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人生九段算法:用算法经营自己的人生(5-9段)

人生九段算法:用算法经营自己的人生(5-9段)

作者头像
石云升
发布2022-08-25 19:31:50
3600
发布2022-08-25 19:31:5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石云升石云升

五段:增长黑客的三大步骤

如果把个人比作一家公司。那么你自己就是这家公司的CEO。对个体而言,最重要的增长不在于工资,而在于能力的提升和个人网络的建立,以及未来赚钱的能力。

有效的增长通常需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增长假设。

第二,增长验证。

第三,大规模增长。

首先,我们提出增长的方案,然后去验证。验证成功后才能大规模的增长。这是一条非常清晰的路线。

在现实中,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体,都容易陷入“增长思维”的两个误区。

一是有内核,没增长。产品好,服务好,但无法做大,结果要么维持手工作坊的状态,要么就会慢慢消失。比如有很多手工操作的工匠,他们技术好,但每天能做的东西有限,很难规模化。

二是没内核,乱增长。增长逻辑还未验证就快速复制,这叫找死。数年前有一家叫做“星空琴行”的公司,地面推广能力很强,顶峰时期覆盖21座城市,开设了75家直营门店。然而,星空琴行买琴送课的商业模式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实践证明,“卖得越多,亏得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很快就倒闭了。

增长思维本身有一条清晰的主线,需要你在输得起的时候快速试错,积极探索,找到可持续、可规模化的增长公式。这个持续改进、快速迭代的过程,在商业领域也有一个类似的概念,即增长黑客——公司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力求给产品带来持续增长的可能性。

增长黑客的三个实战步骤

第一步,假设:建立最小化闭环。也就是我们第一阶段里的闭环。先把一个完整的小流程跑通。

第二步,验证:找到”北极星指标“。

北极星指标又叫单一的关键要素。你可以满足用户很多需求,但最关键的是哪个?先找到他,然后建立一个反馈回路,获取验证的结果。

第三步,执行:设计增长战略

优秀的创业公司往往会采用分阶段发布产品的战略。例如,脸书一开始只面向哈佛大学的学生开放注册,紧接着是常春藤大学,随后是其他大学和高中,最后才开放给所有年满12岁的用户。

分阶段增长战略有两个优势。首先,在验证技术风险之前先要验证客户风险。产品再好,如果将其推荐给不合适的人,可能也无法获得正向反馈。验证一个商业模式事实上并不需要大量用户。其次,控制好节奏,将一场马拉松拆成很多个400米比赛,团队就更能聚焦。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把不切实际的任务分割成合理的小任务,只要每天完成小任务,就会越来越接近大目标。

六段:找到可复制的最小内核

所谓内核,就是不给钱,你也想去做的事情。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每天都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果还能顺带把钱赚了,那就完美了。

内核一般具有两个特征

第一,简单,这样才可以大规模复制。也就是说,这个产品或服务标准化,至少你能够把它做成标准化。

第二,有构建系统的潜力,这样才能防止被别人复制。

以海底捞为例,火锅麻辣烫符合简单特征,不像其他菜品味道好不好跟大厨的厨艺有关,而厨艺是很难标准化复制的。接着海底捞以优质服务发展出一种企业文化、一套他人无法复制的系统。

如何判断一个内核是否合格?

第一,是否会大概率发生。

好吃的火锅店会有很多顾客光顾。经过验证,这是可以重复实现的大概率事件,而不是拍脑袋,靠热情、梦想或者运气才会发生的事情。

第二,能否被复制。

麦当劳、肯德基能开遍全球,为什么中国餐企不能全球扩张?海底捞解决了这个困惑:标准化的底料完成了对味道的品控,中央厨房提升了效率,保证了菜品的新鲜程度,还构建了数字化的管理系统。

第三,是否有大规模发展的潜力。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这个需求是小众还是大众。吃无疑是大众需求。

只有同时具备上面三点,才算找到一个真正的内核。当然真正的内核还要经历 “有构建系统的潜力”的考验,才能防止被别人复制。海底捞内核的高明之处在于,它从最开始的“态度好点儿”这个朴素的行动,推演出一套系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如何找到自己的内核?

必须得说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自己的想法就是先从自己经常做的事情入手,看看有没有哪个动作符合简单,但又天天做的。比如我最近每天写点东西,至少目前对我来说不困难了,理论上只要坚持在时间的作用下就能获得超乎想象的回报。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外部别人的印象里找,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其他人的印象里都是一个一个标签。比如修电脑的、写代码的、买房子的、搞投资的等等。我们可以从这里标签里找到我们的内核。

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市场趋势来选择,就好像如果自己想不到一个好的创业点子,我们可以外面找符合自己条件的项目做。反正不管怎样,多尝试总能找得到。当我们确认找到内核后,剩下的就是迭代内核,让自己更专业,最终形成自己的专业护城河。

7段:复利,营造长期的局部垄断

复利是一种计算利息的方法。除了计算本金的利息外,新得到的信息同样可以产生利息,俗称“利滚利”。关于如何获取复利效应,最生动的是巴菲特的”滚雪球“理论:“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潮湿的雪在滚动的过程中会吸附更多的雪,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项能逐步取得经济回报的投资活动。坡道则是与时间这一变量有关,坡道越长,雪球滚动得越久,你取得的回报也越多。

而想要在滚动中获得足够多的雪,有一个方法就是获得垄断。所谓垄断就是这个事情,只有我能做,其他人做不了。放在自己身上,就是当朋友有相关需求时,第一个想起的就是你,也只会找你。那这说明,你在这个事情上具有局部的垄断。

放在公司上,你的地位是否牢靠,不取决于你有多厉害,或者有多勤奋,而是取决于你是不是不可或缺。实现个人意义的垄断,就能避免复利停止增长的风险,持续获得收益。

复利的道理,很简单,大家一听就懂。但一旦付出行动,绝大部分人都没有真正理解时间对于复利的意义。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到豆瓣上找找,有一群人在讲自己如何从小额借贷到现在背负大几十万的负债。人天生就喜欢即时满足,遇到喜欢的东西就买。以前只能忍着,现在有无数金融工具引诱你分期购买。对复利不了解的,你都算不出年利率是多少,分期产生的复利利息很可怕,如果你每个月的工资结余全部都要拿出来还利息,那么你根本不敢冒险,工作都是在给别人打工。这个别人是谁?是那些愿意延迟满足,把钱借出去的人。我们要做后者而不是前者。

从财富的角度上看,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他目前的收入,而是他未来能赚到钱的总和。而我们赚钱有个特征就是年少时靠父母,青中年赚钱存钱,老了靠存款。按照寿命增加的趋势,我们这一代人基本都能拥有百岁人生。如果70岁退休,你都还有30年的不赚钱的时间,那么这些养老的钱哪里来?最靠谱的方式就是复利收入,社保是其一,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去获取一些”睡后收入“,也就是去做一些以后睡着都能有收入的事情。比如,出书、出课、出租房子、投资等等

但想做到这些很不容易,比如说出租房子,这个本质是我垄断了这个有价值的空间。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房子还会不会这么值钱?如果城市衰败了,这种垄断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想要获得持续垄断优势,我们还必须保持持续学习,多种几颗能够持续赚钱的树,这样才能创造复利的奇迹。

八段:愿景,设计人生导航系统

大家可能听过使命、愿景、价值观。这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生算法》这本书的第八段就是讲的人生愿景。

愿景由两大要素组成,核心理念和未来蓝图。核心理念就是你努力要变成什么样的人,未来蓝图就是你努力要做成什么样的事。比如,迪士尼的愿景就是成为全球超级娱乐公司,让人们过得快乐。

愿景听起来很虚,但却是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成功的人需要1%的愿景+99%的行动。

人活一辈子很难说一帆风顺,都不容易。而做大事和做小事花费的精力其实都差不多,有个好愿景,能让我们有个寄托,所以建议每个人都定一个高大上的愿景。这愿景对我们而言就是天上的北极星,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北极星跟地图不一样,地图看起来很精准、很确定,但会让你陷入细节,失去大方向。北极星虽然遥远、模糊,但却是确定的永恒存在的。就像齐白石说的那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完全地抄袭,沿着别人的老路走是很难成功的,但他们成功的方法是可以学习的(失败的经验更应该学习)。

愿景是如何发挥神奇的力量呢?

一、预见性,提前把一个抽象的概念变成脑海里的一张图景,让大目标变得可视化。这样,有利于我们在决策时,更容易看清那些具有长远价值的选择。

二、人是一种需要反馈的动物,但大部分事情都没办法获得及时、具体的反馈。在没有反馈的时候,就不容易坚持。就像学习,你今天学习了。第二天你是没办法感受到自己进步了什么。而有了愿景,你每天做的事都在接近他,你只要在行动,就会有反馈。

三、愿景能引发化学反应,就像打了鸡血一样。这主要是由于人的思维方式变化造成的。正常人的思维是从外到内。吸纳考虑做什么,在想怎么做,最后才问为什么,也就是What ——> How ——> why

举例来说,如果是一般的厂家卖电脑,会是这样一套说辞:

What:“我们做了一台最棒的电脑。”

How:“用户体验良好,使用方法简单,设计精美。”

Why:“能帮你提高工作效率,让游戏体验更好。”

然后对用户说:“买一台吧!”

厉害的人的思维方式则是由内而外的,即Why→How→What(黄金圈法则)

比如苹果公司卖电脑会这么说:

Why:“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突破和创新。我们坚信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

How:“我们挑战现状的方式是,把我们的产品设计得十分精美,其使用方法简单,界面友好。”

What:“我们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最棒的电脑。”

最后才对用户说:“你现在来买一台吗?”

将两者对比,可以看到,苹果公司先阐释了公司愿景,拿出一套极具说服力的理由,给用户打鸡血。这种方式是不是更吸引人?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说过,做企业,需要乐观地设想,悲观地计划,愉快地执行。这句话就是在说,愿景需要远大而美好;制定计划的时候则要非常理性,做好失败的准备;执行的时候则要积极拥抱不确定性。事实上,人生何尝不是这样

贝佐斯的三个愿景武器

第一,发现哪些事物在未来十年不会变化。相对于什么是变化的,那些不变的事物更重要。比如用户都在追求“多快好省”

第二,最小化后悔表。假如自己临终了要给自己写一封遗言,你会写些什么?哪些事不做会让你后悔?

第三,以终为始。以终为始战略就是先想明白终极问题,再逆向操作。用户购物追求的"多快好省",那最终用户能达到的效果是怎样的?比如1小时配送到家?那如果要达到一小时配送到家,我们需要在哪方面投入?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考。

9段:涌现,在自己身上发挥群体智慧

人生算法的目的是让我们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既然未来是不确定的,那么人生算法可能就会失效。而涌现就是一种不确定的方法,用不确定性对抗人生的不确定性。

涌现来自对复杂系统的研究,是复杂系统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在系统科学中,大量微观个体在一起相互作用之后,就会有一些全新的属性、规律或者模式会自发地冒出来,这种现象就被称为涌现。涌现的最终效果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最常见的就是公司里的团队,每个人的经验集合到一起就会做出很多创新。

当然,个人身上也可以出现涌现。举个例子来感受一下。

在国外有一个妈妈办了一个摄影展,摄影展的主题很普通,只是摄影师拍下自己孩子的点滴日常,摄影技术也没有任何高明之处,但是有非常多的人赶去观看。这场摄影展的魔力在于:妈妈从孩子出生开始,每天为她拍一张照片,直到孩子成年,一天都没有错过。虽然每张照片都很普通,但成千上万张照片串在一起给人十分震撼的观感。这就是”整体“超越“部分”的效果,这就是涌现。

这个例子其实很好地诠释了人生算法的九段心法。

初段:闭环,就是“按下快门”的这个简单动作。

二段:切换,在主动拍摄和被动拍摄切换。

三段:内控,感知——认知——决策——行动,都被简化为按下快门这个动作。

四段:重启,每天重新启动这样一个简单的目标。

五段:增长,伴随孩子的成长,积累的素材也在增长。

六段:内核,母爱和孩子成长是这位妈妈的内核。

七段:复利,照片越多,叠加起来的效果就越震撼。

八段:愿景,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九段:涌现,妈妈对孩子的爱与行动,经过时间的发酵,最终成为一个感动世界的摄影展。

从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成功的要素可能很简单,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系统。一个妈妈坚持拍摄孩子17年,这是一件可以系统化,有机会从量变到质变的事情。反过来说,一件事情如果不具备形成系统的能力,那么在努力坚持也是没有意义的。

我自己的感受是,”学习“其实就是适合每一个人可以形成系统的事情。用一个很简单的”学习“动作,坚持下来。必然会涌现出惊人的智慧。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06-03,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石云升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内核一般具有两个特征
  • 如何判断一个内核是否合格?
  •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如何找到自己的内核?
  • 愿景是如何发挥神奇的力量呢?
  • 贝佐斯的三个愿景武器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