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TensorFlow 基础学习 - 4 (重点是调参)

TensorFlow 基础学习 - 4 (重点是调参)

作者头像
叉叉敌
发布2021-12-06 15:25:10
6810
发布2021-12-06 15:25:1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ChasaysChasays

准备数据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wget --no-check-certificate \
    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laurencemoroney-blog.appspot.com/horse-or-human.zip \
    -O /tmp/horse-or-human.zip

该目录下又分别包含horseshumans子目录。

简而言之:训练集就是用来告诉神经网络模型"这就是马的样子"、"这就是人的样子"等数据。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并没有明确地将图像标注为马或人。如果还记得之前的手写数字例子,它的训练数据已经标注了"这是一个1","这是一个7"等等。 稍后,我们使用一个叫做ImageGenerator的类--用它从子目录中读取图像,并根据子目录的名称自动给图像贴上标签。所以,会有一个"训练"目录,其中包含一个"马匹"目录和一个"人类"目录。ImageGenerator将为你适当地标注图片,从而减少一个编码步骤。(不仅编程上更方便,而且可以避免一次性把所有训练数据载入内存,而导致内存不够等问题。)

让我们分别定义这些目录。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Directory with our training horse pictures
train_horse_dir = os.path.join('/tmp/horse-or-human/horses')

# Directory with our training human pictures
train_human_dir = os.path.join('/tmp/horse-or-human/humans')

建模

像前面的例子一样添加卷积层CNN,并将最终结果扁平化,以输送到全连接的层去。

最后我们添加全连接层。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两类分类问题,即二类分类问题,所以我们会用sigmoid激活函数作为模型的最后一层,这样我们网络的输出将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有理数,即当前图像是1类(而不是0类)的概率。

BTW, 如果是是多个分类,比如前面提到的0~9个分类用的softmax激活函数。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model = tf.keras.models.Sequential([
        tf.keras.layers.Conv2D(16, (3,3),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150, 150,3)),
        tf.keras.layers.MaxPooling2D(2,2),

        tf.keras.layers.Conv2D(32, (3,3), activation='relu'),
        tf.keras.layers.MaxPooling2D(2,2),
        tf.keras.layers.Conv2D(64, (3,3), activation='relu'),
        tf.keras.layers.MaxPooling2D(2,2),

        tf.keras.layers.Flatten(),
        tf.keras.layers.Dense(512, activation='relu'),
        tf.keras.layers.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

调用model.summary()方法打印出神经元网络模型的结构信息

接下来,我们将配置模型训练的参数。我们将用 "binary_crossentropy(二元交叉熵)"衡量损失,因为这是一个二元分类问题,最终的激活函数是一个sigmoid。关于损失度量的复习,请参见机器学习速成班。我们将使用rmsprop作为优化器,学习率为0.001。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将希望监控分类精度。

NOTE.我们将使用学习率为0.001rmsprop优化器。在这种情况下,使用RMSprop优化算法随机梯度下降(SGD)更可取,因为RMSprop可以为我们自动调整学习率。(其他优化器,如AdamAdagrad,也会在训练过程中自动调整学习率,在这里也同样有效。)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from tensorflow.keras.optimizers import RMSprop
model.compile(loss=tf.keras.losses.BinaryCrossentropy(),
              optimizer=tf.keras.optimizers.RMSprop(lr=0.001),
              metrics=['acc'])

数据预处理

让我们设置训练数据生成器(ImageDataGenerator),它将读取源文件夹中的图片,将它们转换为float32多维数组,并将图像数据(连同它们的标签)反馈给神经元网络。总共需要两个生成器,有用于产生训练图像,一个用于产生验证图像。生成器将产生一批大小为300x300的图像及其标签(0或1)。

前面的课中我们已经知道如何对训练数据做归一化,进入神经网络的数据通常应该以某种方式进行归一化,以使其更容易被网络处理。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将通过将像素值归一化到[0, 1]范围内(最初所有的值都在[0, 255]范围内)来对图像进行预处理。

在Keras中,可以通过keras.preprocessing.image.ImageDataGenerator类使用rescale参数来实现归一化。通过ImageDataGenerator类的.flow(data, labels)或.flow_from_directory(directory),可以创建生成器。然后,这些生成器可以作为输入Keras方法的参数,如fit_generator、evaluate_generator和predict_generator都可接收生成器实例为参数。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from tensorflow.keras.preprocessing.image import ImageDataGenerator

train_datagen = ImageDataGenerator(rescale=1/255)
train_generator = train_datagen.flow_from_directory(
    '/tmp/horse-or-human/',
    target_size=(150, 150),
    batch_size=32,
    class_mode='binary'
)

训练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history = model.fit(
    train_generator,
    steps_per_epoch=10,
    epochs=10,
    verbose=1
)

调参

构造神经元网络模型时,

  • 一定会考虑需要几个卷积层
  • 过滤器应该几个
  • 全连接层需要几个神经元

最先想到的肯定是手动修改那些参数,然后观察训练的效果(损失和准确度),从而判断参数的设置是否合理。但是那样很繁琐,因为参数组合会有很多,训练时间很长。再进一步,可以手动编写一些循环,通过遍历来搜索合适的参数。但是最好利用专门的框架来搜索参数,不太容易出错,效果也比前两种方法更好。

Kerastuner就是一个可以自动搜索模型训练参数的库。它的基本思路是在需要调整参数的地方插入一个特殊的对象(可指定参数范围),然后调用类似训练那样的search方法即可。

接下来首先准备训练数据和需要加载的库。

如果没有这个库先安装pip3 install -U keras-tuner,不然会提示错误。ModuleNotFoundError: No module named 'kerastuner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import os
from tensorflow.keras.preprocessing.image import ImageDataGenerator
from tensorflow.keras.optimizers import RMSprop
train_datagen = ImageDataGenerator(rescale=1/255)
validation_datagen = ImageDataGenerator(rescale=1/255)
train_generator = train_datagen.flow_from_directory('/tmp/horse-or-human/',  
        target_size=(150, 150),batch_size=32,class_mode='binary')
# validation_generator = validation_datagen.flow_from_directory('/tmp/validation-horse-or-human/',  
#         target_size=(150, 150), batch_size=32,class_mode='binary')
from kerastuner.tuners import Hyperband
from kerastuner.engine.hyperparameters import HyperParameters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接着创建HyperParameters对象,然后在模型中插入Choice、Int等调参用的对象。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hp=HyperParameters()
def build_model(hp):
    model = tf.keras.models.Sequential()        
    model.add(tf.keras.layers.Conv2D(hp.Choice('num_filters_top_layer',values=[16,64],default=16), (3,3),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150, 150, 3)))
    model.add(tf.keras.layers.MaxPooling2D(2, 2))
    for i in range(hp.Int("num_conv_layers",1,3)):
        model.add(tf.keras.layers.Conv2D(hp.Choice(f'num_filters_layer{i}',values=[16,64],default=16), (3,3), activation='relu'))
        model.add(tf.keras.layers.MaxPooling2D(2,2))
    model.add(tf.keras.layers.Flatten())
    model.add(tf.keras.layers.Dense(hp.Int("hidden_units",128,512,step=32), activation='relu'))
    model.add(tf.keras.layers.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model.compile(loss='binary_crossentropy',optimizer=RMSprop(lr=0.001),metrics=['acc'])
    return model
  • 第一个参数Choice是CNN的过滤器,范围是16~64,最好是32的倍数,默认是16
  • 第二个参数是Int,设置几个CNN,13个,且每个CNN卷积神经网络的过滤器个数为1664,默认16
  • 第三个全连接需要几个神经元,128~512,步长为32。即:128、128+32....

他们的第一个参数是name,随意命名,最好知道且表达出来即可。

然后创建Hyperband对象,这是Kerastuner支持的四种方法的其中一种,可以轻易的限定搜索空间去优化部分参数。具体资料可以到Kerastuner的网站获取。关于其他三种tuner:RandomSearch、 BayesianOptimization 和 Sklearn

最后调用search方法。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tuner=Hyperband(
    build_model,
    objective='val_acc',
    max_epochs=10,
    directory='horse_human_params',
    hyperparameters=hp,
    project_name='my_horse_human_project'
)
tuner.search(train_generator,epochs=10,validation_data=validation_generator)

搜索到最优参数后,可以通过下面的程序,用tuner对象提取最优参数构建神经元网络模型。并调用summary方法观察优化后的网络结构。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best_hps=tuner.get_best_hyperparameters(1)[0]
print(best_hps.values)
model=tuner.hypermodel.build(best_hps)
model.summary()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1-02-19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准备数据
  • 建模
  • 数据预处理
  • 训练
  • 调参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