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算力模式创新:亚马逊AWS比作Intel,算力界呼唤台积电和NVIDIA

算力模式创新:亚马逊AWS比作Intel,算力界呼唤台积电和NVIDIA

作者头像
chaobowx
发布2024-05-22 11:25:57
950
发布2024-05-22 11:25:57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软硬件融合软硬件融合

欢迎关注软硬件融合:

编者按

半个世纪以前,芯片行业只有IDM模式,芯片公司自己设计、制造并封装芯片,典型的公司如Intel、未拆分前的AMD、TI等公司。

1987年,台积电TSMC成立。台积电定位芯片制造,并不涉及芯片设计。从此,芯片行业产生了分工,IDM分为了两类企业:芯片设计企业(Fabless,如NVIDIA、拆分后的AMD、高通、博通、Marvell、华为海思等)专注于芯片设计,不涉及芯片制造;而芯片制造厂(Foundry,如台积电、中芯国际、AMD拆分出来的Global-Foundry等)不设计自己的芯片,仅做芯片制造代工。

随着半导体工艺进入20nm以下,越来越高的研发成本,让IDM公司难以招架(IDM仅面向一家企业,无法摊薄高昂的成本)。Intel自己工厂的制造工艺严重落后台积电,拖累了Intel CPU的研发节奏,从而导致了AMD的重新崛起。而AMD从低谷到重新崛起,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则是拆分了芯片制造部分,成为一家Fabless公司,轻装上阵;同时赶上了台积电先进工艺的爆发,使得AMD CPU性能全面超越Intel。

类似的事情,在云计算行业也逐渐发生。

云计算行业巨擘亚马逊AWS,不仅仅有自己的IaaS、PaaS甚至SaaS服务,还自建IDC、自研芯片、自研硬件,几乎无所不包。但随着云计算行业快速发展20年,云计算的许多技术逐渐走向了成熟稳定,云计算的模式也越来越重。最近几年,国内外逐渐兴起算力网(不一定叫这个名称,但业务模式和业务分工类似)新模式。类似于IDM到Foundry和Fabless的拆分,算力产业从云计算的综合模式,走向了分工的算力中心(负责算力提供)+算力网(聚焦业务落地)模式。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探讨一下,从云计算到算力中心+算力网的模式创新。

1 分工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1.1 从系统的视角

一个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或称为模块)组成。当系统越来越庞大,各个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大,组成部分之间的交互(接口)也越来越复杂。于是,我们需要把系统进行一定程度的重构:规范且准确的定义每个组成部分的功能,规范组成部分对外的交互和接口。于是,系统变成了一个宏系统,而原来的单个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系统(具有了作为独立系统的各种特征)。

我们回到张忠谋当年创办台积电的时候,当时一个很重要的背景是:想创办一家IDM芯片公司,已经成为一个高门槛的事情。所以,才有了台积电,使得有创新想法的团队可以低门槛的开始芯片创业,设计并实现自己创新的芯片产品(Fabless),NVIDIA、高通、Marvell等公司都是在这之后兴起的知名Fabless公司。

这一时期,可以看做Foundry+Fabless模式的起始期,而此时IDM模式仍然有其优势的地方:以Intel为例,它可以做到从芯片设计、定制电路设计、晶体管级等全技术栈优化,从而实现最优的芯片产品,从而达成绝对的市场地位。绝对的市场地位,反过来,又促进其在设计和制造方面的创新投入。

量变逐渐走向质变,真正使得IDM模式变得难以为继是从工艺进入20nm之后。随着半导体工艺逐渐接近物理极限,升级工艺需要持续不断的天量研发投入。台积电可以通过服务诸多芯片公司摊销研发成本,而Intel只能服务自己,天量研发投入难以摊销。半导体工艺的天量研发投入,使得台积电Foundry模式,相比Intel IDM模式,的优势完整显现出来。

1.2 从开放和封闭的视角

开放和封闭,没有对错,只是商业和业务模式的选择而已。或者说,有人走封闭之路,必然有人走开放之路;反过来,有人走开放之路,就必然有人走封闭之路。

乔布斯发明了智能手机,iPhone的火爆,也使得iOS成为唯一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谷歌要想与之一战,安卓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开源。安卓开源的方式,汇集了全球众多手机厂商,大家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安卓智能手机生态产业。之后,安卓占据了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但苹果收获了绝大部分行业利润。

在CPU领域,x86架构长期一家独大。Intel是相对封闭的模式,于是,通过开放的CPU架构和IP授权模式,成就了ARM的成功。但2016年软银收购ARM,ARM逐渐走向了相对封闭的模式。于是,RISCv迎来了大发展。预计,未来在CPU处理器架构方面,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封闭的x86模式、半开放的ARM模式和完全开放的RISCv模式,三个架构、三种模式长期共存。

1.3 从技术和产业的视角

大家经常聊起的一个话题:云计算公司自研芯片。我们可以从产业链上下游的角度来分析这个现象。普遍的观点认为,云计算公司需要向上下游拓展,希望能够做更多的技术创新,能够给客户更多的价值。但这个看法还不够深入。更深层的分析,云计算行业发展很快(有许多创新的想法需要合适的芯片来支撑,有很多强大的产品服务需要客户能广泛使用),快到供应商没有合适的产品供应,快到客户无法把先进的云服务发挥价值(一个典型案例是5G发展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出现合适的应用能充分利用5G的价值)。于是,云计算公司没有办法,只能自己(主动或被动的)向上下游扩展,来尽可能的发挥自身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当然,如果有创新的芯片供应商能够开发出更好的芯片产品,让云计算公司自研的产品毫无竞争力可言;如果有创新的业务应用客户,能够充分发挥云计算创新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那么,也就不存在云计算向上下游拓展的机会。

一个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早期,必然是相对封闭的模式。技术公司面对的“一穷二白”的现状,必须“自力更生”,向上游拓展,向下游拓展,从而走向相对封闭的模式。

而一个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成熟期,必然是相对开放的模式。因为“术业有专攻”,每个企业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企业能力的边界,并形成动态的平衡。边界之内,竞争力强;边界之外,竞争力差。从全行业的角度,会形成产业分工、行业协作的开放状态。

2 算力中心和算力网

天下大势,分分合合。

目前,云计算发展了接近20年,已经从一个新兴的产业变成了一个成熟的产业。行业逐渐从云计算的综合封闭模式,走向算力中心+算力网的分工开放模式。

算力中心 + 算力网 = 云计算

2.1 算力网络三方

云计算模式下,算力供应和算力运营是一体的。但在算力中心+算力网模式下,两者是分开的,算力中心和算力网各自的定位不同,竞争力也不同。我们可以按照电商模式来分析算力网络三方,像电商的卖家、平台、买家三方关系一样:

  1. 算力中心,算力的供应方,卖家。算力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通过软硬件整合,给用户提供更低成本的算力。会涉及到计算软硬件的协同优化,以及核心IaaS服务。同时,需要考虑市场和销售,对接各大算力运营公司,以及直接对接业务大客户。
  2. 算力网,算力运营方,或者称为算力平台公司。算力运营公司需要海量的低成本算力接入;需要充分利用算力资源,压榨算力的价值。算力网公司,不涉及IDC,不涉及服务器和交换机等计算的硬件,轻量化运营,需要涉及IaaS、PaaS和SaaS服务。需要对行业和业务有深层次理解,能够帮助客户业务场景落地。
  3. 业务客户,算力的需求方,买家。需要①海量、②优质、③多样、④低成本的算力,来支撑自己的业务。

如下表所示,我们也可以类似IDM到Foundry和Fabless的模式转变,来分析一下从云计算模式到算力中心+算力网的模式转变。

表:芯片业务模式和云计算业务模式的类比

芯片的模式

云计算的模式

行业(变革前的)背景

IDM模式已经成为行业主流,IDM芯片创业门槛高。

云计算成为行业主流,已经产生众多云计算巨头。几乎不可能再出现新的云计算创业公司。

如何解决高门槛的问题

台积电成立,Foundry模式出现。聚焦芯片制造,降低芯片门槛。

目前还在探索阶段,有部分IDC以及其他背景的公司切入算力中心方向。算力中心聚焦高性能低成本的算力,同时降低云计算行业的准入门槛。

催生众多创业公司

Foundry模式之后,Fabless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轻量级芯片公司,聚焦应用场景,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这类公司如现在的Fabless巨头NVIDIA、高通、Marvell等

算力网,轻量级云计算公司。随着算力中心越来越多,聚焦业务场景的算力网公司也会越来越多。目前,三大运营商都提出算力网络的概念。但同时做云计算和算力网,在业务模式上有冲突。此外,也有一些第三方的算力网公司出现,但目前还在早期发展阶段。

分工后短期情况

IDM模式和Foundry+Fabless模式各有优势,旗鼓相当。

云计算模式和算力中心+算力网模式,各有优势,旗鼓相当。

长期竞争力

技术驱动,高额研发投入。Foundry的研发成本可以摊销。Fabless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最先进工艺。

技术驱动,全方位体系化的协同优化,实现融合计算:异构融合x软硬件融合x云边端融合。算力中心,持续技术创新驱动,构建全球领先的软硬件技术体系,算力服务数量众多的算力网客户,提供最高性能最低成本的海量算力。算力网公司轻装上阵,不需要在算力方面投入太多资源,即可获取海量的低成本的最先进的算力。聚焦场景,聚焦业务,聚焦客户。

分工后长期情况

Foundry+Fabless开放模式占据主导地位。

算力中心+算力网开放模式占据主导地位。

2.2 “东数西算”国家大战略

东数西算是国家大战略,目标是建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西部建设超大规模算力中心,东部建设更靠近客户靠近业务的算力网。

东数西算是国家东西部协同发展的伟大创举:

  • 在西部,把低成本的资源做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从能源到电力再到算力),可让西部获取更多的收益。
  • 在东部,更靠近业务,在当地缺乏能源和算力资源的情况下,导入海量的低成本的西部算力,助力东部当地的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行业从云计算模式向算力中心+算力网模式的转变,非常好的契合了东数西算的国家大战略:

  • 因为靠近业务,传统云计算模式下,在东部建设了大量的小规模数据中心,效率相对较低、而成本较高。未来,配合东数西算,在西部建设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算力中心,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
  • 东数+西算。云计算拆分成算力中心和算力网,算力中心在西部,算力运营(算力网)在东部。

(正文完)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4-05-2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软硬件融合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1 分工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 1.1 从系统的视角
      • 1.2 从开放和封闭的视角
        • 1.3 从技术和产业的视角
        • 2 算力中心和算力网
          • 2.1 算力网络三方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