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性能和稳定性测试报告模板下载_产品稳定性报告怎样写

性能和稳定性测试报告模板下载_产品稳定性报告怎样写

作者头像
全栈程序员站长
发布2022-09-30 09:17:35
7930
发布2022-09-30 09:17:35
举报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 目的:
  1. 描述此次测试的目的:(以下目的请做参考)

验证改进的性能效果,需要和以前的测试结果进行比对。

新的业务上线,验证新系统能够满足系统的上线指标。

验证系统稳定性

验证系统的架构是否存在瓶颈

  • 测试环境:

提供网络拓扑图

可以使用visio来花图,描述清楚几个要点:

几台测试服务器,每台都有什么服务,前台web服务、memcache、数据库?

几台服务器的连接关系

服务器软件信息说明:

服务器IP地址

服务器角色

数据库说明

Cache说明

备注

xxx.xxx.xxx.xxx

前台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 Cache服务器

数据库类型、版本 核心参数: 连接数、数据库缓存大小

Cache的类型和版本

服务器硬件信息说明:

服务器IP地址

CPU类型

内存大小

硬盘大小

分区类型

网卡

xxx.xxx.xxx.xxx

主频+核数

百兆或千兆

  • 测试数据说明:

数据库包含的基础数据:

被测试系统中的数据库的每个表有多少数据,以及数据的类型和大小分布的说明

其他基础数据的说明:

配置文件参数的一些特殊说明

Cache预load的数据说明

  • 测试工具说明:

Loadrunner 版本

自写程序

其他第三方工具说明

  • 测试范围:

哪些接口要进行性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

哪些页面业务逻辑要进行性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

  • 测试目标:

如何界定性能测试的结果满足预定的目标,一般有如下几个标准:

1 新上线的测试系统没有明确的数字标准比对情况下,被测试系统已经被测试到了系统极限(系统的某些资源已经耗尽,cpu,句柄、内存,数据库出现大量的slow query,系统有些处理已经变慢),并且系统证明是可以水平扩展的,则可以上线。

2 有以往测试结果进行比对,只要证明类似的测试条件下,此次的结果比以往的测试结果更好即可(每秒处理个数更多、单次请求的处理速度更快)

3 没有可以比较的测试结果,但是产品已经上线一段时间(至少3个月),有一些运营数据,则需要分析运营的数据来作为比对的基准,只要被测系统达到3个月内系统并发峰值的4倍就可以认为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是接口为测试对象,则需要混合主要的接口来进行性能测试)

4 开发人员提供经验值作为比对的基准,则被测对象只要证明满足开发人员提出的经验值即可。

如果选择以上的某一种策略,则必须明确系统的每秒处理个数和每次请求的平均时间的具体数值。

  • 测试用例:

性能测试:

测试用例1

接口名称或者(页面业务逻辑):

1) xx个并发,测试时间,加载并发线程的方式

………………………………….

稳定性测试:

  1. xx个并发,测试mm对象,连续运行yy个小时 。
  • 测试数据记录:

测试用例1

接口名称或者(页面业务逻辑):

测试工具数据统计:

测试用例编号

测试时间

并发数

成功请求数

失败请求数

平均每秒处理个数

平均每个请求处理时间

方差

备注

响应时间的具体统计(如果可以分析后台处理时间的log则可以统计出下面的数据),此项可选):

响应时间小于1秒的请求个数

响应时间超过1秒小于2秒的请求个数

响应时间超过2秒小于3秒的请求个数

响应时间超过3秒小于4秒的请求个数

响应时间超过4秒小于5秒的请求个数

响应时间超过5秒的请求个数

备注

系统资源占用信息:

使用loadrunner记录在性能测试期间的cpu和load变化图像

Load的含义: linux load average后面分别是1分钟、5分钟、15分钟的负载情况,通常情况下8核的操作系统load值小于8都是比较合理的,超过8则说明负载已经开始排队了。

方差:loadruner的统计数据,这个概念是刻画波动大小的一个重要的数字。与平均数一样,仍然采用样本的波动大小去估计总体的波动大小的方法,方差越小则波动越小,稳定性也越好。在有些情况下,需要用到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即为标准差。它也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重要的量,其单位和已知数据的单位是一致的。

测试用例编号

xxx.yyy.mmm.nnn机器的cpu占用率

xxx.yyy.mmm.zzz机器的cpu占用率

1

Cpu占用率(平均)

Load(平均)

Cpu占用率(平均)

Load(平均)

测试数据分析:

  1. 系统资源哪些为瓶颈
  2. 发现的问题和确定的最终问题原因,是否最终解决
  3. 其他测试数据的分析说明

此分组结论:

是否可以满足比对的基准。

性能测试用例2:

。。。。。。。。。。

稳定性测试用例1:

测试工具数据统计:

测试项

测试时间

并发数

成功请求数

失败请求数

平均每秒处理个数

平均每个请求处理时间

方差

系统资源占用信息:

Jboss的内存占用情况:(如果系统允许,请提供jvm的内存占用情况,如下图所示)

测试用例编号

10.8.8.111占用率

10.8.8.112 CPU占用率(平均)

2

Cpu占用率(平均)

Load(平均)

Cpu占用率(平均)

Load(平均)

测试数据分析:

1 每个请求的处理时间是否满足比对基准,系统的内存是否比较平稳,是否被耗尽?

此分组结论:

1 是否可以上线

  • 性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优化的说明

请描述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哪些优化?

  • 测试数据汇总:

性能测试:

请将所有测试结果的主要数据汇总在这里

测试项

测试时间

并发数

成功请求数

失败请求数

平均每秒处理个数

平均每个请求处理时间

方差

稳定性测试:

测试项

测试时间

并发数

成功请求数

失败请求数

平均每秒处理个数

平均每个请求处理时间

方差

  • 测试结论:

接口性能测试:

Xxx接口性能(页面业务逻辑)是否满足上线要求

………

稳定性测试:

稳定性测试结论:是否满足上线要求

其他说明:

系统是否有潜在风险?

日常运营和系统维护需要监控哪些内容?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2年9月8日 下,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数据库
云数据库为企业提供了完善的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分析型数据库和数据库生态工具。您可以通过产品选择和组合搭建,轻松实现高可靠、高可用性、高性能等数据库需求。云数据库服务也可大幅减少您的运维工作量,更专注于业务发展,让企业一站式享受数据上云及分布式架构的技术红利!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