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以目标为导向做输出

以目标为导向做输出

作者头像
春哥大魔王
发布2023-03-22 16:58:39
2250
发布2023-03-22 16:58:39
举报

如果从全局角度来看,一次成功的汇报,包含了输入-处理-输出三部分。

前面几篇文章介绍了如何以一个问题开始,思考全局理想态,以及如何结构化成体系,如何基于目标拆解路径。

这些都属于输入和处理部分。

而今天讲的是输出部分。

输出部分,需要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的目标是什么。

不同场合,不同形式的汇报,目的是不同的,对应准备的素材应该有所不同。因为素材是服务于你目的达成的手段。

所以我们不能以自己为中心,而是要思考参会人的背景,以及对于你负责业务的了解程度。

对外部人员做宣讲,要讲自己的身份,比如现在在xxx业务,xxx业务主要做的事情是yyy,你在其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这样可以让听众快速找到你的位置,并基于你的位置去跟进你所讲的内容。

对于一些与自己专业背景差异很大的同学,需要做到去专业化,就是将一些专业词汇进行普世比较,并作进一步解释。

对于一些对于业务了解不太清楚的同学,要做背景描述,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我们团队或者大部门业务现阶段发展的一些情况。

从全局讲,讲清楚全局,再讲清楚自己的定位和职责,很多事情听起来就会顺理成章,就更可以清楚地理解你做的事情的必要性。

一些特别细节性的问题或者解法,可以采用一种类比的方式,让听众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还是没有感觉?

我举个看到过的例子感受下。

评委问: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平台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般会有三种选择。

  1. 就着平台本身侃侃而谈,比如我们平台规划要做xx能力,做yy系统落地,说了一堆。这违背了从全局中找定位的原则,你如果都不能回到业务上去,又怎么证明你讲的规划方向是符合逻辑的,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直给。
  2. 先回答业务上的目标,再讲我们平台规划要做xx能力,做yy系统落地。这个看起来比前一种好一些。但这些还是感觉比较虚,因为很多东西都是概念上的,一堆概念放在一起就感觉是正确的废话。
  3. 可以基于第二种基础上更进一步,结合一些具体案例讲,来引出你准备做xx能力,做yy系统落地。这样就显得更可信了。

这三种表述形式,核心内容其实没有变,变的是表述方式,你可以把它看做一种技巧。

抽象概念是飘在天上的,关键要点要有实例,上天的抽象观点配合入地的细节支撑。

对应的,如果评委问了一个非常细节的点,我们回答之后也要在后面上升拔高。

要掌握这种技巧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当面对一个比较大、比较虚的问题时,就要有这种上天+入地,从全局找定位的习惯,问题都可以回答到60分。

就可以做到总结归纳,举一反三的能力了。

再重复下,飘在天上的要抓到关键点落地,细到地下的要抽象拔高上天。

如何抽象拔高上天?

很多人觉得这个比较虚,其实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表达不明白,往往是想的不明白

本质上来说,就是要结构化、体系化的思考。

要看到一个事物的多个层次、多个维度,辩证的看待这个事物。

所以要给自己提要求,思考时要多维度、多层次一些。

多维度就是从多个角度看待一件事情,比如不止有架构视角,还要有业务视角,系统视角,价值视角,稳定性视角,用户体验视角,效能成本视角等。

这些多维度视角在日常工作中是可以积累下来的。

多层次思考就是多问why,你的前提成不成立,你的逻辑成不成立,你的答案成不成立,你的规划成不成立,你的收益成不成立,为什么。

持续问下去,挖干自己,往往你可以看到这个事情更深层次的信息,你就比评委更专业。

很多结论性的东西,比如收益。如果比较虚就很难理解,让人觉得不真实,最好的方式就是量化它,这样让人觉得可信,也更好理解。

希望这些能帮助你准备好一篇资料,应对评委的刁难。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2-08-13,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春哥talk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