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信号完整性基础--串扰(二)

信号完整性基础--串扰(二)

作者头像
工程师说硬件
发布2023-02-26 11:14:00
1.2K0
发布2023-02-26 11:14:0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工程师说硬件工程师说硬件

本章我们接着介绍信号完整性基础第三章节串扰剩余知识。

04

带状线和微带线地串扰差异

(1)带状线信号在传播的时候,可以认为其周围介质是均匀的,因此没有远端串扰,或远端串扰很小。(远端串扰的感性和容性大小相等,幅度相反,相互抵消)

如下仿真实验所示。

图1、2 ADS仿真:带状线和微带线远端串扰对比

(2)在较短的走线情形下,微带线在走线间距较小的时候相对带状线的近端串扰更小,随着间距的增加,带状线的近端串扰衰减幅度更大。

因此,实际项目中,还是建议信号在内层以带状线地方式进行走线。

图3、4 ADS仿真:带状线和微带线近端串扰对比

05

包地处理

(1)PCB中常对关键信号添加保护地线,目的是引入低阻抗边界,将信号上发射出来的干扰引入到地回路。

(2)合理的包地有助于优化信号,但如果包地不合理,反而会对信号造成干扰。

图5、6 ADS仿真:不同包地对串扰地影响

从上述仿真实验可以看出,加入不合理的地线之后,近端串扰反而增大,并出现了类似远端串扰的脉冲。这是由于串扰在地线上来回反射造成的。

(3)要使保护地线发挥作用,应在保护地线上添加过孔,通常建议过孔密度大于1/20波长,不能小于1/10波长。

06

等长方式

(1)为了保证信号传输延时一致,常通过蛇形走线来绕等长。

(2)等长不一定等延时,绕等长之后会使信号提前到达。不同绕等长的方式,信号提前到达的时间不一致。(5G以内信号基本忽略影响)

图7、8 ADS仿真:等长方式对信号时延地影响

(3)通过加大走线之间的间隔可以将走线延时差异缩小

(4)造成信号提前到达的原因是因为自耦合。当信号在蛇形线传输的时候,在邻近线产生近端串扰,和信号叠加导致信号提前到达。

(5)为了使信号尽可能同时到达,可以通过拉开蛇形走线的Gap间距,建议>=3X。同时使用小波浪绕线,避免平行走线过长。

(小波浪虽然比大波浪更提前,但是小波浪波形质量更好)(小波浪造成的近端串扰宽度较小,淹没在信号边沿中,对信号整体质量不影响,大波浪造成的近端串扰宽度较大,会和信号叠加,影响信号质量)

使用小波浪绕线,波浪不能太小,太小由于趋肤效应,信号会直接穿过。(波浪高度不能小于信号走线宽度的2倍)

07

层间耦合

(1)如果相邻层走线重叠或接近,同时相邻层PP片或芯板厚度太低,串扰会在相邻层之间产生。

(2)相邻层耦合对信号的影响远大于同层走线串扰带来的影响。为了控制5%的串扰系数,应使相邻层信号间距大于一倍线宽

图9、10 近端和远端串扰示意图

(3)当差分走线受空间限制,同层不好出线时,可以考虑利用层间耦合,通过相邻层两线重叠的方式达到差分效果。

图11、12 ADS仿真:层间耦合差分信号

END

本期《信号完整性基础》就讲解到这,欢迎评论区留言,下期我们将开启新地章节--S参数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3-01-1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工程师说硬件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