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细胞摄取和生物分布研究的一般策略是用荧光染料标记纳米颗粒。然而,由于不受控制的染料猝灭和去猝灭,对不同染料负载纳米颗粒(NPs)的比较研究仍然很困难。在此,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赵春霞探讨了猝灭-去猝灭转变在染料标记纳米颗粒的定量细胞摄取和生物分布中的意义。
研究人员比较了两种类型的染料标记纳米粒,并展示了它们不同的特性。具有固态染料分子的纳米粒会遭受染料淬灭,因此即便在同样数量的纳米粒下,生物环境中的染料释放或纳米粒降解会导致荧光强度增强数倍。相反,染料分子处于可溶状态的纳米粒没有猝灭作用。为了使对照研究更加标准化,研究人员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解决方案:降低染料负载量,或用培养基分析来定量纳米粒的细胞摄取。本文的研究工作为生物纳米研究中选择有效的定量方法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Guangze Yang, et al. Implications of Quenching‐to‐Dequenching Switch in Quantitative Cell Uptake and Biodistribution of Dye‐Labeled Nanoparticles. Angewandte Chemie, 2021.
DOI:10.1002/anie.202101730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1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