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史上最全的系统集成知识大集合,建议收藏!

史上最全的系统集成知识大集合,建议收藏!

作者头像
网络技术联盟站
发布2023-03-14 09:05:06
5300
发布2023-03-14 09:05:06
举报
1第一章 信息化基础知识

1. 国家信息化体系6要素

  • 信息技术应用、
  • 信息资源、
  • 信息网络、
  • 信息技术和产业、
  • 信息化人才、
  •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2. 新概念

N网融合:
  • 电信网、
  • 互联网、
  • 电视网、
  • 物联网、
  • 智能电网
云计算:

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增加,新的使用方法和交付模式,通常提供的是动态易扩展的虚拟化资源。

物联网:

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基础和核心还是互联网。

物联网是利用无线射频技术、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跟踪、定位、监控和管理的网络。其关键的三项技术为:传感器技术、无线射频技术、嵌入式技术。

IPv6:

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的新一代IP协议,每个人将拥有多个IP地址。

3. 电子政务

  •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
  •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2B
  • 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G2C
  • 政府对公务员的电子政务:G2E

4. 十二金

党的工作业务系统由中共中央办公厅研究提出

5. ERP

特点:
  • 是统一的集成系统;
  • 面向业务流程的系统;
  • 模块化可配置的;
  • 开放的系统。
功能:
  • 财会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
  • 生产控制管理;
  • 物流管理(销售管理、库存控制、采购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的辅助决策、招聘管理、工资核算、工时管理、差旅核算)。

6. CRM简介

CRM的要点:

(客户、关系、管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同时增加客户忠诚度,以达到企业最大利润。

CRM的核心:
  • 认清目标客户,哪些是潜在客户,哪些是要流失的客户;
  • 开发一个新客户比维护老客户要花费更高的成本。

7. 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

  • 法律法规体系、
  • 标准规范体系、
  • 安全认证体系、
  • 信用体系、
  • 在线支付体系、
  • 现代物流体系、
  • 技术装备体系、
  • 服务体系、
  • 运行监控体系。

(九大体系)

8. 商业智能

将组织中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帮助组织进行合理有效的业务经营决策。

提供的决策分三个层次:

  • 操作层、
  • 战术层、
  • 战略层。

商业智能的实现:

  • 数据报表、
  • 多维数据分析、
  • 数据挖掘。

商业智能的主要功能:

  • 数据仓库、
  • 数据ETL、
  • 数据统计分析输出(报表)、
  • 分析功能。

9.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

数据库为实现数据捕获而设计,数据仓库为实现数据分析而设计。

10. RAID的特点:

RAID0也称为Stripe(条带化),它把连续的数据分散到多个磁盘上存取,代表了所有RAID级别中最高的存储性能。其磁盘利用率是100%,但它不提供数据冗余。

RAID10利用了RAID0较高的读写效率和RAD1较高的数据保护和恢复能力,其磁盘利用率为1/m(m为镜像组内成员盘个数)。当m=2时,RAID10的磁盘利用率最大,即50%。

  • 若RAID组内成员盘个数为n( n≥3),则RAID5磁盘利用率为(n-1)/n。当n=3时,RAID5的磁盘利用率最低,即66.67%。
  • 若RAID组内成员盘个数为n(n≥4),则RAID6磁盘利用率为(n-2)/n。当n=4时,RAID6的磁盘利用率最低,即50%。

综上分析,RAID5、RAID6的磁盘利用率都随着RAID组内成员盘个数的增加而增大。

2第二章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1.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 系统质量无法满足应用的基本需求;质量管理
  • 工程进度拖后延期;进度管理
  • 项目资金使用不合理甚至严重超出预算;成本管理
  • 项目文档保存不全甚至严重缺失;信息文档和配置管理
  •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系统业务需求一变再变;变更管理
  •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扯皮、推诿现象;沟通管理
  • 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和漏洞;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 重硬件轻软件,重开发轻维护,重建设轻使用;人为因素

2. 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不具备能力的单位扰乱系统集成市场。
  • 一些建设单位在选择项目承建单位和进行系统业务分析时有误。
  • 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自身建设有待加强。
  • 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机制。

3.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体系

  •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单位资质管理。
  • 信息系统项目经理资格管理。
  •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
  •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人员资格管理。

4. 系统集成项目经理分级

项目经理;高级项目经理;资深项目经理认证管理原则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管理原则为认证和审批分离。

5. 资质管理体系

资质管理包括资深评审、审批、年度监督、升级、降级、取消及其他相关内容

6. 资质认证的意义

  • 有利于用户选择项目承建单位;
  • 有利于系统集成企业展示自身实力,参与市场竞争;按照等级条件,加强自身建设;
  • 有利于规范信息系统集成市场;
  • 有利于保证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工程的质量;

7. 信息系统工程的概念

信息化工程建设中的信息网络系统、信息资源系统、信息应用系统的新建、升级、改造工程。

8.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

在政府工商部门注册的且具有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的企业,受建设单位委托,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指标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合同,对信息系统工程项目进行监督管理。

9. 系统集成项目监理分级

  • 监理员、
  • 监理工程师、
  • 高级监理工程师

10. 以质量为中心的信息系统集成工程控制管理

以质量为中心的信息系统集成工程控制管理是由三方——建设方(主建方)、集成方(承建方)和监理单位分工合作实施的。

这三方的能力水平都直接影响到信息系统工程的质量、成本、进度等方面。

11. 实施ITSM的根本目标

  • 以客户为中心提供IT服务;
  • 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服务;
  • 提供的服务是可准确计价的;

12. 信息系统审计

定义:

收集并评估证据以确定一个计算机系统(信息系统)是否有效做到保护资产、维护数据完整、完成组织目标,同时最有效的使用资源。

目的:

评估并提供反馈、保证、建议,其关注之处为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三方面。

意义:

从会计审计、计算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趋势。能够强化投资效果,提高信息系统建设的安全性,能够客观评价信息系统及信息系统开发,对社会经济和企业、国家信息化投资效果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意义。

方法:

事前论证、评估,事中审查(走查),事后审计(专家审计、审计机构审计)

13. 信息系统集成单位资质管理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是指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的综合能力,包括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服务水平、质量保证能力、技术装备、系统建设质量、人员构成与素质、经营业绩、资产状况等要素。

信息产业部:负责全国信息系统集成的行业管理工作,审批及管理一、二级信息系统集成资质。

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

负责本行政区内的信息系统集成的行业管理工作,审批及管理本行政区内的三、四级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初审本行政区内一、二级信息系统集成单位。

  • 一级资质:具有管理资质人员不少于30人,其中高级项目经理不少于10人
  • 二级资质:具有管理资质人员不少于18人,其中高级项目经理不少于4人
  • 三级资质:具有管理资质人员不少于6人,其中高级项目经理不少于1人
  • 四级资质:具有管理资质人员不少于2人

3第三章 系统系统集成专业技术重点

信息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是指将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通信等技术和产品集成为能够满足用户特定要求的信息系统,包括总体策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及保障。

特点:

  1. 信息系统集成要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2. 信息系统集成不只是设备选择和供应,更重要的,它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程过程,要面向用户需求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其核心是软件
  3. 系统集成的最终交付物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分立的产品
  4. 系统集成包括技术、管理和商务等各项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技术是系统集成工作的核心,管理和商务活动是系统集成项目成功实施的保障

分类:

  1. 设备系统集成;
  2. 应用系统集成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

  1. 立项阶段;
  2. 开发阶段
  • 总体规划阶段;
  • 系统分析阶段;
  • 系统设计阶段;
  • 系统实施阶段;
  • 系统验收阶段;
  1. 运维阶段;
  2. 消亡阶段

系统开发方法:

  1. 结构化方法(适用于用户需求明确,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2. 原型法(适用于用户需求不是很明确的时候,

原型法特点:

  1. 实际可行;
  2. 具有最终系统的基本特征;
  3. 构造方便、快速、造价低);
  4. 面向对象法(直观、方便)

软件开发模型:

  1. 瀑布模型:适用于需求比较稳定,很少需要变更的项目;
  2. 原型化模型:特别适用于对软件需求缺乏准确认识的情况;
  3. 螺旋模型:螺旋模型强调风险分析,使得开发人员和用户对每个演化层出现的风险有所了解,继而做出应有的反应,因此特别适用于庞大、复杂并具有高风险的系统;
  4. V模型:直观的描述了开发过程各阶段对应的测试,并清楚的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各阶段的对应关系;
  5. 迭代模型:每个阶段都执行一次传统的、完整的串行过程,执行一次过程就是一次迭代。RUP软件统一过程就是迭代模型的代表。
软件需求:

软件需求分为:

  1. 功能需求;
  2. 非功能需求;
  3. 设计约束。

所有软件需求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可验证性。

软件设计:

1.软件架构设计:描述软件的结构和组织,标识各种不同的组件;

2.软件详细设计:详细描述各个组件,使之能被构造。

软件测试:

1. 动态测试:

a.黑盒测试:在软件接口处测试,检查程序是否满足功能要求(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法、因果图、功能图);

b.白盒测试:了解程序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对逻辑路径进行测试(基本路径测试、循环覆盖测试、逻辑覆盖测试);

c.灰盒法:结合了白盒和黑盒的要素,考虑了用户端、特定的系统知识和操作环境。

2. 静态测试:

a.桌前检查(程序员自己检查);

b.代码审查(程序员和测试员构成会审小组,对程序进行静态分析的过程,在会前会准备常见错误清单即检查表);

c.代码走查(分发材料、研究程序,让与会者充当计算机,按程序的逻辑运行测试用例)。

测试的阶段:

  1. 单元测试:又称模块测试,针对最小单位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
  2. 集成测试:又称组装测试、联合测试;主要测试模块之间的协作性,集成测试计划通常在软件概要设计阶段完成;
  3. 确认测试:又称有效性测试,主要验证软件的功能、性能及其他特性是否满足用户要求。确认测试计划通常在需求分析阶段完成。分为四种:a.内部确认测试(主要由软件开发组织内部按软件需求说明书进行测试);b.α测试(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测试);c.β测试(由用户在实际环境下进行测试);d.验收测试(针对软件需求说明书,在交付前由用户为主进行测试);
  4. 系统测试:主要内容包括功能测试、健壮性测试、性能测试、用户界面测试、安全性测试等,系统测试计划通常在系统分析阶段完成。

软件维护:

  1. 更正性维护;
  2. 适应性维护;
  3. 完善性维护;
  4. 预防性维护

软件复用:利用已有软件的各种相关知识构造新的团建,是提高软件生产力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技术。

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1. 质量保证过程;
  2. 验证过程;
  3. 确认过程;
  4. 评审过程;
  5. 审计过程等

验证和确认:验证过程试图确保活动的输出产品已经被正确制造,即活动的输出产品满足前面活动施加的规范说明;

确认过程则试图确保建造了正确的产品,即产品满足其特定的目的。

评审与审计:

  • 管理评审(监控进展)、
  • 技术评审(评价软甲产品)、
  • 检查(检测和识别软件产品异常)、
  • 走查(评价软件产品,通常不那么正式)、
  • 审计(提供软件产品和过程遵从性的独立评价)等

软件配置管理:

  1. 管理和计划;
  2. 配置标识;
  3. 配置控制;
  4. 配置审计;
  5. 发布管理和交付

软件开发环境:

  1. 需求工具;
  2. 设计工具;
  3. 构造工具;
  4. 测试工具;
  5. 维护工具;
  6. 配置管理工具;
  7. 工程管理工具;
  8. 工程过程工具;
  9. 质量工具

软件过程管理:

  1. 启动和范围定义;
  2. 软件项目计划;
  3. 软件项目实施;
  4. 评审和评价;
  5. 关闭
  6. 软件工程质量

面向对象的概念:

  1. 对象;
  2. 类;
  3. 抽象;
  4. 封装;
  5. 继承;
  6. 多态;
  7. 接口;
  8. 消息;
  9. 组件;
  10. 模式;
  11. 复用

统一建模语言(UML )是一个通用的可视化的建模语言,它是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一种标准化表示用于对软件进行描述、可视化处理、构造和建立软件系统的文档

UML 的设计目标:

  1. 成为一个通用的建模语言,可供所有建模者使用;
  2. 能够很好的支持设计工作;
  3. 能够准确表达当前软件开发中的热点问题;
  4. 尽可能简单的同时能够对应用系统的各个方面建模

UML 的视图有:

  1. 结构;
  2. 动态行为;
  3. 模型管理

UML 的经验:

  1. 迭代式开发;
  2. 需求管理;
  3. 控制软件变更;
  4. 验证软件质量;
  5. 可视化软件建模;
  6. 以组件为中心的软件架构

面向对象的分析模型:

  1. 用例模型;
  2. 类-对象模型;
  3. 对象-关系模型;
  4. 对象-行为模型

面向对象的分析目标:

  1. 描述用户需求;
  2. 建立创建软件设计的基础;
  3. 定义软件完成后可被确认的一组需求

面向对象的分析步骤:

  1. 发现角色/参与者;
  2. 发现用例;
  3. 建立用例模型;
  4. 进行领域分析;
  5. 建立对象-关系模型;
  6. 建立对象-行为模型;
  7. 建立功能模型

软件架构:

  1. 管道/过滤器模式;
  2. 面向对象模式;
  3. 事件驱动模式;
  4. 分层模式;
  5. 知识库模式;
  6.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管道/过滤器模式的优点:

  1. 高内聚、低耦合;
  2. 多过滤器简单合成;
  3. 功能模块重用;
  4. 便于维护;
  5. 支持特定分析;
  6. 支持并行操作

管道/过滤器模式的缺点:

  1. 导致系统成批操作;
  2. 需协调数据流;
  3. 性能下降,实现复杂

面向对象模式的优点:

  1. 高度模块化;
  2. 封装数据隐蔽;
  3. 继承性提供数据共享;
  4. 灵活便于维护面向对象模式的缺点:对象之间的调用需要知道所调用对象的标识

事件驱动模式的优点:

  1. 支持重用,容易并发处理;
  2. 有良好的扩展性;
  3. 简化客户代码

事件驱动模式的缺点:

  1. 削弱对系统的控制能力;
  2. 数据交换问题;
  3. 逻辑关系变的更加复杂

分层模式的优点:

  1. 整体设计清晰;
  2. 支持系统设计逐级抽象;
  3. 良好的扩展性;
  4. 支持复用

分层模式的缺点:

  1. 分层不易、各层没有统一正确的抽象方法;
  2. 系统性能会下降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优点:

  1. 客户机与服务器分离,允许网络分布操作;
  2. 二者开发可分开同时进行;
  3. 一个服务器可以服务于多个客户机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缺点:

  1. 依赖于网络,成为整个系统运作的瓶颈;
  2. 客户机要随服务器的变更而改变;
  3. 以局域网为中心,难以扩展到广域网或因特网;
  4. 数据安全性不好

软件架构设计总体目标:

  1. 最大化服用;
  2. 复杂问题简单化;
  3. 灵活的扩展性

软件架构需要考虑问题:

  1. 关系数据库与对象数据库的选择问题;
  2. 用户界面选择使用HTML;
  3. 灵活性和性能的考虑;
  4. 技术的选择;
  5. 聘请经验丰富的架构设计师
软件中间件:
  1. 数据库访问中间件(典型产品如Windows平台的 OBDC,JAVA平台的JDBC);
  2. 远程过程调用RPC;
  3. 面向消息中间件MOM(典型产品如IBM的Mqseries);
  4. 分布式对象中间件(典型产品如OMG的CORBA、SUN的RMI/EJB、微软的DCOM);
  5. 事物中间件TPM(典型产品如BEA的Texdo),对象事务监控器OTM(典型产品如支持EJB的J2EE应用服务器)。
数据仓库:

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

主要特点:
  1. 面向主题;
  2. 集成;
  3. 相对稳定;
  4. 反映历史变化。

数据源是数据仓库系统的基础,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是整个数据仓库系统的核心。

WEB 服务:

典型技术:

  1. 传递信息简单对象访问团协议SOAP;
  2. WEB 服务描述语言WSDL;
  3. WEB服务统计描述、发现及集成UDDI;
  4. 数据交换XML语言

适合WEB services:

  1. 跨越防火墙;
  2. 应用程序集成;
  3. B2B 集成;
  4. 软件重用

不适合WEB services:

  1. 单击应用程序;
  2. 局域网上的同构应用程序

局域网最常见协议:

  1. 微软NETBEUI ;
  2. NOVELL 的IPX/SPX;
  3. 跨平台的TCP/IP

网络管理:

  1. 网络设备管理;
  2. 服务器管理;
  3. 资源管理;
  4. 用户管理

OSI 用户管理标准:

  1. 配置管理;
  2. 性能管理;
  3. 故障管理;
  4. 安全管理;
  5. 计费管理。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08-2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网络技术联盟站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1. 国家信息化体系6要素
  • 2. 新概念
  • 3. 电子政务
  • 4. 十二金
  • 5. ERP
  • 6. CRM简介
  • 7. 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
  • 8. 商业智能
  • 9.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
  • 10. RAID的特点:
  • 2第二章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 1.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 2. 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 3.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体系
          • 4. 系统集成项目经理分级
            • 5. 资质管理体系
              • 6. 资质认证的意义
                • 7. 信息系统工程的概念
                  • 8.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
                    • 9. 系统集成项目监理分级
                      • 10. 以质量为中心的信息系统集成工程控制管理
                        • 11. 实施ITSM的根本目标
                          • 12. 信息系统审计
                            • 13. 信息系统集成单位资质管理
                            • 3第三章 系统系统集成专业技术重点
                            相关产品与服务
                            访问管理
                            访问管理(Cloud Access Management,CAM)可以帮助您安全、便捷地管理对腾讯云服务和资源的访问。您可以使用CAM创建子用户、用户组和角色,并通过策略控制其访问范围。CAM支持用户和角色SSO能力,您可以根据具体管理场景针对性设置企业内用户和腾讯云的互通能力。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