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维度下,低代码平台可以分为专用型和通用型两种。 所谓通用,指的是开发平台不事先假设自身只能应用在特定的场景、业务、行业,而是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 具有这样特征的开发平台往往需要有一个通用的底座。这个底座是纯技术性的,它不依赖于特定的业务功能,而只与业界广泛使用的标准协议、技术标准产生耦合。不过,这个时候,我们只有深入平台架构实现的细节,才能判断平台到底是低代码还是无代码,这就导致平台的使用者难以甄别。 但是,通用是有代价的,越通用就往往意味着在特定业务场景下的效率越低,越通用就意味着默认配置里的个性化信息越少,为形成某个具体场景所需的配置量就越大,从这个具体场景的角度看,效率相应也就越低。 所以通用型的低代码平台往往伴生着这个特征:有相对完善的有插件(或类似)机制。这一点相对来说比较好识别,相对高通用性的技术底座来说,插件是廉价的,因此通用性低代码平台往往会有数量众多的插件。这些插件可以定制出各式各样具体的业务场景,通过插件的定制化和扩展性来解决效率问题。
现在业界其他低代码平台都可以输出哪些类型的 App,大概有流程驱动型
、表单驱动型
、模型驱(ORM)型
、BI 分析类型
这几种,具体你可以看看这张表格(5 星为满分):
将技术上的意义全部体现在商业中可以总结为下面 3 点:
网上这方面的信息实在太多了,多数说的有鼻子有眼,但不知道真假,所以我只看专业调查机构输出的报告。我首先要向你推荐的就是 Gartner 绘制的关于低代码的魔力四象限报告,关键部分就是下面这张图,概括性非常强。
作为低代码的实现者,一般看这种报告都是以竞品调研为目的的,因此我们一般只研究 Leader 象限里的提供商就可以了。Leaders 这个象限显示的是技术能力较强、对未来的规划很清晰的厂商,其产品被市场广泛认可,对我们有极强的参考价值。 其次我想向你推荐的是 Forrester 的 Forrester Wave™ 报告。与分析 Garter 的魔力四象限相似,我们仍以 Leader 这一波里的厂家作为我们的调研对象。
与魔力四象限的结果比对,你发现了啥?两家机构对低代码的 Leaders 给出了几乎一样的结论,对吧?在Leaders 里,头部机构取得了一致意见。这两份报告为我们低代码平台的竞品调研给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引,所以如果你现在还在头疼不知道如何下手做调研的话,他们就是极佳的研究和参考对象。 那么国内的厂商是啥样的状态呢?
《艾瑞报告》把低代码厂商分成了通用型和垂直型两种,垂直型和专用型是类似的,均指只能应用在某个业务领域的低代码解决方案,无法运用到其他领域。
一切能通过少写代码来完成业务的方式都可以纳入低代码体系。
ps:1、2均依赖规范化的jsonSchema做数据存储。
逻辑编排/规则引擎:
低代码平台:
前端低代码:
参考及推荐文章: https://github.com/taowen/awesome-lowcode (国内低代码平台从业者交流💯) https://juejin.cn/post/6913698066935578631 《早早聊搞搭建》搞过搭建的我收获了什么?
本文内容到此结束了, 如有收获欢迎点赞👍收藏💖关注✔️,您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 如有错误❌疑问💬欢迎各位指出。 主页:共饮一杯无的博客汇总👨💻 保持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ICP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深公网安备号 44030502008569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证150476号 | 京ICP备11018762号 | 京公网安备号11010802020287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