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生化小课 | 蛋白质结构影响配体的结合方式

生化小课 | 蛋白质结构影响配体的结合方式

作者头像
尐尐呅
发布2024-02-26 16:55:20
1380
发布2024-02-26 16:55:20
举报

蛋白质结构影响配体的结合方式

配体与蛋白质的结合很少像上述表达式所暗示的那样简单。这种相互作用受蛋白质结构的影响很大,而且往往伴随着构象的改变。例如,当血红素是肌红蛋白的组成部分时,血红素与各种配体结合的特异性就会发生变化。对于游离血红素分子,一氧化碳的结合力比O2强2万倍以上(即一氧化碳与游离血红素结合的KdP50比O2低2万倍以上),但当血红素与肌红蛋白结合时,一氧化碳的结合力只比O2强40倍左右。对于游离血红素来说,CO的紧密结合反映了CO和O2与Fe2+相互作用的轨道结构不同。这些相同的轨道结构导致CO和O2与血红素结合时具有不同的结合几何形状(图 5-5a、b)。当血红素与球蛋白结合时,CO和O2对血红素的相对亲和力的变化是由球蛋白结构介导的。

当血红素与肌红蛋白结合时,其对O2的亲和力会因远端His(肌红蛋白中的His64或His E7)的存在而有选择性地增加。Fe-O2复合物比Fe-CO复合物更具极性。由于相互作用的铁原子被部分氧化,部分负电荷分布在结合O2中的氧原子上。HisE7的咪唑侧链与结合的 O2之间的氢键使这种极性复合物在静电上趋于稳定(图 5-5c)。因此,肌红蛋白对O2的亲和力选择性地提高了约500倍;而肌红蛋白中的Fe-CO 结合却没有这种效果。因此,游离血红素与CO的结合亲和力比与O2的结合亲和力强20,000倍,而与嵌入肌红蛋白中的血红素的结合亲和力则下降到大约40倍。在一些无脊椎动物的血红蛋白中,这种对O2结合的有利静电效应甚至更为显著,结合袋中的两个基团可与O2形成强氢键,从而使血红素基团与O2结合的亲和力高于与CO结合的亲和力。球蛋白对O2亲和力的这种选择性增强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它有助于防止新陈代谢产生的少量CO中毒,而工业时代的环境有时会产生大量CO。

O2与肌红蛋白中的血红素结合还取决于蛋白质结构中的分子运动或 "呼吸"。血红素分子深埋在折叠的多肽中,氧气从周围溶液进入配体结合部位的直接路径有限。如果蛋白质是刚性的,O2就不容易进入或离开血红素口袋。然而,氨基酸侧链的快速分子弯曲在蛋白质结构中产生瞬时空腔,O2通过这些空腔进出。对肌红蛋白中快速结构波动的计算机模拟表明,存在许多这样的途径。远端His起到了控制进入血红素铁附近一个主要口袋的作用。该His残基旋转以打开和关闭口袋的时间为纳秒级(10-9s)。

因此,微妙的构象变化对蛋白质的活性至关重要。多亚基血红蛋白的结构变化更为复杂,我们接下来将对此进行探讨。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本栏目信息及图片均来源于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第八版,其中文字信息为英文原版的小编翻译/整理版,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欢迎在留言区或私信听课君提供宝贵意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部分WORKED EXAMPLE及全部Chapter Review未纳入翻译整理范围,如有需要建议参考原版图书该部分内容学习。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4-02-23,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国家基因库大数据平台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