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到底什么是 Web3 —— 可读-可写-可拥有?

到底什么是 Web3 —— 可读-可写-可拥有?

作者头像
梦飞
发布2022-10-31 10:41:37
8600
发布2022-10-31 10:41:37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csdn文章同步csdn文章同步

目录

早期的网络

Web 1.0: 只读 [Read-Only](1990-2004)

Web 2.0: 可读-可写 [Read-Write](2004-至今)

Web 3.0: 可读-可写-可拥有 [Read-Write-Own] 

什么是 Web3?

为什么 Web3 很重要?

Web3 的局限性

可访问性

用户体验

教育

中心化的基础设施

去中心化的未来

延伸阅读


本文译自:Introduction to Web3

中心化已经帮助数十亿人登上万维网的航船,并创建了万维网所依托的稳定的、可靠的基础设施。与此同时,少数中心的实体在万维网的大片区域拥有“据点”,单方面地决定着应该允许什么和不允许什么。

Web3是摆脱这个困境的答案。不同于科技巨头垄断的Web,Web3采用去中心化方式,并由其用户构建、运营并拥有。Web3将权力赋予个人而非公司。在讨论Web3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我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早期的网络

大多数人认为Web是现代生活的一个持续支柱——(理所当然地)认为它曾经被发明了出来,并从那以后一直存在。然而,我们如今大多数人所知道的Web与最初想象的有很大不同。为了更好理解这一点,把Web的短暂历史分为两个宽松的阶段——Web 1.0 和 Web 2.0——会很有帮助。

Web 1.0: 只读 [Read-Only](1990-2004)

1989年,在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Tim Berners-Lee 正忙于开发后来成为万维网的协议。他的想法是?创建一种开放的、去中心化的协议,允许在地球上的任何角落共享信息。

Berners-Lee 创造的第一个万维网雏形,现在被称为“Web 1.0”,大概发生在1990~2004年。Web 1.0 主要是由公司拥有的静态网站,用户之间几乎是零交互,个人几乎不生产内容,这使得它被称为只读网络。

Web 2.0: 可读-可写 [Read-Write](2004-至今)

Web 2.0 时代始于2004年,伴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出现。网络不再是只读的,它演变为可读写的。公司不再只是向用户提供内容,他们也开始提供平台来共享用户生成的内容,并参与用户间的交互。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上网,少数顶级公司开始不成比例地掌控网络上产生的流量和价值。Web 2.0 还孕育了广告驱动的盈利模型。尽管用户可以创造内容,但他们无法拥有这些内容或通过内容变现获益。

Web 3.0: 可读-可写-可拥有 [Read-Write-Own] 

“Web 3.0” 的前提是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Gavin Wood 在2014年以太坊推出后不久提出的。Gavin 提出了一个许多早期加密技术采用者都面临的一个问题——网络需要太多的信任——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今天人们知道和使用的大多数网络都依赖于信任少数私有公司,期待他们能以公众的最佳利益行事。

什么是 Web3?

Web3 已经成为了一个包罗万象的术语,代表了一个新的、更好的互联网的愿景。在 Web3 的核心中,它使用区块链、加密货币和NFT,以所有权的形式,将权力归还给用户。2020年推特上的一篇帖子一语中的:Web1 是只读的,Web2 是可读-可写的,Web3 将会是 可读-可写-可拥有 的。

Web3 的核心思想

尽管给 Web3 提供一个严格的定义非常具有挑战性,但几个核心原则指引着它的创建。

  • Web3 是去中心化的:不是由中心化实体控制和拥有的大片互联网,而是在其构建者和用户之间分配所有权。
  • Web3 是无需许可的: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限参与 Web3,没有人被排除在外。
  • Web3 有原生支付能力:它使用加密货币在线消费和汇款,而不是依赖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过时的基础设施。
  • Web3 是无需信任的:它使用激励和经济机制运行,而不是依赖受信任的第三方。

为什么 Web3 很重要?

尽管 Web3 的杀手锏功能不是各自独立的,无法简单归类,但为简单起见,我们尝试将它们分开以使它们更易于理解。

所有权

Web3 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让你拥有数字资产的所有权。例如,假设你正在玩一个 web2 游戏。如果你购买游戏内的一项物品,它会直接与你的帐户绑定。如果游戏创建者删除你的帐户,你将丢失这些物品。或者,如果你停止玩这个游戏,你将失去投资于游戏内物品的价值。

Web3 允许通过非同质化代币 (NFT)直接拥有所有权。任何人甚至是游戏的创建者,都没有权力剥夺你的所有权。而且,如果你停止玩这个游戏,你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或交易你的游戏内物品并收回它们的价值。

关于非同质化代币的更多信息

抗审查

平台和内容创作者之间的权力关系严重失衡。

OnlyFans 是一个用户生产内容的成人网站,拥有超过 100 万内容创作者,其中许多人使用该平台作为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2021 年 8 月,OnlyFans 宣布了禁止色情内容的计划。该公告在平台上的创作者中引发了愤怒,他们认为他们在他们帮助创建起来的平台上被剥夺了收入。在遭遇强烈反对之后,该决定很快被推翻。尽管创作者赢得了这场战斗,但它突显了 Web 2.0 创作者面临的一个问题:如果你离开一个平台,你就会失去你所积攒的声誉和关注。

在 Web3 上,你的数据位于区块链上。当你决定离开一个平台时,你可以将你的声誉带走,将其带入另一个更符合你价值观的平台。

Web 2.0 要求内容创作者信任平台不会更改规则,但抗审查是 Web3 平台的原生特性。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s,DAO)

除了在 Web3 中拥有你的数据外,你还可以作为一个集体拥有平台,使用类似于公司股份的代币。DAO 让你可以协调平台的去中心化所有权并对它的未来做出决策。

DAO 在技术上被定义为事先商定的智能合约,可通过资源池(代币)自动进行去中心化决策。拥有代币的用户对资源的使用方式进行投票,代码自动执行投票结果。

然而,人们将许多 Web3 社区定义为 DAO。这些社区都通过代码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去中心化和自动化。目前,我们正在探索 DAO 是什么以及它们在未来会如何发展。

关于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更多信息

身份

通常,你需要为你使用的每个平台创建一个帐户。例如,你可能有一个 Twitter 帐户、一个 YouTube 帐户和一个 Reddit 帐户。想要更改你的显示名称或个人资料图片?你必须在每个帐户中执行此操作。在某些情况下,你可以使用社交媒体账户登录,但这会带来一个熟悉的问题——审查。只需单击一下,这些平台就可以将你封锁在整个线上生活之外。更糟糕的是,许多平台要求你信任他们,给他们提供个人身份信息才能创建帐户。

Web3 通过允许你使用以太坊地址和 ENS 配置控制你的数字身份来解决这些问题。使用以太坊地址可以提供安全、抗审查和匿名的跨平台单点登录。

使用以太坊登录

原生支付功能

Web2 的支付基础设施依赖于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把没有银行账户或碰巧生活在某些“错误”国家境内的人排除在外。Web3 使用ETH等代币在浏览器中直接汇款,不需要受信任的第三方。

以太币的更多信息

Web3 的局限性

尽管当前形式的 Web3 有许多好处,但这个生态体系仍然必须解决许多局限性才能蓬勃发展。

可访问性

任何人都可以零成本使用重要的 Web3 功能,例如使用以太坊登录。但是,交易的相对成本仍然让许多人望而却步。由于高昂的交易费用,Web3 不太可能在不太富裕的发展中国家使用。在以太坊上,这些挑战正在通过 网络升级 和 2 层扩容解决方案 来解决。技术已经准备就绪,但我们需要更高的对 2 层网络的采用程度,以使每个人都可以访问 Web3。

用户体验

目前使用 Web3 的技术门槛太高了。用户必须理解安全问题、理解复杂的技术文档并浏览不直观的用户界面。尤其是钱包提供商正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但在 Web3 被大规模采纳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教育

Web3 引入了新的范式,这些范式需要学习与 Web2.0 中使用的不同的心智模型。当 Web1.0 在 1990 年代后期越来越流行,也发生过类似的教育活动,(当时)万维网的支持者使用一系列教育技术来教育公众,从简单的比喻(信息高速公路、浏览器、网上冲浪)到电视广播。Web3 并不难,但它是不同的。让 Web2 用户了解这些 Web3 范式的教育计划对其成功至关重要。

Ethereum.org 通过我们的翻译计划为 Web3 教育做出贡献,旨在将重要的以太坊内容翻译成尽可能多的语言。

中心化的基础设施

Web3 生态系统很年轻并且发展迅速。因此,它目前主要依赖于中心化基础设施(GitHub、Twitter、Discord 等)。许多 Web3 公司都在争先恐后地填补这些空白,但构建高质量、可靠的基础设施需要时间。

去中心化的未来

Web3 是一个年轻且不断发展的生态系统。Gavin Wood 在 2014 年创造了这个词,但其中许多想法直到最近才成为现实。仅在去年,我们就经历了人们对加密货币的兴趣大增,对 2 层扩容解决方案的改进,对新治理形式的大规模实验以及数字身份的革命。

我们才刚刚开始使用 Web3 创建更好的 Web,但随着我们继续改进支撑它的基础设施,Web 的未来看起来一片光明。

延伸阅读

Web3 没有严格的定义。 不同的社区参与者对其有不同的看法。 例如:


 本文译自:Introduction to Web3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2-10-2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早期的网络
    • Web 1.0: 只读 [Read-Only](1990-2004)
      • Web 2.0: 可读-可写 [Read-Write](2004-至今)
      • Web 3.0: 可读-可写-可拥有 [Read-Write-Own] 
        • 什么是 Web3?
          • 为什么 Web3 很重要?
          • Web3 的局限性
            • 可访问性
              • 用户体验
                • 教育
                  • 中心化的基础设施
                  • 去中心化的未来
                  • 延伸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区块链
                  云链聚未来,协同无边界。腾讯云区块链作为中国领先的区块链服务平台和技术提供商,致力于构建技术、数据、价值、产业互联互通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引领区块链底层技术及行业应用创新,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