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安装操作系统基础概念

安装操作系统基础概念

作者头像
为为为什么
发布2024-06-05 14:35:26
900
发布2024-06-05 14:35:26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又见苍岚又见苍岚

很久没装 win10 操作系统,最近有机会配置新系统,本文记录过程中的相关概念和填过的坑。

PC启动加载程序

计算机上电启动后需要最基础的硬件启动加载程序,早期的程序叫做 BIOS,新的叫 UEFI

BIOS

BIOS,全称为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中文名称为"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个人电脑启动时加载的第一个软件,现在在开机中一般所说的 Legacy 模式就是指传统的 BIOS,适用于较旧的硬件。它是一组固化到计算机内主板上一个ROM芯片上的程序,主要功能是为计算机提供最底层的、最直接的硬件设置和控制,同时向作业系统提供一些系统参数。BIOS在IBMPC兼容系统上,作为一种业界标准的固件接口。在计算机启动时执行初始化任务,但对现代硬件的支持有限。在UEFI出现之前,BIOS是个人电脑启动模式唯一的选择。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UEFI取代了BIOS的大多数功能,如今的UEFI已基本上取代了BIOS,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可以根据习惯称之为“BIOS”。

UEFI

全称为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中文名称为“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是一种开放标准固件接口,用于取代传统的PC启动加载程序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UEFI由英特尔和微软等公司共同开发,旨在提供一种更先进、更可扩展、更安全的系统启动和硬件配置管理方式。

UEFI 启动的系统会有一个 EFI 分区

UEFI的主要特点和优势包括:

  1. 可扩展性:UEFI支持更复杂的脚本和应用程序,允许开发者创建更复杂的启动加载程序和系统配置工具。
  2. 用户界面:UEFI提供了图形化用户界面(GUI),使得用户可以更加直观地进行系统设置和故障诊断。
  3. 安全性:UEFI支持安全启动(Secure Boot),可以确保计算机只加载经过验证的软件,从而提高系统安全性。
  4. 模块化:UEFI设计为模块化架构,允许固件更新和扩展而不需要重新编译整个系统。
  5. 启动加速:UEFI可以更高效地管理启动过程,减少启动时间。
  6. 兼容性:UEFI支持最新的硬件技术,并为操作系统提供更好的硬件支持。

UEFI的引入使得操作系统能够在更晚的阶段启动,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功能,同时也为操作系统提供了更多的硬件控制权。随着UEFI的普及,传统的BIOS逐渐被淘汰,现代计算机系统大多采用UEFI作为启动和硬件初始化的接口。

二者对比

BIOS

UEFI

起源和发展

起源于1970年代,最初是为IBM PC兼容机设计的。BIOS的功能和接口在多年中几乎没有显著变化,尽管硬件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

2000年代初期由英特尔和微软等公司开发,旨在解决BIOS在性能、可扩展性和安全性方面的局限性。UEFI是一种新的启动和硬件管理标准,与BIOS完全不同。

功能和性能

提供最基本的硬件初始化和启动引导功能,支持2TB或以下的硬盘启动时使用,启动时引导内容包括内存检测、硬件自检(POST)、基本输入输出控制等。BIOS使用文本模式界面,限制了启动选项和系统配置的灵活性。

提供与BIOS相似的基本功能,支持2TB或以上的硬盘,扩展了许多特性,如图形化用户界面、网络启动、安全启动、自动硬件配置、动态内存分配等。UEFI的性能更优,能够更高效地管理启动过程和系统资源。

兼容性和支持

由于历史悠久,兼容性较好,几乎所有老版本的硬件和操作系统都支持BIOS。但这也意味着BIOS必须包含支持所有老硬件的代码,导致代码复杂且难以更新。

UEFI设计时考虑了向后兼容性,但仍然需要较新的硬件支持。UEFI Secure Boot等特性要求硬件和操作系统都支持UEFI。随着时间的推移,UEFI逐渐取代了BIOS,成为新硬件的标准。

安全性和可靠性

安全功能有限,如密码保护等,且容易受到病毒和恶意软件的影响。

支持Secure Boot等安全特性,可以确保系统只启动经过验证的软件,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体来说,UEFI是BIOS的替代品,提供了更先进、更灵活、更安全的功能。随着新硬件的普及和操作系统(如Windows 8及以上版本)对UEFI的支持,BIOS逐渐被淘汰,UEFI成为现代计算机系统的标准固件接口。

分区表

分区表常用的有 MBR 和 GUID 两种

MBR

MBR(Master Boot Record,主引导记录)是硬盘驱动器或其他可启动存储设备上的一个特殊类型的扇区,通常位于设备的第一个扇区。它包含了启动引导程序,用于在计算机启动时加载操作系统的加载程序。MBR 还包含了硬盘驱动器分区的信息,这些信息用于确定各个分区的位置和大小。

由于每个分区信息需要16个字节,所以对于采用MBR型分区结构的硬盘,最多只能识别4个主要分区(Primary partition)。所以对于一个采用此种分区结构的硬盘来说,想要得到4个以上的主要分区是不可能的。这里就需要引出扩展分区了。扩展分区也是主要分区的一种,但它与主分区的不同在于理论上可以划分为无数个逻辑分区。另外最关键的是MBR分区方案无法支持超过2TB容量的磁盘。因为这一方案用4个字节存储分区的总扇区数,最大能表示2的32次方的扇区个数,按每扇区512字节计算,每个分区最大不能超过2TB。磁盘容量超过2TB以后,分区的起始位置也就无法表示了。

GUID

这种磁盘,通常称为GPT磁盘,GPT全称: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 Partition Table Format,一种由基于 Itanium 计算机中的可扩展固件接口 (EFI) 使用的磁盘分区架构。与主启动记录 (MBR) 分区方法相比,GPT 具有更多的优点,因为它允许每个磁盘有多达 128 个分区,因为Windows系统最多只允许划分128个分区,支持高达 18 千兆兆字节的卷大小,允许将主磁盘分区表和备份磁盘分区表用于冗余,还支持唯一的磁盘和分区 ID (GUID),支持2TB以上的大硬盘。

二者对比

MBR

GUID

分区表安全性

MBR的意思是“主引导记录”,它有自己的启动器,也就是启动代码,一旦启动代码被破坏,系统就没法启动,只有通过修复才能启动系统。

GUID分区表自带备份,在磁盘的首尾部分分别保存了一份相同的分区表。其中一份被破坏后,可以通过另一份恢复。

支持磁盘容量

MBR分区方案无法支持超过2TB容量的磁盘,也即3TB硬盘以MBR分区方案分区,有三分之一容量会认不到。

以GUID分区表(GPT)方案分区则可认到最大18EB(18X1024GB)容量的磁盘。

分区个数

MBR分区表的硬盘最多只能划分4个主分区磁盘

而GPT分区表类型,此分区表类型不受分区个数限制。限制只在于操作系统——Windows支持最多128个GPT分区,而且你还不需要创建扩展分区。

操作系统一定要装在主分区磁盘中

对应关系

  • 分区方式 MBR 对应 Legacy 开机引导方式;
  • 分区方式 GUID 对应 UEFI 开机引导方式;

对于当下的电脑,绝大多数情况都是 GUID(GPT) 和 UEFI 的组合

NVMe 和 SATA

NVMe(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和 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都是存储设备与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协议,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重要的区别。本文将介绍NVMe和SATA的区别,包括性能、功耗、可靠性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

NVMe是一种高性能的存储设备接口协议,它使用PCI Express(PCIe)总线来传输数据。PCIe总线是一种高速串行总线,其数据传输速度比SATA更快。NVMe还支持并发I/O操作,这意味着它可以同时处理多个读写请求,从而提高了存储设备的性能。另外,NVMe还支持命名空间(namespace)的概念,命名空间可以使多个独立的逻辑存储设备共享同一个物理存储设备,从而提高了存储设备的利用率。

相比之下,SATA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存储设备接口协议,它使用串行ATA总线来传输数据。ATA总线是一种较为低速的串行总线,其数据传输速度远低于PCIe。此外,SATA不支持并发I/O操作以及命名空间的概念,这意味着它在处理多个读写请求时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调度操作,从而降低了存储设备的性能。

参考资料

文章链接: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425055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4-6-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PC启动加载程序
    • BIOS
      • UEFI
        • 二者对比
        • 分区表
          • MBR
            • GUID
              • 二者对比
              • 对应关系
              • NVMe 和 SATA
              • 参考资料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