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混合多云容灾, 云网架构保障业务永续

混合多云容灾, 云网架构保障业务永续

原创
作者头像
小饼
发布2023-01-04 09:47:35
8860
发布2023-01-04 09:47:35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小饼云计算

传统容灾技术的核心停留在数据搬运的层次上, 忽略了面向云的特性和业务应用的内在重构。 混合多云以 及云原生的发展趋势, 给容灾理念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考。

(1) 基于混合多云的容灾

基于多 Region 多 AZ 架构的高可用设计让原本复杂的容灾架构更多的由云本身实现, 极大的降低了对特定存储数据库的强依赖以及容灾设计的复杂性。 同时结合云自身的资源弹性供给特点, 实现了超出传统容灾更灵活的资源供给能力。 混合多云容灾体系支持的场景不仅仅包括同构云之间,同时包括跨异构云的容灾、私有云 / 物理 IDC 到公有云的混合云容灾等等。

异构云容灾,从物理维度极大的提升了整个架构的高可用性,分散了绑定一朵云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异构容灾需要解决不同云对接的兼容性和复杂性问题。一方面设计上参考数据容灾、 应用容灾的分层设计架构,另外一方面通过标准的 S3、 NFS 协议等实现异构存储资源的对接,通过 DTS 等数据库同步工具实现跨云 数据库的容灾,通过应用集群 / 主机 CDP 技术结合负载均衡 / 智能 DNS 技术等实现应用级别的跨云容灾和切换。

公有云有着天生的近似无限的资源供给、资源分发以及成本优势,而与私有云的安全性与定制化结合就形成了比较理想的混合云容灾模式。 一方面,可以将本地的海量非机密数据放在公有云上长期保存。 另外一 方面, 也可以在公有云搭建最小环境,选择性的将部分应用复制到公有云上。这种架构在实现混合云容灾的同时在业务高峰时还能实现私有云到公有云的弹性,降本增效。

(2) 基于云原生的容灾

容器和 K8S 等技术引领了云原生的变革,相比于传统应用的静态部署,云原生架构天生的动态编排特点让传统的容灾技术失效。但也正因为这种动态编排以及和 IaaS 解耦的特点为云原生混合多云容灾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性。

对于混合多云的云原生容灾,有两个主要的解决方向。

一种是提供跨云的统一集群, 在网络打通的基础上, 通过构建统一的高可靠 Master 节点中心, Worker 节点跨云分布。 对于云原生应用可以通过 K8S 的控制器结合相关的调度技术有效的调度到不同的节点上。 对于一些复杂的有状态服务可通过 Operator 实现服务部署以及主备数据的复制等。

另外一种是构建统一的控制台以及多集群纳管的体系。 在不同的云上搭建不同的 K8S 集群,集群统一由控 制台纳管。 具体部署时,可多集群部署容灾应用,中间通过 DTS 等同步工具实现数据的同步。上层结合全 局负载等技术实现基于多集群的云原生容灾。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容器服务
腾讯云容器服务(Tencent Kubernetes Engine, TKE)基于原生 kubernetes 提供以容器为核心的、高度可扩展的高性能容器管理服务,覆盖 Serverless、边缘计算、分布式云等多种业务部署场景,业内首创单个集群兼容多种计算节点的容器资源管理模式。同时产品作为云原生 Finops 领先布道者,主导开源项目Crane,全面助力客户实现资源优化、成本控制。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