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提出216指令高速混合脑-机接口系统

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提出216指令高速混合脑-机接口系统

作者头像
脑机接口社区
发布2023-02-14 10:03:15
7990
发布2023-02-14 10:03:15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脑机接口脑机接口

针对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指令集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满足BCI多场景下应用需求的问题,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设计了基于P300、运动诱发电位(motion-onset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mVEP)和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teady-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SSVEP)三种脑电特征的新型混合编码范式,开发了216指令高速率BCI系统,实现了快速脑-控打字应用。该研究首次突破200指令大关,在线平均信息传输速率(information transfer rate, ITR)达到300 bits/min以上,是目前国际上指令集最大的脑-机接口系统。与近五十年BCI系统相比,该系统指令集是以往研究均值(48.87)的4.4倍,平均在线ITR是以往研究均值(88.17 bits/min)的3.4倍。相关成果发表于神经工程领域TOP期刊《Journal of Neural Engineering》

1 研究背景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是可以不依赖于正常外周神经系统,实现大脑与外界环境直接沟通交流的技术。信息传输速率(ITR)作为BCI系统性能的黄金评价指标,由指令数量、单指令输出耗时、指令识别正确率综合度量。在BCI最初发展阶段,研究人员主要关注指令识别正确率,以验证通过解码脑电信号开发BCI系统的可行性。例如,1996年,Calhoun等人开发了基于SSVEP的BCI系统,正确率达到80%以上,开启了SSVEP-BCI的研究。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开始从缩短单指令输出时间入手,从最初的耗时十几秒提升至0.8s,极大地提高了BCI的系统性能。近几年,指令数量作为BCI的核心指标之一,决定了BCI应用的可控自由度和精度,是影响BCI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自2020年以来,研究人员先后开发了多个超百指令的BCI系统,为大指令集BCI技术提供了新的编解码方法。然而,随着BCI应用场景的快速扩展,指令数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满足BCI在多场景下的应用需求。

2 研究方法

2.1实验设计

实验诱发界面如图1(a)所示,216个指令(刺激块)以12x18的矩阵形式排布在背景为黑色的界面,指令矩阵包括上、下两部分,每部分由6行18列的指令矩阵组成,列又称为子拼写器,两部分共有36个子拼写器。实验采用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和频分多址(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MA)的混合编码策略。对于子拼写器间的编码方式,如图1(b)所示,利用FDMA编码方法,36个子拼写器分别采用不同的频率和相位进行编码,频率取值范围是[10.4Hz, 17.4Hz],间隔为0.2Hz。相位在[0, 2π]内等间隔循环取值,步长为0.35π。对于子拼写器内指令的编码方式,如图2所示,利用TDMA编码方法,6个刺激块分别在不同时刻开始闪烁刺激,闪烁形式共有两种,即指令的字符颜色由原先的黑色字变为黄色字,同时,会有一个高度为1.49°视角的红色垂直线出现在字符的右边缘处,并以8.47°/s的速度从字符右边缘滑动至刺激块的左边缘处。单个刺激块的闪烁时间是200ms,相邻刺激时间间隔为100ms。实验开始时,所有子拼写器以各自频率同时开始闪烁刺激,每个子拼写器内的6个刺激块均按相同的伪随机顺序遍历闪烁,216指令完成一次遍历闪烁称为一个轮次(round),仅耗时0.7s(即0.2s6-0.1s5)。需要注意的是,如图7-2所示,在一个刺激轮次内,一方面,每个刺激块都以各自固定频率持续闪烁0.7s,也就是可以诱发持续0.7s的SSVEP响应;另一方面,每个刺激块会在特定时刻出现字符颜色变化和红色竖线滑动,可以同时诱发P300和mVEP特征。

图1 混合BCI 的诱发界面。(a)216个指令分布图;(b)216个指令对应的刺激频率(Hz)和初始相位(π)

图2 刺激时序图(以子拼写器4为例)

2.2实验流程

实验共包括离线和在线实验,离线实验主要用于脑电特征分析、解码算法比较和分类器参数调优,在线实验主要用于系统的可行性验证。离线实验主要包括提示和刺激阶段,在提示阶段,视角为0.69°的红色三角出现在目标字符(也称为靶字符)下方,持续0.5s,提示受试者将视线转移到目标字符处。然后进入刺激阶段,界面会持续进行6个轮次的闪烁刺激,在此期间受试者一直注视着目标字符,并默数字符被点亮(字符颜色由黑色变为黄色)的次数,共6次。上述一个提示和一个刺激阶段称为一组(block)。刺激阶段结束后,进入下一个block的提示阶段。离线实验中受试者需要完成对216个指令的遍历注视,也就是每个字符均被当作一次靶字符进行实验。为避免受试者疲劳,按照分层抽样方法将216个靶字符分为六组开展实验,每组包含36个靶字符,每组实验时间约为2.8分钟。每完成一组实验,受试者可以进行休息。整个离线实验时间约为17分钟。在线实验包括有提示引导和自由拼写共两种实验。依据后续的离线实验结果,两种在线实验的刺激阶段只进行1个轮次的闪烁刺激。

3 结果与讨论

3.1脑电特征

图3展示了所有受试者平均瞬态ERP响应的时域波形图和各个时刻下的空间分布。可以看到,在刺激开始(对应时间轴的0s)后,大脑枕区的脑电幅值在100ms内逐渐增加,然后逐渐减小。这可能与ERP的C1成分有关,该成分主要分布在大脑矩状裂周围。然后,在120ms至180ms的时间窗内,在大脑的右侧枕区出现了一个负性偏转,这是由于红色竖线的运动刺激出现去受试者的左侧视野,在对侧脑区诱发了相应的mVEP成分。接着,左侧枕区也逐渐出现负性偏转。在240ms至300ms的时间内,P200成分出现在大脑顶区,直至中央区和额区。随后,幅值更大的P300成分开始出现,持续到约380ms。最后,双侧枕区出现N400成分。

图4展示了所有受试者在36个刺激频率处的平均SSVEP响应波形。由图可知,在刺激开始后约140ms(图中灰色竖虚线),SSVEP响应开始出现,持续振荡约700ms,且不同刺激频率所诱发的SSVEP响应存在明显的周期差异。例如,子拼写器6对应的刺激频率为11.4 Hz,在图中可以观察到有大约8个周期性响应(即11.4x0.7=7.98);而子拼写器31对应的刺激频率为16.4 Hz,在图中可以观察到有大约11个周期性响应(即16.40.7=11.48)。上述结果表明,本实验范式下明确诱发了mVEP、P300和SSVEP三类脑电特征,可用于下一步的分类识别。

图3 所有受试者的平均瞬态ERP响应波形和各时刻的瞬态ERP空间分布。时间轴上的0s代表刺激开始时刻。淡蓝色细线为所有导联的ERP波形,蓝色粗线为所有导联平均后的ERP波形。

图4 所有受试者在36个刺激频率处的平均SSVEP波形。黑色和灰色竖线分别代表刺激开始时刻(0s)和视觉潜伏期(0.14s)。

3.2离线结果

离线数据采用六折交叉验证方法对比分析各算法的分类识别性能。离线实验共采集216个靶字符的数据,在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时,依据分层抽样原则,按照子拼写器编号(即刺激频率类别)等比例抽样。具体来说,从36个子拼写器内随机各抽取1个靶字符,组成测试集(共36靶字符),将每个子拼写器剩下的5个靶字符组成训练集(共180个靶字符)。

图5展示了子拼写器的平均识别正确率。可以看到,随着轮次个数的增加,分类正确率逐渐增大。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正确率在算法(F(1, 9)=8.15, p<0.05)、导联组合(F(1, 9)=20.79, p<0.01)、轮次个数(F(5, 45)=44.71, p<0.001)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算法和导联组合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F(1, 9)=6.92, p<0.05)。采用基于30导联组合的TDCA算法达到了最高的分类正确率,从第一轮到第六轮到正确率分别为86.85%、94.44%、95.88%、96.99%、97.64%和97.82%。相比于同样导联组合的eTRCA算法,在六个轮次处正确率分别提升1.25%,1.85%,1.67%,2.08%,2.13%和2.22%。

图5 不同算法和导联组合下,子拼写器的平均识别正确率。随机分类正确率是1/36。误差棒代表标准误差。

图6展示了子拼写器内字符的平均识别正确率。由图可知,所有算法的正确率随着轮次个数上升呈现增长趋势,且全部都达到90%的正确率。例如,在第一轮次处,LDA、SWLDA、SKLDA和STDA算法的准确率分别为92.31%、91.06%、91.81%和90.97%。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正确率在算法(F(3, 27)=4.66, p<0.01)和轮次因素(F(5, 45)=29.86, p<0.001)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算法和轮次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F(15, 135)=2.18, p<0.01)。经事后多重比较和BHFDR方法校正后,结果表明,LDA算法正确率显著高于SWLDA(t(9)=2.49,p<0.05)和STDA(t(9)=2.82,p<0.05)算法。值得注意的是,除LDA外,其它算法是为解决由于样本量不足(小样本)导致过拟合问题提出的,而在本课题的训练集中,应用LDA、SKLDA算法时样本与特征向量维数之比为1080:320,SWLDA为1080:60,STDA为1080:16,或1080:200,表明在分类时不存在样本量不足的问题。综上所述,采用基于30个导联组合的TDCA算法识别SSVEP特征和LDA算法识别mVEP¬-P300特征取得了最高的分类正确率,下一步用上述两种方法识别靶字符。

图6 不同算法和导联组合下,子拼写器内字符的平均识别正确率。随机分类正确率是1/6。误差棒代表标准误差。

图7展示了靶字符的平均识别正确率,在第一轮到第六轮的正确率分别为81.19%、92.18%、94.86%、96.44%、97.31%和97.73%,对应的ITR在第一轮时达到最大,为276.52 bits/min。因此,在接下来的在线实验中,闪烁刺激轮次选用1轮。

图7 所有受试者的靶字符平均识别正确率和ITR。靶字符的随机分类正确率是1/216。误差棒代表标准误差。

3.3在线结果

表1列举了所有受试者的有提示引导的在线实验拼写结果。可以看到,在线平均分类识别正确率为85.37%±7.49%,在线平均ITR为302.83±39.20 bits/min。其中,最大在线ITR为367.83 bits/min,最小在线ITR为248.17 bits/min。

表1 有提示引导的在线实验拼写结果

表2列举了自由拼写的在线实验结果。由于视觉转移时间的增加,字符拼写速度从有提示引导实验的每分钟50个字符降低为每分钟32.97个字符。由表可知,所有受试者的平均准确率为86.00%,平均ITR为204.47 bits/min。上述在线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216指令脑-机接口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表2 自由拼写在线实验结果

3.4与近50年研究对比

从1973年第一次提出BCI技术至今,BCI经过近50年的发展,在指令数量、交互速度、系统正确率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本实验结果与近50年的在线BCI研究进行了对比,如图8所示。由于并非所有研究都采用了自由拼写实验的方式,因此采用有提示引导的在线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每项研究所达到的指令数量和在线ITR用一个实心点表示,符号“X”代表以往研究所达到的平均指令数量和平均在线ITR。可以看到,多数研究的指令数量低于100个,在线ITR低于100 bits/min。近50年以往研究达到的平均指令数量为48.87个指令,平均在线ITR为88.17 bits/min。本实验在指令数量方面是以往研究平均值的4.4倍,在线ITR是以往研究平均值的3.4倍。

图8 近五十年(1973-2022年)在线BCI系统的指令数量和ITR比较

4 总结

本研究设计了基于P300-mVEP-SSVEP脑电特征的新型混合编码范式,开发了216指令的高速率脑-机接口系统,实现了快速脑-控打字应用。在有提示引导和自由拼写的在线实验中,平均正确率分别为85.37%和86.00%,平均ITR为302.83 bits/min和204.47 bits/min,最大ITR达到367.83 bits/min。本课题所开发的大指令集高速率BCI系统,为BCI在高自由度、高精度控制等场景下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论文第一作者为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韩锦,通讯作者为明东教授和许敏鹏教授。

参考:

https://doi.org/10.1088/1741-2552/acb105


仅用于学术分享,若侵权请留言,即时删侵!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3-01-2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脑机接口社区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