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从0到10,让你彻底理解【信息流投放系统】

从0到10,让你彻底理解【信息流投放系统】

作者头像
腾讯VTeam技术团队
发布2021-04-25 10:11:45
2.1K0
发布2021-04-25 10:11:45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VTeam技术团队VTeam技术团队

点击上方"蓝字"

发现更多精彩!

信息流产品的内容分发方式包括:推荐、投放、push、订阅等,其中的"推荐"是最为主流/熟知的分发方式。但在实际的信息流产品中,通常是多种分发方式同时并存,共同打造内容生态,共同提升用户体验。

  • 本文将以“投放”为主线,从:为什么要投放投放是什么怎么做投放,三个方面,对一般性的信息流投放系统,展开详细阐述。并结合实践经验,给出个人的所思所想,将包括设计概要实现细节挖坑爬坑,等诸多方面。
  • 本文尽可能以通俗浅显的语言来描述一些技术问题,以及背后的业务思考,以期让大家通过快速阅读此文,从0到1到10,彻底理解投放系统,若能如此,则不胜荣幸(写不出段子的工程师的代码,是没有灵魂的?)
  • 如果看完全文,你还是没懂,那一定是我的问题欢迎线下交流/指正
  • 1.1 推荐系统的遗留问题
    • 1.1.1 C侧用户:人之惰性
    • 1.1.2 B侧作者:挣钱是硬道理
    • 1.1.3 推荐平台方:无辜的中间人
  • 1.2 人工干预的必要性
    • 1.2.1 内部运营干预
    • 1.2.2 B侧号主干预
  • 1.3 为什么不是推送Push分发
  • 1.4 为什么不是订阅分发
  • 2.1 生活中的投放
  • 2.2 广告投放
  • 2.3 信息流投放
  • 3.1 投放系统架构
  • 3.2 需求方平台(DSP)
    • 3.2.1 需求接入
    • 3.2.2 需求管理
  • 3.3 投放中介(TFX)
    • 3.3.1 离线子系统
    • 3.3.2 在线子系统
  • 3.4 供应方平台(SSP)
  • 3.5 投放系统透视图
  • 4 总结与展望
  • 5 最后的废话

一 为什么需要投放系统

要证明世上没有鬼是很难的,但如果要证明,却很简单,举例说明即可。同理,要证明为什么需要xxx,只需要说明:没有xxx,不行即可。

因此,“为什么要投放”,可转化为:“推荐系统在内容分发场景中有什么不足”,以此来进行具体分析。

1.1 推荐系统的遗留问题

推荐系统的一个最大遗留问题是马太效应”。一套虚拟系统,就是现实社会的一个映射,因此,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在推荐系统同样存在,如上图所示:

  • 内容侧,数百万级的内容池中,可能Top20%的一级分类内容数量占了整个内容池的80%左右(哦,2/8?3/7?请不用太过纠结,仅随意构造用于示例说明,下同);
  • 用户消费侧,每天总内容消费量近xxx亿级,可能其中80%消费内容也集中在Top20%左右的一级分类。

这和20%的人掌握了全世界80%以上财富的现象、及原因,本质是一样的。推荐系统,本质也是市场经济体系:供应方(B侧作者),消费方(C侧用户),市场(推荐平台)。

因此,当该体系(推荐系统)出现“马太效应”这种合理、但并非合适的现象时,作为该体系中的每一方,当然都有逃脱不了的干系。

1.1.1 C侧用户:人之惰性

人,食五谷杂粮者,非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确实是有些难为了。我当然知道,我应该看些有思想/有深度的文章/视频,但如果你天天给我推荐大长腿+大胸妹妹,我能不看吗??

我看下也就算了,推荐系统还非要认为是我自己想看的,然后继续给我推更长的腿+更大的胸,于是乎,我只能沦陷在此“温柔乡”了。可我知道,这并非我所愿...

1.1.2 B侧作者:挣钱是硬道理

有需求,就杀害:对于作者而言,写诗歌/散文,情怀固然重要,但在现实/钱面前,情怀不过是扯淡

既然,消费内容的80%+,都是短/贫/快的无脑娱乐化图文/视频,那么对于真正的优质账号作者自然是致命的:没有生存的环境/土壤,只能是肥的拖瘦,瘦的拖死(要么逃,要么死)。从而使得内容池的2/8分化趋势进一步加剧,当然也会加剧消费情况的2/8趋势...

1.1.3 推荐平台方:无辜的中间人

那么上述的“马太效应”,应该由这场交易的中间方(推荐平台)来背锅吗?当然不能!推荐平台,恰恰只不过是做了它本来该做的事,而已。

既然,推荐系统已经做了它该做的事情,为何结果却并不理想呢?下面从两方面分析:推荐系统是什么? 推荐系统有什么问题

1.1.3.1 推荐系统是什么

上图,是一个基本&通用的推荐系统架构。

  • 最简单的描述: 将用户喜欢的内容推荐给用户
  • 详细描述根据用户的过往行为历史,来尝试识别用户的兴趣,然后从全体内容池中,筛选出和该画像匹配程度最高的内容,推荐给用户,并收集用户对此的反馈数据,来迭代用户的兴趣画像...,如此不断循环迭代...
1.1.3.2 推荐系统有什么问题

推荐系统诞生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海量用户 vs 海量内容的信息过载问题,注重规模效应。本质是以人(消费者)找内容,并且侧重为其中的人服务。也即是说,看似公平的中间人,实际是被消费者牵着在走,而忽略了内容生产方。注重开发利用,而忽略生态环境建设

两个关键点:

  • 推荐系统认为的“用户喜欢”,不一定等于,用户真的喜欢(案例:大长腿+大胸妹)。用户就像你的女朋友:你很难知道她真的喜欢什么,因她自己都不知道,但你又不得不去尝试知道,因为她是你女票:她的错,不是她的错,是你的错。
  • 就算用户真的喜欢,那就一定要满足用户需求吗?整个系统,包括多方:供应方(B侧号主),消费方(C侧用户),市场(推荐平台)。一套系统,是一个利益平衡问题,过度侧重其中一方的利益,必然会损害他方利益,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健康发展

总结

  • C侧:小众用户兴趣难以满足!!
  • B侧:影响内容生态!!

1.2 人工干预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当然是至关重要,但市场本身是有缺陷的(贪婪/唯利),因此人为的宏观调控也是必须的。

同样,在信息流分发体系中,推荐当然是至关重要,但推荐本身是有缺陷的(伪喜欢/唯消费者),因此人工干预也是必须的。

1.2.1 内部运营干预

你隔壁运营组同学的需求:

  • 比如一些重大新闻,这当然应该成为头条内容
  • “阿里里因垄断被罚182亿”,这等热点内容,运营同学当然也不会错过
  • 对于BD耗费人力物力引进的大V账号,当然也不能因为用户似乎“不太喜欢”而不给曝光机会 ...

总之,运营需要一个可以人工干预的内容分发渠道,来满足他们的各种日常需求。

1.2.2 B侧号主干预

对于内容生产方的号主,同样有类似上面运营同学的需求。只不过,号主运营的是自己的多篇内容,而运营同学运营的是多个号主的内容。比如:

  • 号主需要通过购买平台的流量,来扶持自己的账号
  • 号主需要相对集中的流量,扶持自己的某一篇文章,以打造爆款
  • 号主需要把自己的某一篇文章,定向曝光/投放给满足指定条件的用户群体,比如:一篇深圳健身房的软广,当然不应该曝光给上海的用户 ... 显然,这些需求都是从内容侧发起的,是推荐系统难以解决的需求。

1.3 为什么不是推送Push分发

以内容找人,粗略等于一个内容发起的Push动作(推荐的人找内容,近似用户发起的Pull动作)。

Push分发,在一个产品的初期是很重要的一种分发方式,是拉新的基本手段,比如你常讨厌的红点推送。但由于Push操作过于强/硬,影响体验,容易导致用户反弹,因此,不适合长期/大规模发力

1.4 为什么不是订阅分发

订阅分发,如同共产主义,是美好、而不可达到,但可以无限逼近的?如果:

  • 所有的用户:都能订阅到适量的真正喜欢的账号
  • 所有账号:都能被足够多的忠诚的粉丝用户所订阅 那么:什么推荐、投放、push...都不再需要了?大同时代已经到来!

但,目前确实还没到来...

二 投放系统是什么

相对于我们耳熟能详的推荐系统,投放系统似乎更为陌生?其实,并不然。可以通过下图直观感受下投放的含义

2.1 生活中的投放

投放的字面意思:把某物品投掷出去, 并放置于某处

  • 例1:快递小哥把外卖送给一楼前台妹子

三方:商家(外卖) -> 快递小哥 -> 前台妹子(消费者)其中,连接中介是快递小哥,连接的是商家和消费者

  • 例2:投放系统把一个小视频投放给一楼前台妹子

三方:作者(小视频) ->  投放系统 -> 前台妹子(消费者)其中,连接中介是投放系统,连接的是文章背后的作者和消费者

一个关键点:不管是射箭的妹子,还是骑手小哥,还是传书飞鸽,他们的起点/出发点都是物品侧

2.2 广告投放

在互联网领域,最早的、最常见的就是广告投放了。电梯、公交、地铁、移动App...,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所以我们无时无刻不是消费者,无时无刻不是在被消费。

广告投放的本质,是将平台流量,售卖 给有广告需求的商家。当然,在具体实施时,是一个反向过程:将商家的广告,投放给平台流量(消费者)

所以,在这场活动中,投放平台方,服务的是商家(广告主),而C侧用户只是可以售卖交易的流量而已。

2.3 信息流投放

信息流投放,本质上和广告投放是一致的。只是投放的物品有所区别而已,信息流投放的物品,包括图文、视频、广告等多种形态。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是以内容找人,和推荐系统的以人找内容相反。投放强调的是:从 B侧->C侧的过程,和推荐系统以C侧需求为出发点相反。更加关注底层的内容生态健康,而非一切为C侧消费者服务。

当然,在产品/业务的发展初期,处于快速跑马圈地阶段,我们往往忽略(应该是来不及关注?)生态的健康问题。但,随着产品/业务逐步发展壮大时,曾经重要但不紧急的生态问题,就会变得重要而急迫了,因为这通常会关系到产品的生死存亡。比如随着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阿里粑粑,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宏观调控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信息流产品的生命周期里,一开始就必须要一套强大的推荐系统,而投放系统通常在中期阶段才出现的一大原因。

三 如何设计与实现投放系统

到此,终于将为什么是什么,这两个基本的&&重要的背景问题讲完了。名正,则言顺,因此接下来的不过是具体实施细节,也就变得相对简单了。

3.1 投放系统架构

如前所述,投放是连接B侧作者,和C侧用户的中介。因此,一套广义/完整的投放系统,至少/主要包括以下3部分:

  • 需求方平台(DSP):  投放主要是为B侧服务,因此,DSP平台是对接内部运营外部号主的一个需求管理平台。
  • 投放中介(TFX):这部分是DSP与SSP的连接中介,是完成DSP投放需求和确保投放效果的核心模块,也是狭义上的投放系统。
  • 供应方平台(SSP):投放通过DSP,将流量售卖给作者。因此,供应,指的是平台流量,即C侧用户。这部分主要是对接C侧用户请求,为投放提供流量输入
  • 效果管理平台(TMP):这部分是一个辅助设施,用于优化投放效果,比如ab实验系统等。本文暂不详细分析该模块。
  • 需求方平台(DSP):对接B侧,主要是离线系统;
  • 供应方平台(SSP):对接C侧,是在线系统;
  • 投放中介(TFX):位于二者之间,其中离线和在线的子模块均有涉及。

下文,将按照需求/物品流向,即DSP -> TFX -> SSP的顺序,对各子模块的设计和实现进行具体分析。

3.2 需求方平台(DSP)

DSP主要包括需求(投放任务)的接入和管理两部分,是整个投放系统的入口和触发点

3.2.1 需求接入

投放需求的来源通常是多方面的,比如:

  • 内部运营同学:如热点事件运营、BD账号内容扶持等;
  • B侧号主:号主可通过"购买"等方式获得平台流量,然后配置投放任务来支配这些流量,从而能够自主把控账号内容的分发曝光情况,可助力内容冷启动
  • C侧用户:运营/号主,都是基于先验证信息来下达的投放需求,用户未必为这些内容买单。所以,也需要为C侧用户提供一个对内容的流量加持渠道,让用户直接帮助号主/运营来筛选内容。这种方式,有利于打造爆款内容

技术实现层面,由于需求来源很多,包括运营系统、创作者中心、C侧客户端等,因此在投放任务(需求)接入时,需要注意通用性方面的考虑,便于灵活快速的接入多端/多场景的各类投放需求。

3.2.2 需求管理

投放需求(或投放任务,下同)的管理模块,和常规类CMS系统等,并无太大差异,主要就是增/删/查/改等操作(好吧,应该是我自己太肤浅了!)。

3.2.2.1 任务熔断

除CURD常规操作外,DSP的一个特殊模块是任务熔断

投放,是一次交易活动的具体执行过程,那么这个执行过程到什么时候结束呢?这里涉及到的就是熔断策略问题,例如:

  • 时间:时间熔断,是最基础/直接的策略和保障。一个投放任务,总是有时间限制的(一场交易,总有截至时间),比如号主购买100w的流量包,要求必须在48小时内完成。截至时间达到后,就应该立即停止投放 / 终止交易,否则对平台方会造成流量损失(这部分流量,号主并不买单)。
  • 流量:投放动作,本质是兑现流量的售卖协议。因此,如果曝光量达到了协议指定值,就完成了这笔交易,即应立刻熔断任务。
  • 效果:除了有保量要求外,投放也必须关注投放效果。如果只关心保量目标,而忽略效果,就会影响C侧用户体验,进而影响平台方利益,同时也会影响B侧号主体验。因此,对于一些效果很差(用户不喜欢)的投放任务,会根据一些列规则(如点击率)进行适时熔断。

简单的说,熔断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 的完成B侧下发的投放任务

当然,保质、保量,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因此,这里是一个平衡问题。在实际进行中,如何提升投放效果,保证投放完成率,同时兼顾三方利益,一直是我们追求的优化目标。道阻且长,吾欣然往之

3.3 投放中介(TFX)

连接B侧和C侧的投放中介,也就是狭义上所说的投放系统, 是整个投放体系的关键部分,也是一次投放交易的决策和兑现机构。一次投放任务的下发-执行的主要流程如下:

投放中介,可分为对接B侧的离线,和对接C侧的在线,两个子系统。以下将对两部分进行具体分析。

3.3.1 离线子系统

离线子系统,是直接和需求方平台(DSP)对接的,为DSP提供投放任务的排期决策服务。如前所述,投放系统通常需要接入来自运营/号主等多方的各类投放任务。如此多的投放任务(50w级),如何保质保量的完成,这不仅是在线兑现的模块的问题,还必须依赖离线的排期决策

3.3.1.1 任务排期

任务排期,即在投放任务的生成阶段,对该任务进行排期。简单说:相当于货(流量)仓调度员,当有人来谈生意(下发投放任务)时,需要根据自己手上的货物,进行实时的评估,然后决定要不要/能不能承接这一单生意,并为后面的兑现环节做好必要的准备!!。

排期的主要作用/目的

  • 防止流量超卖:确保不会出现流量超卖的情况,即不要随便答应你做不到的事,否则,最终会无法兑现,从未导致违约,损坏号主方利益,进而影响平台口碑等。所以,如果确定不能兑现的任务,需要尽早拒绝
  • 实现平台方利益最大化:做生意嘛,无非挣钱。因此,在不出现超卖的同时,需要充分利用流量库存,避免流量浪费。同时,不同的号主会对同一流量出不同的价格,那么这个流量卖给谁呢?如此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暂不做具体阐述,后续会有专文介绍 )
  • 指导在线的执行兑现:离线的排期,不仅决定了任务能否下发,还需要为在线的具体执行提供参考/指导。否则,离线和在线会出现完全脱节,从而导致给出的承诺最后无法兑现。

任务排期的几个关键步骤依次如下:

回顾一下,你带女朋友去超市买雪糕的场景即可: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你:老板,有东北大板的雪糕卖吗?
老板:噢,我看下....有,你要几根嘛?
你:给我妹子一根就好了
老板:来....
  • 1询量:即查看库存,确认是否有足够的、满足客户/号主需求的流量。如果没有,交易结束
  • 2 排期:只是量够,还不够。一个任务,通常会有一些人群的定向条件,比如只能投放给20-30岁的、一线城市的、女性用户。对于带有类似附加条件的任务,如果进行排期,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本文暂不做具体阐述,后续会有专文介绍)。
  • 3 锁量: 当告诉客户,已经成功接单后,后台需要进行锁量操作。即把排期的流量进行锁定,预留给该任务,以防被二次售卖。
  • 4 分发:完成上面的1/23/步之后,一个投放任务正式生成,此时即可将该任务分发到在线模块去执行,即你兑现承诺的时候到了

一些具体的排期策略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投放任务:一个短视频要在48小时内,投放10w的曝光量
  • 时间分布:在48小时投放10w,那么每个细分粒度的时间段(比每小时)应该投放多少呢?可以根据流量库存的时间分布情况,进行等比例的排期,以保证任务可以平滑的进行曝光投放。
  • 二阶段策略:排期,是一个对未来的规划,实际执行肯定会出现偏差。以此,可以采取多阶段的投放策略:把48h分成两个24h,前24h结束时,对任务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一次回顾,触发二次排期补量操作。
  • 多场景分配:如果存在多端多场景的用户流量,那么这10w流量到底分配到哪端哪个场景去执行,也是需要考虑的点,充分将各流量场景都利用起来,实现流量合理分配,利益最大化。

当然,具体的排期策略,在不同的产品/业务场景,或者同一产品的各阶段,都会有很多差异,这里只是列举一些基本/常用的策略,以供参考。策略,永远在优化的路上...

3.3.1.2 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是排期策略得以实施的底层支撑。库存管理,类似一个忠诚&勤劳的仓库管理员。需要对流量库存的已使用、剩余、时间分布、定向分布等了如指掌。为上层的排期决策,提供细致准确的数据信息支持。

流量库存的数据,需要从在线服务进行抽样/采集,从而得到各个业务场景的具体流量分布情况。

3.3.2 在线子系统

在线子系统,即投放任务的真正执行/兑现机构。在C端用户请求进入时,根据任务的定向条件,或者lookalike智能扩散等,召回与用户匹配的任务,曝光给该用户,即兑现一次该任务的曝光流量。

3.3.2.1 定向召回

在早期,由于投放任务量较少(1w条以下),所以一种简单粗暴且高效的方案是,在线过滤匹配即可。当用户请求进入时,循环遍历投放任务列表,把任务的定向条件与用户画像进行匹配,由于任务量很少,耗时通常在50ms以下,完全满足需求。

当任务量不断增加,则需要建立召回索引,提高在线检索性能。

定向召回的基本流程和架构,与常规的推荐召回是一致的,包括数据源接入、数据预处理、离线索引构建、在线检索等4个主要部分。架构图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实现上,传统的倒排索引方式,无法直接满足定向召回的需求。其根本原因在于,推荐与投放是有本质区别的

  • 推荐召回:以用户找内容,只要内容满足用户兴趣画像即可,此时用户画像可能并不满足内容的相关条件,内容处于被选择状态。如果用推荐召回来做定向召回,会出现召回结果放大的badcase,即召回的任务并不能投放给该用户
  • 定向召回:以内容/任务找用户用户画像必要满足内容的全部定向条件,此时用户处于被选择状态

例1(错误示范):按推荐的传统倒排索引进行召回

例2(正确示范):按改良后的定向索引进行召回

改良的关键点在于,补齐/显示化所有需要匹配的定向维度,以解决召回结果被放大的问题:

  • 投放任务:没有指定的定向维度,即可以投放给该维度的所有用户,补齐为all
  • 用户query:缺省的画像维度,补齐为empty。用户的empty维度,仅能匹配上该维度为all的投放任务

经过补齐后,在检索时,就会检查到任务要求的所有定向维度,从而得到正确的召回结果。

当然,补充操作会带来一些额外代价

  • 索引/空间:倒排key/value大量增加
  • 检索/时间:需要遍历所有定向维度的倒排key,增加性能消耗

这些额外代价,也可以通过继续优化去缓解,比如增加二级索引等,来解决在线检索的性能消耗问题( 具体细节,后有专文介绍 )。

3.3.2.2 lookalike人群扩散

凡是我们知道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问题是那些,我不知道有问题的问题。

定向投放,只能解决明确知道目标用户群体的情况。而很多时候,运营/号主,并不知道他们该把这边文章投放给什么样的用户群体。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一种更加智能的投放方式了,比如基于lookalike的人群扩散方式。

智能投放(自动化人群圈定)场景下, 即根据已有的少量种子用户,通过算法模型来计算其他用户 与 种子用户的相似程度,从而得到一个与种子用户群体相似的,更大的用户群体。

在投放时,即可将该“相似的,更大的用户群体”作为投放任务的目标人群,进行投放,从而解决定向条件未知的问题

在具体实现中,这里也涉及很多方面,比如:

  • 种子用户:如何构建种子用户群体
  • 表征:选择什么算法模型来表征用户和任务
  • 相似度:如何度量其他用户与种子用户的相似度
  • 相似阈值: 如何设置相似阈值来得到一个更优的目标用户群体,在保量的同时平衡投放效果

3.4 供应方平台(SSP)

整个投放系统,供应/售卖的是C侧用户带来的流量。流量,即资产。因此,供应方平台解决的就是,如何通用灵活的接入C侧流量的问题,尤其在类似一些多端多场景的情况。

当然,如果要建设一套通用/开放的信息流投放平台,自然就需要接入更多的流量场景,并且要灵活快速的支持各场景的随时下线和新增上线等需求。

供应方平台涉及的相关技术点,主要是常见后台接入层的系列挑战,如: 一些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

  • 高并发:对接业务场景多,上游请求量线性增加
  • 请求扩散:同一个业务场景,有多个上游需要接入
  • 兼容性:  由于各流量场景,通常有其独立的发展历史,导致架构 / 框架 / 协议等均不统一
  • 通用性:不管流量侧如何变化,需要保证底层投放中介(TFX)的通用化
  • ... ...

由于这些挑战点,与投放本身关系不大,因此就不再具体展开讨论。

3.5 投放系统透视图

到此,对一套投放系统所涉及的最主要模块进行了逐一的分析。当然,还有很多子模块,如连接离线与在线的任务分发模块,负责播放控制的Pacing调控模块,以及投放效果管理平台(TMP) 等等,这些遗留部分,后续争取找机会分享补齐(如果你相信的话)。

在此给出一张一般/通用的投放系统的完整架构图,以供参考:

四 总结与展望

沿着,为什么要投放,投放是什么怎么做投放,这样的路线,对一般意义上的 && 通用的信息流投放系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 && 较为完整的 讨论(自认为如此?)。

一套完整的投放系统,所涉及的点确实很多,包括:B侧/平台/C侧, 管理端/后台/算法/客户端等诸多参与方。本文,仅根据个人在业务实践中的理解,斗胆分享一些浅薄的所思所想,以供参考。部分术语并非十分严格/准确,部分思路也未必正确,欢迎各位随时交流讨论 / 批评指正

五 最后的废话

由于篇幅 / 时间所限( 其实还是懒),文中抛出了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点。仅 "具体细节,后有专文介绍" 这种骗人鬼话,就出现了5+次,在此,有必要对看到3+次的你,表示感谢和歉意。

最后:

感谢团队里一起建设投放系统的小伙伴;

欢迎各信息流的相关团队/同学,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和协同共建等

作者alieyu(腾讯VTeam技术团队高级工程师)公众号↑↑↑

腾讯VTeam技术团队公众号↑↑↑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04-2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腾讯VTeam技术团队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一 为什么需要投放系统
    • 1.1 推荐系统的遗留问题
      • 1.1.1 C侧用户:人之惰性
      • 1.1.2 B侧作者:挣钱是硬道理
      • 1.1.3 推荐平台方:无辜的中间人
    • 1.2 人工干预的必要性
      • 1.2.1 内部运营干预
      • 1.2.2 B侧号主干预
    • 1.3 为什么不是推送Push分发
      • 1.4 为什么不是订阅分发
      • 二 投放系统是什么
        • 2.1 生活中的投放
          • 2.2 广告投放
            • 2.3 信息流投放
            • 三 如何设计与实现投放系统
              • 3.1 投放系统架构
                • 3.2 需求方平台(DSP)
                  • 3.2.1 需求接入
                  • 3.2.2 需求管理
                • 3.3 投放中介(TFX)
                  • 3.3.1 离线子系统
                  • 3.3.2 在线子系统
                • 3.4 供应方平台(SSP)
                  • 3.5 投放系统透视图
                  • 四 总结与展望
                  • 五 最后的废话
                  相关产品与服务
                  大数据
                  全栈大数据产品,面向海量数据场景,帮助您 “智理无数,心中有数”!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