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分离(D-Separation)又被称作有向分离,是一种用来判断变量是否条件独立的图形化方法。相比于非图形化方法,D-Separation更加直观且计算简单。对于一个DAG(有向无环图),D-Separation方法可以快速的判断出两个节点之间是否是条件独立的。
在贝叶斯网络中,D 分离到底是什么,它可以用于什么?简单地说,它是一种常规的确定独立性的方法。如果两个变量X 和 Y 在有向图中相对于另外一组变量 Z 是 d 分离的,那么在这种图可以表示的所有概率分布中都是独立于 Z 的。这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两个变量X和Y在Z上是独立的,如果一旦你知道了Z,那么关于X的知识是不会给你关于Y的任何额外信息的。
要完全理解它是如何完成的,首先需要介绍 active 和 inactive trails 。如果一条路径存在依赖关系,就可以说它是 active。例如,两个变量 X 和 Y 可能通过图中的多个路径连接。如果没有任何路径处于active状态,则 X 和 Y 是 d 分隔的。让我们看一下四种不同的情况,并确定那些是处于active 状态:
,Case1: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相信X可以通过Z来影响Y。但是如果观察到Z,X不会通过Z影响Y,因为Z已知。
Case2:这种情况与上面是对称的:如果观察到Z,X不能通过Z影响Y,但是如果没有观察到Z,X可以通过Z影响Y。
Case3:当且仅当Z没有被观察到时,X可以通过Z影响Y
Case4:如果Z没有被观察到,X就不能影响Y。这也被称为v形结构。
所有这些分析可以用以下方式总结:
我们现在可以考虑另一种算法,所谓的可达算法(Reachable Algorithm),它用于从给定Z的active路径寻找X可达的节点。算法由:
为了一步一步地理解算法。从算法的输入开始:
输入很好理解,然后该算法将返回从 X 可到达的所有节点。这部分是通过两个阶段来实现的:
为了将这个步骤可视化,假设有一个一下的贝叶斯网络:
可以从解决这个问题开始:
这就相当于给出 X_2 和 X_3 来让我们确认是否有从 X_1 到 X_6 的active trails。算法从寻找X_2 和 X_3 的祖先开始,可以看到除X_1 之外它们没有任何祖先。因此变量A如下:
现在进入第2阶段——检查不同的active trails。因为问题是检查X_1和 X_6之间是否有active trails,所以这里从X_1开始:
这对应于上面的Case 1 或 2,这不是active trails。如果再看另一条线索:
这也对应于Case 1 或 2。因此,我们在 X_1 和 X_6 之间没有active trails,它们是 d 分离的。可以直观地展示这一点:
现在再次考虑相同的贝叶斯网络,但查看以下问题:
这与上面的通过给出 X_1 和 X_6 来询问我们是否有从 X_2 到 X_3 的active trails相同。算法从查找 X_1 和 X_6 的祖先开始,它们需要插入到变量 A 中:
进入第 2 阶段,尝试从 X_2 开始,并从考虑路径开始:
找到了 X_6,这意味着这对应于Case 4。因此可以看到它是一个active trails。然后我们可以继续以下路径:
这也是一条active trail——因为在给定 X_1 和 X_6 的情况下找到了一条从 X_2 到 X_3 的active trail。现在,是否有可能从另一个方法做到这一点?换句话说,是否可以这样做:
它将等于Case 3,因为得到了 X_1——因此,它不是一个active trail:
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D分离算法:
下面使用以下的图进行算法的说明:
现在确认以下问题:
可视化说明这个过程:
可以看到它们仍然是连接的,这意味着 A 和 B 在给定 C 的情况下不是条件独立的。
再看看另一个问题:
最后得到的结果如下:
没有连接,这意味着 A 和 B 是独立的。
最后一个例子:
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 D 和 E 通过一条通过 C 的路径相连,因此在给定 A 和 B 的情况下,它们显然是条件独立的。
概念已经介绍完毕了,现在看看如何使用 Python 来实现它。
实现图结构
要使用该算法,首先需要有一个图作为处理的数据。 导入需要的库:
实现结构时首先需要能够访问图的边和节点。由于它是有向图,因此能够访问图中所有节点的父节点和子节点也很有用。此外还需要一个可以可视化图的函数:
实现 D 分离算法
现在可以编写 D 分离算法的代码了。
阶段 1,简单地找到给定节点的所有祖先——这里给定节点包括开始节点、结束节点和我们条件的节点。
阶段2 ,我们从起始节点搜索所有可能的inactive trails。代码如下:
算法的目标是执行如下的查询:
所以需要扩展上面给出的代码。上面的代码已经从起始节点找到了所有可能的活动路径——然后只需要检查结束节点是否包含在这个列表中就可以了。最后还可以对不同节点进行颜色编码的网络可视化。代码如下:
现在看看代码是否有效。假设有一个贝叶斯网络,如下所示:
我们来确认:
Are node 4 and 5 d-separated given node 6?
在本文中介绍了 D 分离的概念及其相应的算法,并且使用 Python实现了该算法,虽然代码中还有很多可以优化的地方,但是这对于我们理解算法是一个非常好帮助,最后在实践中使用我们编写的代码进行了实验,证明代码是没有问题的。
引用:
本文分享自 DeepHub IMBA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