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呕心沥血完成结构体+枚举+联合体小结

呕心沥血完成结构体+枚举+联合体小结

原创
作者头像
艳艳代码杂货店
修改2021-09-19 20:59:42
5040
修改2021-09-19 20:59:42
举报

c语言里的结构体其实和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里的对象很类似,它可以描述我们现实世界里的绝大部分事物。举个例子,如果要描述一辆汽车,可以把汽车这个对象封装起来,定义一个Car结构体,而汽车包含了很多信息,有型号、价格、油量、性能、甚至汽车的构造等等,将这些属性封装到汽车Car结构体中,不仅让人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便于管理,想要修改或增删某些属性时会变得很简单。结构体可以嵌套,我们又可以定义一个更大的结构体“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又可以包含汽车、飞机、火车、自行车等等。以此类推,这样有了结构体世界很多事物都可以在代码世界里进行描述了,是不是很妙?

1.2 结构体类型的声明

struct tag //结构体的名字

{

menber_list;//结构体的成员列表

}variable_list;//这里可以创建实例,这里一般会留空,另外创建更好管理

例如我们想描述一本书,可以创建Book结构:

struct Book

{

char name[20];//书名

char writer[20];//作者

short price;//价格

};

创建实例,也就是让这个结构具体化

int main()

{

struct Book c = { "c语言程序设计", "谭浩强", 55 };//创建实例

c.name;//调用书名

c.writer;//调用作者

c.price;//调用价格

return 0;

}

如果你觉得每次创建实例都要写上struct,嫌麻烦,也有另外一种办法可以解决这个累赘。

typedef struct Book

{

char name[20];

char writer[20];

short price;

}Book;

int main()

{

//struct Book c = { "c语言程序设计", "谭浩强", 55 };//创建实例

Book c = { "c语言程序设计", "谭浩强", 55 };

c.name;//调用书名

c.writer;//调用作者

c.price;//调用价格

return 0;

}

用typedef可以提前在结构体末尾用Book代替struct Book,从而在下次实例化时省去麻烦。

1.3 结构体的自引用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我们可以利用指针实现结构体的自引用

1.4 结构体内存对齐

如何计算? 首先得掌握结构体的对齐规则:

第一个成员在与结构体变量偏移量为0的地址处。

其他成员变量要对齐到某个数字(对齐数)的整数倍的地址处。 对齐数 = 编译器默认的一个对齐数 与 该成员大小的较小值。

VS中默认的值为8

结构体总大小为最大对齐数(每个成员变量都有一个对齐数)的整数倍。

如果嵌套了结构体的情况,嵌套的结构体对齐到自己的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处,结构体的整体大小就是所有最大对齐数(含嵌套结构体的对齐数)的整数倍。

清楚规则后,还是举个例子加以说明

struct S

{

char c1;

int i;

char c2;

};

int main()

{

struct S s;

printf("%d\n", sizeof(s));

return 0;

}

运行结果,结构体大小位4个字节

用一张图来解释上面结果

为什么存在内存对齐?

大部分的参考资料都是如是说的:

平台原因(移植原因): 不是所有的硬件平台都能访问任意地址上的任意数据的;某些硬件平台只能在某些地址 处取某些特定类型的数据,否则抛出硬件异常。

性能原因: 数据结构(尤其是栈)应该尽可能地在自然边界上对齐。 原因在于,为了访问未对齐的内存,处理器需要作两次内存访问;而对齐的内存访问仅需要一次访问。

总体来说:

结构体的内存对齐是拿空间来换取时间的做法。

那在设计结构体的时候,我们既要满足对齐,又要节省空间,如何做到:只需要把小内存的变量放在前面,让占用空间小的成员尽量集中在一起,即可。

举个例子,还是刚才的结构体,但是把结构体变量换一下位置,空间就能节省4个字节

1.5 结构体传参

struct S

{

int data[1000];

int number;

};

struct S s = { { 1, 2, 3, 4 }, 1000 };

//结构体传参

void print1(struct S a)

{

printf("%d\n", a.number);

}

//结构体地址传参

void print2(struct S* p)

{

printf("%d\n", p->number);

}

int main()

{

print1(s);

print2(&s);

return 0;

}

你知道这两种传参,哪种更好吗?

答案是:首选print2函数。

原因: 函数传参的时候,参数是需要压栈,会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系统开销。

如果传递一个结构体对象的时候,结构体过大,参数压栈的的系统开销比较大,所以会导致性能的下降。 结论: 结构体传参的时候,要传结构体的地址。

1.6 结构体实现位段

什么是位段 位段的声明和结构是类似的,有两个不同:

1.位段的成员必须是 int、unsigned int 或signed int 。

2.位段的成员名后边有一个冒号和一个数字。

2 枚举

枚举顾名思义就是一一列举。

把可能的取值一一列举。

比如我们现实生活中: 一周的星期一到星期日是有限的7天,可以一一列举。

性别有:男、女、保密,也可以一一列举。

月份有12个月,也可以一一列举 颜色也可以一一列举。 这里就可以使用枚举了。

2.1 枚举类型的定义

enum Day

{

Mon,

Tues,

Wed,

Thur,

Fri,

Sat,

Sun

};

enum Day d = Mon;

以上定义的 enum Day是枚举类型。 {}中的内容是枚举类型的可能取值,也叫枚举常量。

这些可能取值都是有值的,默认从0开始,一次递增1,当然在定义的时候也可以赋初值。 例如:

enum RGB

{

RED = 1,

GREEN = 2,

BLUE = 5

};

2.2 枚举的优点

我们可以使用 #define 定义常量,为什么非要使用枚举? 枚举的优点:

增加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和#define定义的标识符比较枚举有类型检查,更加严谨。

防止了命名污染(封装)

便于调试

使用方便,一次可以定义多个常量

3 联合(共用体)

3.1 联合类型的定义

联合也是一种特殊的自定义类型 这种类型定义的变量也包含一系列的成员,特征是这些成员公用同一块空间(所以联合也叫共用体)。 比如:

union Un

{

//公用一个存储空间

char c; //4个字节

int i; //1个字节

};

Union Un u;//联合体的定义

举个例子

可以利用联合体特点,判断当前计算机的大小端

//大端存储:就是把一个数的低位字节序的内容存放到高地址处,高位字节序的内容存放在低地址处。

//小端存储:就是把一个数的低位字节序的内容存放到低地址处,高位字节序的内容存放在高地址处。

int check_sys()

{

union Un

{

char c;

int i;

}u;

u.i = 1;

return u.c;//返回0为大端,返回1为小端

//低地址 高地址

//00 00 00 01 大端

//01 00 00 00 小端

}

int main()

{

int ret = check_sys();

if (ret == 1)

{

printf("小端\n");

}

else

{

printf("大端\n");

}

return 0;

}

3.2 联合的特点

联合的成员是共用同一块内存空间的,这样一个联合变量的大小,至少是最大成员的大小(因为联合至少得有能力保存最大的那个成员)。

3.3 联合大小的计算

联合的大小至少是最大成员的大小。

当最大成员大小不是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的时候,就要对齐到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

举个例子

union Un

{

short arr[7];

int i;

}u;

int main()

{

printf("%d\n", sizeof(u));

return 0;

}

输出结果是16

i 和 arr[7] 大小分别为4和14,取最大值14,但是最大值必须为对齐数的整数倍,对齐数是8,所以联合体大小为16。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