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何恺明最新力作:一文解构扩散模型,l-DAE架构或将颠覆AI认知?

何恺明最新力作:一文解构扩散模型,l-DAE架构或将颠覆AI认知?

作者头像
Dlimeng
发布2024-05-24 14:05:28
610
发布2024-05-24 14:05:28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开源心路开源心路

CV大神何恺明也进军扩散模型啦!这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大新闻。何大神的最新研究成果刚刚发布在arXiv上,立刻就引起了广泛关注。他这次的研究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对扩散模型进行了深度解构,提出了一个超级简洁的新架构——l-DAE。

工作流程就非常简单:输入是一张有噪声的图片,噪声添加在PCA潜空间里。输出是原始的干净图片。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扩散模型的工作原理,何恺明还特意拿自己的视觉自监督学习代表作MAE来做了对比。这么一比较,扩散模型的内部机制一下子就清晰多了。而且,何大神还发现,在扩散模型中,去噪过程的重要性竟然超过了扩散过程!这可是个意想不到的发现哦。

这次研究工作的阵容也是相当豪华,除了何恺明本人之外,还有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的助理教授、CV领域的另一位大牛谢赛宁也参与了进来。另外,曾经和何恺明一起发表过ConvNeXT工作的刘壮也是这次研究的合著者之一。说起刘壮,他可是DenseNet的共同一作哦!有这么多大咖联手,这篇论文的质量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扩散模型 Denoising Diffusion Models (DDM)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401.14404.pdf

如果有其他疑问,欢迎朋友关注留言!

论文核心

简单来说,这篇论文告诉我们,DDM可以变得更简单、更高效。通过剔除那些不必要的组件,我们不仅能够让模型更轻便,还能让它更专注于学习图像的本质特征。这就像我们整理房间一样,把杂物清理掉,空间就变得更宽敞、更整洁了。

那么,这个简化版的DDM是怎么工作的呢?它其实很像经典的去噪自动编码器(DAE)。在处理图像时,它会先添加一些噪声,然后通过编码器和解码器的配合,逐步去除这些噪声,最终得到清晰的图像。这个过程就像是我们在拼图游戏中,通过不断试错和调整,最终拼出完整的图案一样。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4-05-2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论文核心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