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详解双向链表的基本操作(C语言)

详解双向链表的基本操作(C语言)

作者头像
嵌入式与Linux那些事
发布2021-05-20 10:09:50
1.6K0
发布2021-05-20 10:09:50
举报

1.双向链表的定义

上一节学习了单向链表单链表详解。今天学习双链表。学习之前先对单向链表和双向链表做个回顾。

单向链表特点

  1.我们可以轻松的到达下一个节点, 但是回到前一个节点是很难的.

  2.只能从头遍历到尾或者从尾遍历到头(一般从头到尾)

双向链表特点

  1.每次在插入或删除某个节点时, 需要处理四个节点的引用, 而不是两个. 实现起来要困难一些

  2.相对于单向链表, 必然占用内存空间更大一些.

  3.既可以从头遍历到尾, 又可以从尾遍历到头

双向链表的定义:

  双向链表也叫双链表,是链表的一种,它的每个数据结点中都有两个指针,分别指向直接后继和直接前驱。所以,从双向链表中的任意一个结点开始,都可以很方便地访问它的前驱结点和后继结点。下图为双向链表的结构图。

  从上中可以看到,双向链表中各节点包含以下 3 部分信息:

指针域:用于指向当前节点的直接前驱节点;

数据域:用于存储数据元素。

指针域:用于指向当前节点的直接后继节点;

双向循环链表的定义:

  双向链表也可以进行首尾连接,构成双向循环链表,如下图所示

在创建链表时,只需要在最后将收尾相连即可(创建链表代码中已经标出)。其他代码稍加改动即可。

双链表的节点结构用 C 语言实现为: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随机数的范围*/
#define MAX 100
/*节点结构*/
typedef struct Node{
    struct Node *pre;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Node;

2.双向链表的创建

  同单链表相比,双链表仅是各节点多了一个用于指向直接前驱的指针域。因此,我们可以在单链表的基础轻松实现对双链表的创建。

  需要注意的是,与单链表不同,双链表创建过程中,每创建一个新节点,都要与其前驱节点建立两次联系,分别是:

  将新节点的 prior 指针指向直接前驱节点;

  将直接前驱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新节点;

  这里给出创建双向链表的 C 语言实现代码: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define MAX 100
Node *CreatNode(Node *head)
{
        head=(Node*)malloc(sizeof(Node));//鍒涘缓閾捐〃绗竴涓粨鐐癸紙棣栧厓缁撶偣锛?
        if(head == NULL)
        {
            printf("malloc error!\r\n");
            return NULL;
        }
        head->pre=NULL;
        head->next=NULL;
        head->data=rand()%MAX;
        return head;
}
Node* CreatList(Node * head,int length)
{
    if (length == 1)
    {
        
        return( head = CreatNode(head));
    }
    else
    {
        head = CreatNode(head);
        Node * list=head;
        for (int i=1; i<length; i++) 
        /*创建并初始化一个新结点*/
        {
            Node * body=(Node*)malloc(sizeof(Node));
            body->pre=NULL;
            body->next=NULL;
            body->data=rand()%MAX;
			/*直接前趋结点的next指针指向新结点*/
            list->next=body;
            /*新结点指向直接前趋结点*/
            body->pre=list;
            /*把body指针给list返回*/
            list=list->next;
        }
         
    }
    /*加上以下两句就是双向循环链表*/
    // list->next=head;
    // head->prior=list;
    return head;
}

3.双向链表的插入

  根据数据添加到双向链表中的位置不同,可细分为以下 3 种情况:

1.添加至表头

  将新数据元素添加到表头,只需要将该元素与表头元素建立双层逻辑关系即可。

  换句话说,假设新元素节点为 temp,表头节点为 head,则需要做以下 2 步操作即可:

  temp->next=head; head->prior=temp;

  将 head 移至 temp,重新指向新的表头;

  将新元素 7 添加至双链表的表头,则实现过程如下图所示: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16933601/article/details/105351119

2.添加至表的中间位置

  同单链表添加数据类似,双向链表中间位置添加数据需要经过以下 2 个步骤,如下图所示:

  新节点先与其直接后继节点建立双层逻辑关系;

  新节点的直接前驱节点与之建立双层逻辑关系;

3.添加至表尾

  与添加到表头是一个道理,实现过程如下:

  找到双链表中最后一个节点;

  让新节点与最后一个节点进行双层逻辑关系;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在第add位置的前面插入data节点*/
Node * InsertListHead(Node * head,int add,int data)
{
    /*新建数据域为data的结点*/
    Node * temp=(Node*)malloc(sizeof(Node));
    if(head == NULL)
    {
        printf("malloc error!\r\n");
        return NULL;
    }    
    else
    {
        temp->data=data;
        temp->pre=NULL;
        temp->next=NULL; 
    }
    /*插入到链表头,要特殊考虑*/
    if (add==1)
    {
        temp->next=head;
        head->pre=temp;
        head=temp;
    }
    else
    {
        Node * body=head;
        /*找到要插入位置的前一个结点*/
        for (int i=1; i<add-1; i++)
        {
            body=body->next;
        }
        /*判断条件为真,说明插入位置为链表尾*/
        if (body->next==NULL)
        {
            body->next=temp;
            temp->pre=body;
        }
        else
        {
            body->next->pre=temp;
            temp->next=body->next;
            body->next=temp;
            temp->pre=body;
        }
    }
    return head;
}


/*在第add位置的后面插入data节点*/
Node * InsertListEnd(Node * head,int add,int data)
{
    int i = 1;
    /*新建数据域为data的结点*/
    Node * temp=(Node*)malloc(sizeof(Node));
    temp->data=data;
    temp->pre=NULL;
    temp->next=NULL;

    Node * body=head;
    while ((body->next)&&(i<add+1))
    {
        body=body->next;
        i++;
    }
    
    /*判断条件为真,说明插入位置为链表尾*/
    if (body->next==NULL)
    {
        body->next=temp;
        temp->pre=body;
        temp->next=NULL;
    }
    else
    {
        temp->next=body->pre->next;
        temp->pre=body->pre;
        body->next->pre=temp;
        body->pre->next=temp;

    }

    return head;
}

4.双向链表的删除

  双链表删除结点时,只需遍历链表找到要删除的结点,然后将该节点从表中摘除即可。

  例如,删除元素 2 的操作过程如图 所示: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Node * DeleteList(Node * head,int data)
{
    Node * temp=head;
    /*遍历链表*/
    while (temp)
    {
        /*判断当前结点中数据域和data是否相等,若相等,摘除该结点*/
        if (temp->data==data) 
        {
            /*判断是否是头结点*/
            if(temp->pre == NULL)
            {
                head=temp->next;
                temp->next = NULL;
                free(temp);
                return head;
            }
            /*判断是否是尾节点*/
            else if(temp->next == NULL)
            {
                temp->pre->next=NULL;
                free(temp);
                return head;
            }
            else
            {
                temp->pre->next=temp->next;
                temp->next->pre=temp->pre;
                free(temp);
                return head;   
            }
            

        }
        temp=temp->next;
    }
    printf("Can not find %d!\r\n",data);
    return head;
}

5.双向链表更改节点数据

  更改双链表中指定结点数据域的操作是在查找的基础上完成的。实现过程是:通过遍历找到存储有该数据元素的结点,直接更改其数据域即可。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更新函数,其中,add 表示更改结点在双链表中的位置,newElem 为新数据的值*/
Node *ModifyList(Node * p,int add,int newElem)
{
    Node * temp=p;
    /*遍历到被删除结点*/
    for (int i=1; i<add; i++) 
    {
        temp=temp->next;
    }
    temp->data=newElem;
    return p;
}

6.双向链表的查找

  通常,双向链表同单链表一样,都仅有一个头指针。因此,双链表查找指定元素的实现同单链表类似,都是从表头依次遍历表中元素。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head为原双链表,elem表示被查找元素*/
int FindList(Node * head,int elem)
{
/*新建一个指针t,初始化为头指针 head*/
    Node * temp=head;
    int i=1;
    while (temp) 
    {
        if (temp->data==elem)
        {
            return i;
        }
        i++;
        temp=temp->next;
    }
    /*程序执行至此处,表示查找失败*/
    return -1;
}

7.双向链表的打印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输出链表的功能函数*/
void PrintList(Node * head)
{
    Node * temp=head;
    while (temp) 
    {
        /*如果该节点无后继节点,说明此节点是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
        if (temp->next==NULL) 
        {
            printf("%d\n",temp->data);
        }
        else
        {
            printf("%d->",temp->data);
        }
        temp=temp->next;
    }
}

8.测试函数及结果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int main() 
{
    Node * head=NULL;
    //创建双链表
    head=CreatList(head,5);
    printf("新创建双链表为\t");
    PrintList(head);
    //在表中第 5 的位置插入元素 1
    head=InsertListHead(head, 5,1);
    printf("在表中第 5 的位置插入元素 1\t");
    PrintList(head);
    //在表中第 3 的位置插入元素 7
    head=InsertListEnd(head, 3, 7);
    printf("在表中第 3 的位置插入元素 7\t");
    PrintList(head);
    // //表中删除元素 7
    head=DeleteList(head, 7);
    printf("表中删除元素 7\t\t\t");
    PrintList(head);
    printf("元素 1 的位置是\t:%d\n",FindList(head,1));
    //表中第 3 个节点中的数据改为存储 6
    head = ModifyList(head,3,6);
    printf("表中第 3 个节点中的数据改为存储6\t");
    PrintList(head);
    return 0;
}

以上代码均为测试后的代码。如有错误和不妥的地方,欢迎指出。

部分内容参考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0-04-06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1.双向链表的定义
  • 2.双向链表的创建
  • 3.双向链表的插入
  • 4.双向链表的删除
  • 5.双向链表更改节点数据
  • 6.双向链表的查找
  • 7.双向链表的打印
  • 8.测试函数及结果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