_back(v);
// 取反
flag = !flag;
}
return result;
}
第四题:二叉树的最大深度
这是力扣第104题,看下题目:
在我们的模板里,每处理完一层,才退出内层循环,并开始新一轮外层循环。而本题要找最大深度,就是找一共处理了多少层,所以提前维护一个记录层数的变量
,然后在外层循环内每次增加该变量即可:
int maxDepth(TreeNode* root) {
int depth = 0; // 声明深度
queue<TreeNode*> q;
if(root == NULL) return 0;
q.push(root);
while(1) {
int cnt = q.size();
if(cnt == 0) break;
depth++; // 处理新一层前深度自加
while(cnt--) {
TreeNode* cur = q.front();
q.pop();
if(cur->left) q.push(cur->left);
if(cur->right) q.push(cur->right);
}
}
return depth;
}
特别地,
语句必须要放在判断
的语句之后,否则若遍历到最后一层,深度自加之后才会退出循环,导致结果错误。
第五题:二叉树的最小深度
第111题要求“最小深度”(找到离根节点最近的叶子节点),由于我们进行的是层序遍历,只要找到一个叶子节点,该节点就一定是所求的最近节点。所以,遍历过程中增加判断叶子节点的部分即可。来看看代码:
int minDepth(TreeNode* root) {
int depth = 0;
queue<TreeNode*> q;
if(root == NULL) return 0;
q.push(root);
while(1) {
int cnt = q.size();
if(cnt == 0) break;
depth++;
while(cnt--) {
TreeNode* cur = q.front();
q.pop();
// 叶子节点
if(!cur->left && !cur->right) return depth;
if(cur->left) q.push(cur->left);
if(cur->right) q.push(cur->right);
}
}
return depth;
}
层序遍历的关键,要明确每一轮循环的具体过程。二叉树遍历相关的算法题,都是基于层序遍历框架的,我们只要搞清楚
节点本身要做什么,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处理,再把左右孩子往队列里一放就行了。
如果本文讲的层序遍历对你有一些启发,请三连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