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网易基于Filebeat的日志采集服务设计与实践

网易基于Filebeat的日志采集服务设计与实践

作者头像
Spark学习技巧
发布2021-02-12 11:18:26
1.4K2
发布2021-02-12 11:18:26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Spark学习技巧Spark学习技巧

- 背景 -

云原生技术大潮已经来临,技术变革迫在眉睫。 在这股技术潮流之中,网易推出了 轻舟微服务平台,集成了微服务、Service Mesh、容器云、DevOps等组件,已经广泛应用于公司内部,同时也支撑了很多外部客户的云原生化改造和迁移。

在这其中,日志是平时很容易被人忽视的一部分,却是微服务、DevOps的重要一环。没有日志,服务问题排查无从谈起,同时日志的统一采集也是很多业务数据分析、处理、审计的基础。 但是在云原生容器化环境下,日志的采集又变得有点不同。

- 容器日志采集的痛点 -

传统主机模式

对于传统的物理机或者虚拟机部署的服务,日志采集工作清晰明了。 业务日志直接输出到宿主机上,服务运行在固定的节点上,手动或者拿自动化工具把日志采集agent部署在节点上,加一下agent的配置,就可以开始采集日志了。同时为了方便后续的日志配置修改,还可以引入一个配置中心,用来下发agent配置。

Kubernetes环境

而在Kubernetes环境中,情况就没这么简单了。 一个Kubernetes node节点上有很多不同服务的容器在运行,容器的日志存储方式有很多不同的类型,例如stdout、hostPath、emptyDir、pv等。由于在Kubernetes集群中经常存在Pod主动或者被动的迁移,频繁的销毁、创建,我们无法像传统的方式一样人为给每个服务下发日志采集配置。另外,由于日志数据采集后会被集中存储,所以查询日志时,可以根据Namespace、Pod、Container、Node,甚至包括容器的环境变量、Label等维度来检索、过滤很重要。 以上都是有别于传统日志采集配置方式的需求和痛点,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传统的方式并非针对Kubernetes设计,无法感知Kubernetes,更无法和Kubernetes集成。 经过最近几年的迅速发展,Kubernetes已经不仅仅是容器编排的事实标准,甚至可以被认为是新一代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在这个新型的操作系统中,controller的设计思路驱动了整个系统的运行。controller的抽象解释如下图所示:

由于Kubernetes良好的可扩展性,Kubernetes设计了一种自定义资源CRD的概念,用户可以自己定义各种资源,并借助一些framework开发controller,使用controller将我们的期望变成现实。 基于这个思路,对于日志采集来说,一个服务需要采集哪些日志,需要什么样的日志配置,是用户的期望,而这一切,就需要我们开发一个日志采集的controller去实现。

- 探索与架构设计 -

有了上面的解决思路,除了开发一个controller,剩下的就是围绕着这个思路的一些选型分析。

日志采集agent选型

日志采集controller只负责对接Kubernetes,生成采集配置,并不负责真正的日志采集。目前市面上的日志采集agent有很多,例如传统ELK技术栈的Logstash,CNCF已毕业项目Fluentd,最近推出不久的Loki,还有beats系列的Filebeat。下面简单分析一下。 1. Logstash基于JVM,分分钟内存占用达到几百MB甚至上GB,有点重,首先被我们排除。 2. Fluentd背靠CNCF看着不错,各种插件也多,不过基于Ruby和C编写,对于轻舟团队的技术栈来说,还是让人止于观望。虽然Fluentd还推出了纯粹基于C语言的Fluentd-bit项目,内存占用很小,看着十分诱惑,但是使用C语言和不能动态reload配置,还是无法令人亲近。 3. Loki推出的时间不久,目前功能有限,而且一些压测数据表明性能不太好,暂时观望。 4. Filebeat和Logstash、Kibana、Elasticsearch同属Elastic公司,轻量级日志采集agent,推出就是为了替换Logstash,基于Golang编写,和轻舟团队技术栈完美契合,实测下来性能、资源占用率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于是成为了轻舟日志采集agent第一选择。

agent集成方式

对于日志采集agent,在Kubernetes环境下一般有两种部署方式。 1. 一种为sidecar的方式,即和业务Container部署在同一个Pod里,这种方式下,Filebeat只采集该业务Container的日志,也只需配置该Container的日志配置,简单、隔离性好,但最大的问题是, 每个服务都要有一个Filebeat去采集,而一个节点上通常有很多的Pod,内存等开销加起来不容乐观。

2. 另外一种也是最常见的每个Node上部署一个Filebeat容器,相比而言,内存占用要小很多,而且对Pod无侵入性,比较符合我们的常规使用方式。同时一般使用Kubernetes的DaemonSet部署,无需传统的类似Ansible等自动化运维工具,部署运维效率大大提升。所以我们优先使用Daemonset部署Filebeat的方式。

整体架构

选择Filebeat作为日志采集agent,集成了自研的日志controller后,从节点的视角,我们看到的架构如下所示:

1. 日志平台下发具体的CRD实例到Kubernetes集群中,日志controller Ripple则负责从Kubernetes中List&Watch Pod和CRD实例。

2. 通过Ripple的过滤、聚合最终生成一个Filebeat的input配置文件,配置文件里描述了服务的采集Path路径、多行日志匹配等配置,同时还会默认把例如PodName、Hostname等配置到日志元信息中。

3. Filebeat则根据Ripple生成的配置,自动reload并采集节点上的日志,发送至Kafka或者Elasticsearch等。

由于Ripple监听了Kubernetes事件,可以感知到Pod的生命周期,不管Pod销毁还是调度到任意的节点,依然能够自动生成相应的Filebeat配置,无需人工干预。 Ripple能感知到Pod挂载的日志Volume,不管是docker Stdout的日志,还是使用HostPath、EmptyDir、Pv存储日志,均可以生成节点上的日志路径,告知Filebeat去采集。 Ripple可以同时获取CRD和Pod的信息,所以除了默认给日志配置加上PodName等元信息外,还可以结合容器环境变量、Pod label、Pod Annotation等给日志打标,方便后续日志的过滤、检索查询。 除此之外,我们还给Ripple加入了日志定时清理,确保日志不丢失等功能,进一步增强了日志采集的功能和稳定性。

- 基于Filebeat的实践 -

功能扩展

一般情况下Filebeat可满足大部分的日志采集需求,但是仍然避免不了一些特殊的场景需要我们对Filebeat进行定制化开发,当然Filebeat本身的设计也提供了良好的扩展性。 Filebeat目前只提供了像Elasticsearch、Kafka、Logstash等几类output客户端,如果我们想要Filebeat直接发送至其他后端,需要定制化开发自己的output。同样,如果需要对日志做过滤处理或者增加元信息,也可以自制processor插件。 无论是增加output还是写processor,Filebeat提供的大体思路基本相同。一般来讲有3种方式: 1. 直接fork Filebeat,在现有的源码上开发。output或者processor都提供了类似Run、Stop等的接口,只需要实现该类接口,然后在init方法中注册相应的插件初始化方法即可。当然,由于Golang中init方法是在import包时才被调用,所以需要在初始化Filebeat的代码中手动import。

2. 复制一份Filebeat的main.go,import我们自研的插件库,然后重新编译。本质上和方式1区别不大。

3. Filebeat还提供了基于Golang plugin的插件机制,需要把自研的插件编译成.so共享链接库,然后在Filebeat启动参数中通过-plugin指定库所在路径。不过实际上一方面Golang plugin还不够成熟稳定,另一方面自研的插件依然需要依赖相同版本的libbeat库,而且还需要相同的Golang版本编译,坑可能更多,不太推荐。

为了支持对接各种业务方,我们目前已经扩展开发了grpc output,支持多Kafka集群的output等。

立体化监控

但是,真正的困难是在业务方实际使用之后,采集不到日志,多行日志配置或者采集二进制大文件导致Filebeat OOM等各种问题接踵而至。我们又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在对Filebeat和日志采集的全方位监控上,例如: 1. 接入轻舟监控平台,有磁盘IO、网络流量传输、内存占用、CPU使用、Pod事件报警等,确保基础监控的完善。

2. 加入了日志平台数据全链路延迟监控。

3. 采集Filebeat自身日志,通过自身日志上报哪些日志文件开始采集,什么时候采集结束,避免每次都需要SSH到各种节点上查看日志配置排查问题。

4. 自研Filebeat exporter,接入Prometheus,采集上报自身metrics数据。

通过立体化的监控增强,大大方便了我们问题的排查,减少了运维和人力成本,也更确保了服务的稳定性。

- Golang的性能优化与调优 -

对应⽤的性能优化是个永恒的话题,尽管“过早优化是万恶之源”,实际开发过程中还是需要时刻保持优化的意识。很多时候,我们看过太多GC原理、内存优化、性能优化,却往往在写完代码、做完一个项目的时候,无从下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亲自动手去排查、摸索,才是提升姿势水平、找到关键问题的捷径。对于云原生日志采集系统也是如此。 好消息是,对于性能优化,Golang贴心的为我们提供了三把钥匙: 1. go benchmark 2. go pprof 3. go trace

这些钥匙在日志采集性能优化场景下同样有效。下面举个简单的示例。 以sync.Pool为例,sync.Pool一般用于保存和复用临时对象,减少内存分配,降低GC压力。有很多的应用场景,例如号称比Golang官方Http快10倍的FastHttp大量使用了sync.Pool,Filebeat使用sync.Pool将批量日志数据聚合成Batch分批发送,Nginx-Ingress-controller渲染生成Nginx配置时,也使用sync.Pool优化渲染效率。轻舟的日志controller Ripple也同样使用了sync.Pool去优化渲染Filebeat配置时的性能。 首先,使用go benchmark压测一下未使用sync.Pool时通过go template渲染出Filebeat配置的方法。

可以看到结果显示的每次执行方法的时间,和分配的内存。 然后将go benchmark生成的profile文件,使用go pprof观察一下整体的性能数据。

go pprof实际上有很多的数据可以供我们观察,这里仅展示内存的分配信息。可以看到benchmark在这段时间内共申请了超过5G的内存。 接着,我们使用go trace查看压测过程中的goroutine,堆内存,GC等信息。

这里仅截取600ms至700ms的时间段,可以很清楚地在图中看到这100ms内发生了170次的GC。 同样的方法和步骤,压测一下使用sync.Pool后的结果。

分配的内存总量减小到了160MB,而相同的时间段内GC次数也减少到了5次。优化效果十分明显。 当然,Golang的作用不仅于此。从Docker到Kubernetes,从Istio到Knative,基于Golang的开源项目已然是云原生生态体系的主力军,Golang的简洁高效也不断吸引着新的项目采用它作为开发语言。 对于轻舟微服务平台,除了使用Golang写Filebeat插件、开发日志采集的controller,我们还有很多基于Golang的组件,比如Service Mesh、容器云等。

- 总结与展望 -

在云原生时代,日志做为可观测性的一部分,是排查、解决问题的基础,也是后续大数据分析处理的开始。 在这个领域,虽然有很多开源项目,却仍然没有一个强力而统一的日志采集agent,或许这种百花齐放的景象会一直持续下去。所以,轻舟团队自研日志agent Ripple的设计中也提出了更多的抽象,保留了对接其他日志采集agent的能力。后续我们计划支持更多的日志采集agent,打造一个更加丰富、健壮的云原生日志采集系统。

- END -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01-28,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浪尖聊大数据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 背景 -
  • - 容器日志采集的痛点 -
    • 传统主机模式
      • Kubernetes环境
      • - 探索与架构设计 -
        • 日志采集agent选型
          • agent集成方式
            • 整体架构
            • - 基于Filebeat的实践 -
              • 功能扩展
                • 立体化监控
                • - Golang的性能优化与调优 -
                • - 总结与展望 -
                相关产品与服务
                容器服务
                腾讯云容器服务(Tencent Kubernetes Engine, TKE)基于原生 kubernetes 提供以容器为核心的、高度可扩展的高性能容器管理服务,覆盖 Serverless、边缘计算、分布式云等多种业务部署场景,业内首创单个集群兼容多种计算节点的容器资源管理模式。同时产品作为云原生 Finops 领先布道者,主导开源项目Crane,全面助力客户实现资源优化、成本控制。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