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3
1 cameralink_display案例 4
1.1 案例功能 4
1.2 操作说明 4
1.3 关键代码(MicroBlaze) 11
1.4 Vivado工程说明 16
1.5 模块/IP核配置 20
本文主要介绍FPGA视频开发案例的使用说明,适用开发环境:Windows 7/10 64bit、Xilinx Vivado 2017.4、Xilinx SDK 2017.4。
创龙科技TL5728F-EVM是一款基于TI Sitara系列AM5728(双核ARM Cortex-A15 +浮点双核DSP C66x) + Xilinx Artix-7 FPGA处理器设计的高端异构多核评估板,由核心板与评估底板组成。AM5728与Artix-7在核心板内部通过GPMC、I2C通信总线连接,在评估底板通过PCIe通信总线连接。核心板经过专业的PCB Layout和高低温测试验证,稳定可靠,可满足各种工业应用环境。评估板接口资源丰富,引出双路千兆网口、双路SFP光口、USB 3.0、CAN、RS485、SATA、HDMI、GPMC、FMC等接口,方便用户快速进行产品方案评估与技术预研。
在进行本文如下操作前,请先按照调试工具安装文档安装Xilinx Vivado开发工具包。本文默认使用创龙科技的TL-DLC10下载器进行操作演示。
根据评估底板丝印将Artix-7的BOOT SET拨码开关(SW3)拨至01(1~2),此档位为SPI FLASH启动模式(此模式可进行程序在线加载、固化并离线启动),并将评估板通过下载器正常连接至PC机。
图 1
cameralink_display案例分为FPGA程序与MicroBlaze裸机程序两部分。FPGA程序位于产品资料“4-软件资料\Demo\FPGA_Demo\All-Programmable-FPGA-demos\cameralink_display\hw\”目录下,包含project和bin两个目录。基于MicroBlaze软核的裸机程序位于产品资料“4-软件资料\Demo\All-Programmable-FPGA-demos\cameralink_display\sw\baremetal_demo”目录下,包含project和bin两个目录。
案例功能:评估板通过FMC视频模块TLCameraLinkF的CameraLink接口采集分辨率为1280 x 1024的视频,并通过TLCameraLinkF模块的HDMI OUT接口输出采集到的视频。
图 2 程序功能框图
本案例FPGA程序支持CameraLink Full模式(工程为cameralink_display_full_xx)与CameraLink Base模式(工程为cameralink_display_base_xx)。
Full模式工程编译后生成的可执行文件为cameralink_display_full_xx.bit,Base模式工程编译后生成的可执行文件为cameralink_display_base_xx.bit。
本案例支持三款CameraLink相机,具体说明如下。
表 1
厂家 | 相机型号 | 支持模式 | 相机性能 |
---|---|---|---|
Microview(北京微视) | RS-A5241-CM107-S00(黑白CameraLink相机) | Full | 全幅面2560*2048下,帧率可达107fps |
Base | |||
RS-A5241-CC107-S00(彩色CameraLink相机) | Full | 全幅面2560*2048下,帧率可达107fps | |
Base | |||
MVC1381SAM-CL60-S00(黑白CameraLink相机) | Base | 全幅面1280*1024下,帧率可达60fps |
Full模式硬件连接方法
如采用Full模式,请将创龙科技的TLCameraLinkF模块连接至评估板FMC接口,评估板J1跳线帽选择1.8V档位,以配置FMC IO的BANK电压为1.8V。
请将CameraLink相机的CL0通过数据线连接至TLCameraLinkF模块的CameraLink1接口,将CameraLink相机的CL1通过数据线连接至TLCameraLinkF模块的CameraLink2接口,将HDMI显示屏通过数据线连接至TLCameraLinkF模块的HDMI OUT接口。
图 3
Base模式硬件连接方法
如采用Base模式,请将创龙科技的TLCameraLinkF模块连接至评估板FMC接口,评估板J1跳线帽选择1.8V档位,以配置FMC IO的BANK电压为1.8V。
请将CameraLink相机的CL0通过数据线连接至TLCameraLinkF模块的CameraLink1接口,将HDMI显示屏通过数据线连接至TLCameraLinkF模块的HDMI OUT接口。
图 4
下面对三款不同型号的CameraLink相机在Full/Base模式下的操作步骤进行说明。
请运行Full模式程序,即可看到串口调试终端打印如下信息。请先输入"1"选择相机型号为RS-A5241-CM107-S00,再输入"1"选择为Full模式。配置完成后,即可看到HDMI显示屏输出黑白图像。
图 5
图 6
请运行Full模式程序,即可看到串口调试终端打印如下信息。请先输入"2"选择相机型号为RS-A5241-CC107-S00,再输入"1"选择为Full模式。配置完成后,即可看到HDMI显示屏输出彩色图像。
图 7
图 8
备注:由于彩色CameraLink相机RS-A5241-CC107-S00无白平衡功能,故图像颜色偏绿。
请运行Base模式程序,即可看到串口调试终端打印如下信息。请先输入"1"选择相机型号为RS-A5241-CM107-S00,再输入"2"选择为Base模式。配置完成后,即可看到HDMI显示屏输出黑白图像。
图 9
图 10
请运行Base模式程序,即可看到串口调试终端打印如下信息。请先输入"2"选择相机型号为RS-A5241-CC107-S00,再输入"2"选择为Base模式。配置完成后,即可看到HDMI显示屏输出彩色图像。
图 11
图 12
备注:由于彩色CameraLink相机RS-A5241-CC107-S00无白平衡功能,故图像颜色偏绿。
请运行Base模式程序,即可看到串口调试终端打印如下信息。请输入"3"选择相机型号为MVC1381SAM-CL60-S00。配置完成后,即可看到HDMI显示屏输出黑白图像。
图 13
图 14
MicroBlaze裸机源码为"sw\baremetal_demo\project\cameralink_display\src\",关键代码说明如下。
图 15
图 16
图 17
图 18
图 19
图 20
图 21
图 22
点击BLOCK DESIGN开发界面下的"Address Editor"选项,可查看IP核分配的地址,MicroBlaze可通过对应地址对IP核进行控制。
图 23
本案例分别支持CameraLink Full模式(工程为cameralink_display_full_xx)与CameraLink Base模式(工程为cameralink_display_base_xx)。两者区别如下:
图 24 Full模式
图 25 Base模式
CameraLink Full模式Vivado工程顶层文件为"hw\project\cameralink_display_full_xx\cameralink_display.srcs\sources_1\imports\hdl\cameralink_display_full.v"。
CameraLink Base模式Vivado工程顶层文件为"hw\project\cameralink_display_base_xx\cameralink_display.srcs\sources_1\imports\hdl\cameralink_display_base.v"。
关键代码说明如下。
图 26
图 27
图 28
本案例使用lvds_n_x_1to7_sdr_rx模块将CameraLink相机输入的差分视频数据转化成并行视频数据。
lvds_n_x_1to7_sdr_rx模块开发文档为产品资料“6-开发参考资料\Xilinx官方参考文档\”目录下的《xapp585-lvds-source-synch-serdes-clock-multiplication.pdf》。lvds_n_x_1to7_sdr_rx模块源码文件为Vivado工程"cameralink_display.srcs\sources_1\imports\hdl\lvds_n_x_1to7_sdr_rx.v",具体配置说明如下。
图 29
图 30
本案例使用cameralink_bit_allocation_rx模块将转化后的并行视频数据进行重组,分离出行同步信号、场同步型号、数据有效信号和像素数据。
cameralink_bit_allocation_rx模块源码为Vivado工程"cameralink_display.srcs\sources_1\imports\hdl\cameralink_bit_allocation_rx.v",具体配置与关键代码说明如下。
图 31
下图为Base模式单通道4组差分对图像数据排列,例如TxIN[7:6]对应D[0:1],TxIN[4:0]对应D[2:6]。
图 32
将Base模式单通道4组差分对图像数据保存在data_in数组的排列顺序如下。
图 33
根据CameraLink V2.0协议,RX24对应行有效信号LVAL(行同步信号),RX25对应帧有效信号FVAL(场同步信号),RX26对应数据有效信号DVAL,具体对应关系如下。
图 34
根据上图说明,即可将行同步信号、场同步型号、数据有效信号和像素数据进行分离。
图 35
本案例使用VDMA IP核进行视频数据缓存。
VDMA(AXI Video Direct Memory Access) IP核开发文档为产品资料“6-开发参考资料\Xilinx官方参考文档\”目录下的《pg020_axi_vdma.pdf》。
VDMA IP核寄存器列表如下,其中S2MM_xx将视频数据缓存至DDR,MM2S_xx将视频数据从DDR中取出。
图 36
图 37
VDMA IP核具体配置说明如下。
图 38
图 39
本案例使用Video In to AXI4-Stream IP核将并行视频信号转换为AXI4-Stream视频流。
Video In to AXI4-Stream IP核开发文档为产品资料“6-开发参考资料\Xilinx官方参考文档\”目录下的《pg043_v_vid_in_axi4s.pdf》,具体配置说明如下。
图 40
本案例使用AXI4-Stream to Video Out IP核将AXI4-Stream视频流转化为并行视频信号。
AXI4-Stream to Video Out IP核开发文档为产品资料“6-开发参考资料\Xilinx官方参考文档\”目录下的《pg044_v_axis_vid_out.pdf》,具体配置说明如下。
图 41
本案例使用Video Mixer IP核将视频数据叠加到1920 x 1080分辨率的视频中。
Video Mixer IP核开发文档为产品资料“6-开发参考资料\Xilinx官方参考文档\”目录下的《pg243-v-mix-v2.0.pdf》,具体配置说明如下。
Mixer通过MicroBlaze配置寄存器进行使能。
图 42
图 43
本案例使用VTC IP核产生用于视频输出的时序。
VTC(Video Timing Controller) IP核开发文档为产品资料“6-开发参考资料\Xilinx官方参考文档\”目录下的《pg016_v_tc.pdf》,具体配置说明如下。
图 44
图 45
本案例使用Sensor Demosaic IP核将彩色CameraLink相机的Bayer格式视频数据转化为RGB格式。
Sensor Demosaic IP核开发文档为产品资料“6-开发参考资料\Xilinx官方参考文档\”目录下的《pg286-v-demosaic.pdf》,具体配置说明如下。图像宽高以及Bayer的格式,通过MicroBlaze配置寄存器进行设置。
图 46
由于Sensor Demosaic IP核视频数据输出格式为RBG,因此使用AXI4-Stream Subset Converter IP核将RBG转换成RGB,再进行视频输出。
图 47
图 48
本案例使用AXI4-Stream Switch IP核选择黑白或彩色CameraLink相机视频数据进行处理。
AXI4-Stream Switch IP核开发文档为产品资料“6-开发参考资料\Xilinx官方参考文档\”目录下的《pg085-axi4stream-infrastructure.pdf》,具体配置说明如下。本案例通过MicroBlaze配置寄存器,选择将S00_AXIS(视频数据输入通道)路由到M00_AXIS(黑白CameraLink相机视频数据处理通道)或M01_AXIS(彩色CameraLink相机视频数据处理通道)。
图 49
如需重新编译工程或打开Video Mixer IP核,需在Xilinx官网申请Video Mixer IP核的免费License,并将其正确导入。License申请与导入方法,请查阅调试工具安装文档相关章节,其它IP核无需License。
成功导入后,可在View License Status窗口发现新添加的License。
图 50
本案例包含HLS IP核,由于Vivado工程文件路径过长,可能导致工程编译过程中出现如下错误。
图 51
可在Tcl Console窗口执行如下命令,重新生成HLS IP核相关文件,即可正常编译工程。
Vivado# foreach ip_in_proj [get_ips] {compile_c [get_ips cameralink_display_bd_v_demosaic_0_0]}
图 52
Vivado# foreach ip_in_proj [get_ips] {compile_c [get_ips cameralink_display_bd_v_mix_0_0]}
图 53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