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漫谈软件缺陷管理

漫谈软件缺陷管理

作者头像
爱测角
修改2022-08-25 16:18:43
7470
修改2022-08-25 16:18:43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爱测角的专栏爱测角的专栏

在测试工作中,缺陷管理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之一,既然是管理,就少不了时间、人物和管理内容。本文将分享软件项目中缺陷管理的基本内容以及对缺陷管理的一些思考。

01.缺陷状态

如图1-1所示,缺陷通常包含以下八个状态:打开、重新打开、已修复、未复现、问题重复、不是问题、延期修复和关闭。其中,研发人员需要关注和处理打开和重新打开这两个状态下的缺陷,测试人员需要关注和处理已修复、未复现、问题重复、不是问题和延期修复这五个状态下的缺陷。当然,不同企业对缺陷状态的设置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暂时以这些状态为例。

图1-1 软件缺陷状态流转图
图1-1 软件缺陷状态流转图

当我们新录入一个缺陷后,缺陷即处于初态,也就是处于打开状态,这时缺陷的负责人就流转到了研发工程师身上。如图1-1中标记为1的状态流向,研发分析缺陷后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确认是Bug,则在缺陷修复后将缺陷状态流转到已修复,这时候缺陷的负责人就流转到了测试工程师。如果研发人员无法复现问题或者认为不是问题或者发现有重复的缺陷记录了,则备注原因后流转向相应的状态。如果确认了是Bug但是在当前版本来不及修复,在与产品经理和测试工程师协商一致后,可将缺陷流转到延期修复状态。

如图1-1中标记为2的状态流向,这里的状态流向是双向的,即缺陷可以在测试工程师和研发工程师间多次来回流转,只要缺陷没有修复或者是对缺陷的处理结果各方未达成一致,缺陷就不能流转向终态。

如图1-1中标记为3的状态流向,缺陷流向的下一个状态是关闭,即缺陷的终态。当缺陷由测试工程师验证已修复或者是对缺陷的处理结果各方已达成一致,则可以关闭缺陷。

02.缺陷处理流程

基于缺陷状态管理,我们再来看下缺陷的人员协作流程,可简化为三个部分,如图1-2所示,首先是发现问题,然后是分析和解决问题,最后是再次验证问题。对应到缺陷的处理流程里,首先是由测试工程师发现缺陷并记录缺陷,之后由研发工程师对缺陷进行分析和处理,最后由测试工程师对处理结果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关闭缺陷,若验证未通过则需转回研发人员进行重新分析和处理。

图1-2 软件缺陷处理流程图
图1-2 软件缺陷处理流程图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测试工程师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缺陷管理。当然,本文不仅是为了分享缺陷管理的具体内容,也是为了思考如何做好缺陷管理。总结来看,就是要明确缺陷的状态、对应的负责人和协作的流程。

03.思考

如图1-3所示,从软件项目维度去看,系统测试仅是项目的一个环节,而缺陷管理也仅是系统测试环节中的一部分,那如果我们想做好软件项目的管理工作,或者说我们想做好软件项目的质量保障工作,应该怎么做?

“识别好关键的项目节点,建立合适的协作流程,明确什么时间(节点)应该由什么人做什么事。”这或许会是一个答案。

图1-3 软件项目流程图
图1-3 软件项目流程图

作者简介:Chaofan,爱测角成员之一,专注探索和分享软件质量保障。

引文:

《漫谈软件系统测试——问题解决》

《漫谈项目质量保障——协作流程优化》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爱测角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公众号:爱测角并附原文链接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2-07-0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爱测角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01.缺陷状态
  • 02.缺陷处理流程
  • 03.思考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