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社区首页 >专栏 >震惊!红队竟然是干这个......

震惊!红队竟然是干这个......

作者头像
网络安全自修室
发布于 2022-03-30 13:29:06
发布于 2022-03-30 13:29:06
1.6K0
举报

1、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提供的工具、教程、学习路线、精品文章均为原创或互联网收集,旨在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为目的,只做技术研究,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请勿用于违法用途。

2、内容速览

红队概念

红队(Red Team)即安全团队最大化模拟真实世界里面的入侵事件,采用入侵者的战术、技术、流程,以此来检验蓝队(Blue Team)的威胁检测和应急响应的机制和效率,最终帮助企业真正提高整个安全建设、安全运营、安全管理等能力。

红队VS渗透测试

在企业内部的一般的渗透测试,很多就是点到为止,并不会被授予很多的权限。而红队整体来看,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在充分沟通的前提下,授权范围会更加广泛,真实程度更加贴合实战。

红队VS蓝队

无论是Red Team 还是Blue Team,这些概念都来自真实的战争领域。

作为红队,是以攻击方的方式做安全工作的,常见的技术概念有APT攻击、渗透测试、零日漏洞、武器开发。

作为蓝队,则以防御方的方式做安全工作,是安全合规、安全运营、应急响应、态势感知、威胁情报等等。

红队常用模型框架
1. 渗透测试执行标准PTES

PTES中文全名【渗透测试执行标准】,他是由2010年由业界网络安全专家共同发起并定义的规范,目标是希望为企业和安全服务商,指定整个渗透测试的标准流程,方便大家工作和沟通。

PTES 包括 7 个标准步骤,即前期交互、情报收集、威胁建模、漏洞分析、渗透利用、报告输出等,一般的渗透测试工作,基本都绕不开这些步骤,可以看成一个标准的工作流。

① 前期交互

前期交互阶段,我们得先拿到客户的授权,并且了解授权范围多少?渗透目标是谁?期望目标是什么?

这些都是前期交互阶段要沟通好的。

② 情报搜集

情报搜集阶段,即根据上面的授权、范围、目标等信息,开始进行一些情报搜集工作。

无论是主动搜集还是被动搜集,我们得知道对方开了哪个端口、提供了什么服务、这些服务的软件版本是什么、这些软件是否曾经出现过漏洞?

③ 威胁建模

哪些信息是真正有价值的?哪个口子用什么攻击方法?哪条攻击路径是最大可能的?

根据情报搜集的汇总,我们得制定出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这些就是在威胁建模阶段要分析出来的。

④ 漏洞分析

结合以上情报搜集和威胁建模阶段,此阶段我们要判断出哪些漏洞是最有可能拿到对方权限,打通攻击路径的。

哪些漏洞的攻击效果最佳?

哪些漏洞有最新的工具?

哪些漏洞需要自研渗透代码?

⑤ 渗透利用

前面 4 个阶段都不算真正 Hack 进目标系统,而这个阶段则是真正对目标进行渗透攻击,通过漏洞对应的利用工具等,获取目标控制权。

⑥ 后渗透

在拿到控制权限之后,为了避免对方发现,还需要进行后渗透,实现更持久的控制,更深层次地执行任务。

比如进程迁移、隧道建立、数据获取、擦除痕迹等。

⑦ 报告输出

最后阶段就是输出一份安全报告,即写明渗透测试工作中,企业 IT 基础系统所存在的漏洞和风险点。

以上便是 PTES 渗透测试执行标准。

2.网络杀伤链Cyber Kill Chain

网络杀伤链的英文全名是 Cyber Kill Chain,这是 2011 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提出的网络攻击模型。

跟真实世界的入侵者,对一个目标系统进行攻击的每个阶段都是一一映射的。

这里也分为 7 个步骤:

第 1 步,目标侦察: 跟前面 PTES 情报收集阶段是差不多的;

第 2 步,武器研制: 编写各种工具/后门/病毒 Exp / Weapon / Malware;

第 3 步,载荷投毒: 通过水坑鱼叉等攻击方式将武器散播出去(投毒);

第 4 步,渗透利用,通过漏洞利用获取对方控制器;

第 5 步,安装执行,在目标系统将后门木马跑起来;

第 6 步,命令控制,对目标来进行持久化控制;

第 7 步,任务执行,即开始执行窃取数据、破坏系统等;

以上便是网络杀伤链,相比 PTES 更加贴合实战阶段。

3.MITRE ATT&CK框架

ATT&CK 框架」,由 MITRE 公司于 2013 年提出来的一个通用知识框架,中文名叫做「对抗战术、技术、常识

ATT&CK 框架是基于真实网络空间攻防案例及数据,采用军事战争中的 TTPs (Tactics, Techniques & Procedures)方法论,重新编排的网络安全知识体系,目的是建立一套网络安全的通用语言。

举例,大家经常听到的什么 APT 攻击、威胁情报、态势感知等等,无论个人还是企业,理解上不尽相同,总会有一些偏差的。

有了 ATT&CK 框架,大家不会存在太大的偏差,红队具体怎么去攻击的,蓝队具体到怎么去防御的,使用 ATT&CK 矩阵可以将每个细节标记出来,攻击路线和防御过程都可以图形展现出来,攻防双方就有了一套通用语言了。

网络安全行业的组织、机构、厂家,每年都会造各种 ”新词“,但 MITRE 这个组织推的这套框架,兼具实战和学术价值,具备广泛的应用场景,对安全行业的发展推动是实实在在的。

在未来 5 年也好 10 年也好 ,它可能会成为一个事实上的标准。

这里看一下左上角图片,它整体有三个部分,一个是 PRE ATT&CK,一个是 ATT&CK for Enterprise,一个是 ATT&CK for Mobile,我们学习和研究时,核心放在 ATT&CK forEnterprise 即可。

大家可以看到,其实左边这里面,也有侦查、武器化、载荷传递、利用、控制、执行、维持等等阶段,是不是跟前面介绍的网络杀伤链是一样的呢?

是的,你可以这么简单理解,其实 ATT&CK 这个框架,刚开始就是在杀伤链的基础上,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更细颗粒度的战术、技术、文档、工具、描述等等。

因此,如果要深入学习红队,平常可以多逛逛去 ATT&CK 框架官网。

接下来,我们来重点看一下 ATT&CK for Enterprise。

这张图里面,横轴代表是战术(Tactics),最新版本里横轴包括的战术有 12 个(原来是 10 个),纵轴代表的是技术(Techniques)有 156 个技术 272 个子技术,它是基于 TTPs 方法来描述的,所以非常标准和通用。

在实际的红蓝对抗、威胁情报分析、安全差距评估等工作场景中,都可以用得上。

这 12 个战术从左到右,也是按照网络杀伤链的路径来编排的,包括初始访问、执行、持久化、权限提升、防御绕过、凭证访问、发现、横向移动、收集、命令控制、数据获取、影响。

每一个战术下面包括很多技术,每个技术有详细的过程,包括独立的编号、描述、工具等。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2-03-07,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网络安全自修室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浅谈ATT&CK:让“攻击手法”拥有通用语言
2019年3月的RSA 大会上,有超过10个议题讨论ATT&CK的应用,6月的Gartner Security & Risk Management Summit会上,ATT&CK被F-Secure评为十大关注热点。俨然,ATT&CK已经成为了2019年网络空间安全最热门的议题之一。
FB客服
2019/10/10
1.5K0
浅谈ATT&CK:让“攻击手法”拥有通用语言
MITRE ATTCK 入门
最近ATT&CK这个东西太火了,直观的就是由attack变换而来,那么可能是跟攻击相关的了,但实际是不是呢?
用户1423082
2024/12/31
1310
探索MITRE Shield如何用于主动防御
在网络安全领域,传统的被动防御技术越来越无法应对日新月异的网络安全风险,近年来,人们对新型防御的方案的需求愈发强烈,如:主动防御,动态防御,自动化防御等。近期,MITRE公司发布了一个基于主动防御的知识库MITRE Shield的介绍[3]。本文会对该知识库做简单介绍,并进一步探索该知识库应该如何应用于主动防御。
绿盟科技研究通讯
2020/09/17
1.4K0
靶场Writeup(四) | 反序列化、命令执行、Tomcat、域渗透等漏洞组合到攻克域控
目前,安全行业热度逐年增加,很多新手安全从业人员在获取技术知识时,会局限于少量的实战中,技术理解得不到升华,只会像个脚本小子照着代码敲命令,遇到实战时自乱阵脚,影响心态的同时却自叹不如。而安全练兵场是由理论知识到实战过渡的一道大门,安全练兵场星球鼓励大家从实战中成长,提供优质的靶场系列,模拟由外网渗透到内网攻防的真实环境。此外,同步更新最新的技术文档,攻防技巧等也是对成长的保驾护航。
Ms08067安全实验室
2022/02/10
1.2K0
靶场Writeup(四) | 反序列化、命令执行、Tomcat、域渗透等漏洞组合到攻克域控
以ATT&CK为例构建网络安全知识图
随着攻击工具、方法的逐渐升级和复杂化,安全数据的大规模融合,攻防对抗愈加激烈。安全团队如何在浩瀚数据中有效发现高级威胁的蛛丝马迹,如何把网络安全专家的经验、知识有效转化为可复制可扩展的数据分析能力,如何将对抗高级威胁的“炼金术”逐步升级为科学淘金指南,如何将安全从业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愈发成为安全能力亟需突破的难点和重点,也是我们正在探索的方向。
绿盟科技研究通讯
2019/12/23
3.2K0
以ATT&CK为例构建网络安全知识图
做网络安全竟然不了解ATT&CK?这篇文章的介绍详细到令人尖叫!
👆点击“博文视点Broadview”,获取更多书讯 在网络安全领域,攻击者始终拥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网络弹药,可以对组织机构随意发起攻击;而防守方则处于敌暗我明的被动地位,用有限的资源去对抗无限的安全威胁,而且每次都必须成功地阻止攻击者的攻击。基于这种攻防不对称的情况,防守方始终会被以下问题(如图1所示)所困扰: 我们的防御方案有效吗? 我们能检测到APT攻击吗? 新产品能发挥作用吗? 安全工具覆盖范围是否有重叠呢? 如何确定安全防御优先级? 图1  防守方的困局 一直以来,没有人能够很好地回答图1中
博文视点Broadview
2023/04/12
1.3K0
做网络安全竟然不了解ATT&CK?这篇文章的介绍详细到令人尖叫!
​粉丝福利*3 |(第2版)《ATT&CK框架实践指南》正式发布
自《ATT&CK框架实践指南》首次发布以来,已过去了将近2年的时间。正如我们所知,ATT&CK每年都会更新2个版本,目前已更新至V13版本,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段时间里,青藤也在探索 ATT&CK 的应用方面也积累了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鉴于此,我们出版了《ATT&CK框架实践指南》第2版,对ATT&CK相关内容做了大量更新。
亿人安全
2023/08/10
5600
​粉丝福利*3 |(第2版)《ATT&CK框架实践指南》正式发布
企业安全 | ATT&CK框架概述
如果把乙方安全厂商和甲方运维服务的核心技术比作安全大脑,那么“右脑知攻、左脑知防”便是应对黑客攻击的最强大脑。
安全小王子
2021/01/27
3.7K0
企业安全 | ATT&CK框架概述
第47篇:ATT&CK矩阵攻击链分析-伊朗APT入侵美国政府内网(中篇)
大家好,我是ABC_123。前期分享了《伊朗APT组织入侵美国政府内网全过程揭秘(上篇)》,吸粉不少,谢谢大家。美国政府关于伊朗APT攻击事件的英文分析报告中给出了相关的ATT&CK矩阵列表,本篇文章就在此基础上,分享一下关于此次APT事件的ATT&CK矩阵攻击链分析,文中对很多网上的翻译错误进行了纠正。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ABC123安全研究实验室"。
ABC_123
2023/02/24
8180
第47篇:ATT&CK矩阵攻击链分析-伊朗APT入侵美国政府内网(中篇)
基于 ATT&CK 的 APT 威胁跟踪和狩猎
这是我在 BCS2019上演讲的议题的文字版,由于议题的时间限制后面内容基本都没有展开,所以再形成一个文字版本把一些想法再记录一遍,也是公开出来供业内同仁进行批判和探讨。
网络安全观
2021/02/26
1.4K0
浅谈威胁狩猎(Threat Hunting)
威胁狩猎,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安全的世界中寻找威胁,威胁每天都在变化。因此,开发新技术来防御和检测各种类型的威胁和攻击是我们的责任。
FB客服
2019/11/28
2.8K0
以攻促防:企业蓝军建设思考
2017年4月,黑客组织Shadow Brokers公布一批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网络漏洞军火库。背靠国家,NSA拥有强大的通杀型0day漏洞挖掘和利用能力,这批漏洞库指哪打哪,堪称军火库中的核武器,其中就包含Windows永恒之蓝漏洞利用工具。军火库的泄露也造成了核武器平民化,被黑产利用来传播勒索蠕虫病毒。还记得WannaCry肆虐的景象吗?全球数百万台电脑包括大型企业、政府机构都受攻击,威力可见一斑。
腾讯技术工程官方号
2019/05/16
1.5K0
以攻促防:企业蓝军建设思考
「议题前瞻」ATT&CK红队战术漫谈 | CIS 2020白帽LIVE
在网络安全领域,随着攻击工具、方法的逐渐升级和复杂化,安全数据的大规模融合,攻防对抗愈加激烈。各类网络入侵事件频发、APT和黑客团伙活动猖獗,合规性驱动的传统安全防护建设已无法满足需求。随着各级红蓝对抗行动的开展,企业安全建设正逐步向实战化转型。 日益火热的各种攻防演练活动让红蓝对抗成为了热点,通过研究描述和分类对抗行为的ATT&CK模型,我们可以将实战中的每种红队战术落到实处,成为真正的武器。在网络空间并不平静的当下乃至未来,通过将红队攻击武器化来应对每一场攻防演练是很有必要的。 12月30日,木星安全实
FB客服
2023/04/26
4400
「议题前瞻」ATT&CK红队战术漫谈 | CIS 2020白帽LIVE
红队是做什么?该学什么才能成为呢?
蓝队由负责各种防御工事的小组或个人组成。并且,这种对抗可以在任何层面上开展,从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到主动防御设施,等等。
网络安全自修室
2022/12/06
1.5K0
红队是做什么?该学什么才能成为呢?
MITRE ATT&CK 框架“入坑”指南
MITRE ATT&CK 框架是打造检测与响应项目的流行框架。这玩意有没有用不确定,但是你绝对承担不起不会用的风险。
网络安全观
2021/02/26
3K0
智能威胁分析之图数据构建
RSAC大会的热度似乎持续了一整个北京的春天,直播、新闻、技术解读、研讨活动让人应接不暇。从RSA大会官网上查询今年“Better.”主题的由来和背景,发现会议主题的设计虽然从字面似乎是表达“去年做的不错,今年再接再厉”的客观评价,不过更多的,是大会对安全行业“不忘初心”的鼓励。“最重要的是,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来到这里的根本原因:帮助确保一个更安全的世界,这样其他人就可以着手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看到这里,读者脑海中是否也回荡起Michael Jackson的经典歌曲“Heal the world, make it a better place…”闲言少叙,作为网络安全数据应用的研究者,常常会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怎么才叫安全智能,怎么才能让网络安全更智能(better)?
绿盟科技研究通讯
2019/12/11
1.6K0
智能威胁分析之图数据构建
基于知识图谱的APT组织追踪治理
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正日益成为针对政府和企业重要资产的不可忽视的网络空间重大威胁。由于APT攻击往往具有明确的攻击意图,并且其攻击手段具备极高的隐蔽性和潜伏性,传统的网络检测手段通常无法有效对其进行检测。近年来,APT攻击的检测和防御技术逐渐引起各国政府和网络安全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首先对发达国家APT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从战略、法规和具体的技术模型层面阐述了美国在网络空间战略和APT攻击检测及追踪方面的一些变化和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其次基于自身的研究,提出了一套结合知识图谱进行APT组织追踪的方案,并结合模拟的实际案例进行了方案的验证;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建议。
绿盟科技研究通讯
2019/12/19
2.9K0
基于知识图谱的APT组织追踪治理
实战ATT&CK攻击链路--靶场Writeup(三)
目前,安全行业热度逐年增加,很多新手安全从业人员在获取技术知识时,会局限于少量的实战中,技术理解得不到升华,只会像个脚本小子照着代码敲命令,遇到实战时自乱阵脚,影响心态的同时却自叹不如。而安全练兵场是由理论知识到实战过渡的一道大门,安全练兵场星球鼓励大家从实战中成长,提供优质的靶场系列,模拟由外网渗透到内网攻防的真实环境。此外,同步更新最新的技术文档,攻防技巧等也是对成长的保驾护航。
Ms08067安全实验室
2022/02/10
9820
实战ATT&CK攻击链路--靶场Writeup(三)
从短信链接到数据泄露,遍布全球的APT攻击如何影响到你?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据向多元、多源方向发展,且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正对全球生产、经济、社会和国家治理等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但各机构之间的数据孤岛问题突出,严重影响数据价值的释放。
安全小王子
2021/08/06
1K0
适用于渗透测试不同阶段的工具收集整理
该资源清单列表涵盖了一系列,适用于渗透测试不同阶段的开源/商业工具。如果你想为此列表添加贡献,欢迎你向我发送pull request。
FB客服
2018/07/30
3.6K0
适用于渗透测试不同阶段的工具收集整理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浅谈ATT&CK:让“攻击手法”拥有通用语言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
查看详情【社区公告】 技术创作特训营有奖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