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MobileNext:打破常规,依图逆向改造inverted residual block | ECCV 2020

MobileNext:打破常规,依图逆向改造inverted residual block | ECCV 2020

原创
作者头像
VincentLee
发布2022-06-16 13:05:04
6020
发布2022-06-16 13:05:04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晓飞的算法工程笔记

论文深入分析了inverted residual block的设计理念和缺点,提出更适合轻量级网络的sandglass block,基于该结构搭建的MobileNext。根据论文的实验结果,MobileNext在参数量、计算量和准确率上都有更优的表现,唯一遗憾的是论文没有列出在设备上的实际用时,如果补充一下更好了

来源:晓飞的算法工程笔记 公众号

论文: Rethinking Bottleneck Structure for Efficient Mobile Network.pdf

Introduction


 在介绍MobileNext前,先回顾一下bottleneck结构:

  • Residual block with bottleneck structure,包含两个$1\times 1$卷积层用于维度的降低和扩大,以及中间的$3\times 3$卷积用于提取特征,如图2a。这个结构不适用于轻量级网络,因为中间的$3\times 3$卷积的参数量和计算量都非常大。
  • Depthwise separable convolutions,为了解决标准卷积带来的参数量和计算量问题,将其分解为depthwise卷积和pointwise卷积,前者用于提取单维度的特征,后者用于线性组合多维度特征,大幅降低了计算量和参数量。
  • Inverted residual block,专为移动设备设计,为了节省计算量,输入改为低维度特征,先通过pointwise卷积扩大维度,然后通过depthwise卷积提取特征,最后通过pointwise卷积降低维度输出,如图2b。这里有两点不影响准确率的性能改进:1)skip path仅建立在低维度bottleneck间。2)最后一个pointwise卷积不需要非线性激活。

 尽管Inverted residual block性能不错,但中间需要将特征先降到较低的维度,会导致以下几个问题:

  • 降低维度可能不足以保留足够的有用信息。
  • 近期有研究发现更宽的网络结构有助于缓解梯度混淆(不同batch产生的梯度抵消),能够提升网络性能。
  • shortcut建立在bottleneck之间,由于bottleneck维度较少,也可能会阻碍梯度的回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论文提出了设计更优的sandglass block,结构如图3c,基于此搭建了MobileNeXt,在性能和计算量上都优于MobileNetV2。

 论文的主要贡献如下:

  • 重新思考移动网络的bottleneck结构,发现inverted residual并不是最优的bottleneck结构。
  • 研究发现,shortcut应该建立在高维度特征上,depthwise卷积应该应用在高维度特征空间上学习更多样特征,linear residual是bottleneck结构的关键。
  • 基于上述发现提出sandglass block,更适合移动网络的搭建。

Method


Sandglass Block

 Sandglass Block的设计核心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想法,也是与其他轻量级结构的主要区别:

  1. 为了更好地保留信息的传递和梯度的回传,shortcut应当建立在高维度特征之间。
  2. 卷积核较小的depthwise卷积是轻量的,可用于对高维度特征进行进一步的特征提取。
  • Rethinking the positions of expansion and reduction layers inverted residual block先进行维度扩展,最后再进行缩减,根据设计核心将两个pointwise卷积的顺序互换。定义sandglass block的输入和输出为$F\in \mathbb{R}^{D_f\times D_f\times M}$和$G\in \mathbb{R}^{D_f\times D_f\times M}$,则维度变化可表示为:

 $\phi_e$和$\phi_r$为用于维度扩展和缩减的pointwise卷积。这样的设计将bottleneck保持在residual path中间能够减少参数量和计算量,最重要的是,能将shortcut建立在维度较大的特征上。

  • High-dimensional shortcuts shortcut不再连接低维度的bottleneck,而是连接维度较高的$F$和$G$。能够更好地传递信息和回传梯度。
  • Learning expressive spatial features

 pointwise卷积只能捕捉通道间特征,缺乏空间特征的捕捉能力。可以像inverted residual block那样中间使用depthwise卷积来显示地提取空间特征,如图3a所示。但由于sandglass block中间是bottleneck,中间添加的depthwise卷积的卷积核数量很少,只能捕捉少量空间信息。通过实验也发现,这样设计的准确率会比MobileNetV2下降1%。

 因此,sandglass block将depthwise卷积置于residual path的开头和结尾,如图3b所示,可表示为:

 $\phi{i,p}$和$\phi{i,d}$代表$i$个pointwise卷积和depthwise卷积。对比inverted residual block,由于现在depthwise卷积的输入为高维度特征,可以提取更丰富的空间信息。

  • Activation layers 有研究发现,使用线性bottleneck能够防止特征值变为零,减少信息丢失。根据这一建议以及实验结果,sandglass block仅在第一个depthwise卷积后面和第二个pointwise卷积后面添加激活层,其余的均不添加。
  • Block structure

 sandglass block的结构如表1所示,当输入和输出维度不一样时,不添加shortcut,depthwise卷积采用$3\times 3$卷积核,在需要的地方采用BN+ReLU6的组合。

MobileNeXt Architecture

 基于sandglass block,构建了如表2所示的MobileNeXt,开头是32维输出的卷积,后续是sandglass block的堆叠,最后是全局平均池化,将二维的特征图压缩为一维,最后再由全连接层输出每个类别的分数。

  • Identity tensor multiplier 尽管shortcut连接有助于梯度的回传,但论文通过实验发现,其实不需要保持完整的特征去跟residual path结合。为了让网络对移动设备更友好,论文提出超参数identity tensor multiplier $\alpha\in0,1$,用于控制shortcut传递的特征维度。undefined 定义$\phi$为residual path的转换函数,原来的residual block计算可表示为$G=\phi(F)+F$,加上超参数后,residual block变为:

 下标代表通道,使用较小的$\alpha$有两个好处:

  • 耗时的element-wise addition的计算将会减少。
  • 耗时的内存访问(MAC)将减少,另外由于需要缓存的tensor变小了,有助于将其缓存在高速内存中,可以进一步加速。

Experiment


 与MobileNetV2在ImageNet上进行对比。

 与其他网络在ImageNet上进行对比。

 不同identity tensor multiplier的对比。

 作为检测网络的主干网络的对比。

Conclustion


 论文深入分析了inverted residual block的设计理念和缺点,提出更适合轻量级网络的sandglass block,基于该结构搭建的MobileNext。sandglass block由两个depthwise卷积和两个pointwise卷积组成,部分卷积不需激活以及shorcut建立在高维度特征上。根据论文的实验结果,MobileNext在参数量、计算量和准确率上都有更优的表现,唯一遗憾的是论文没有列出在设备上的实际用时,如果补充一下更好了。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Introduction
  • Method
    • Sandglass Block
      • MobileNeXt Architecture
      • Experiment
      • Conclustion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