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社区首页 >专栏 >利用扩散模型实现高质量图像生成【原理解析与代码实践】

利用扩散模型实现高质量图像生成【原理解析与代码实践】

原创
作者头像
一键难忘
发布于 2024-09-11 11:34:37
发布于 2024-09-11 11:34:37
2.3K1108
代码可运行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技术汇总专栏技术汇总专栏
运行总次数:108
代码可运行

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s)作为生成模型的最新前沿技术,已经在高质量图像生成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相比于生成对抗网络(GANs),扩散模型在生成图像的多样性、稳定性和高分辨率方面都有显著提升。这篇文章将深入解析扩散模型的生成过程,并通过代码示例展示如何通过该模型生成高质量图像。

一、扩散模型概述

扩散模型是一类基于随机过程的生成模型,利用扩散(Diffusion)和去噪(Denoising)的机制逐步生成目标图像。该模型最初由Sohl-Dickstein等人在2015年提出,但近些年才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重新引起了广泛关注。

1.1 扩散模型的基本原理

扩散模型的核心思想可以归结为两个过程:

  1. 正向扩散过程:将数据逐步加噪,直到数据变成一个接近于各向同性的高斯分布。这个过程是确定性的,并且逐步丢失信息。
  2. 逆向去噪过程:从纯噪声开始,逐步去噪恢复到原始数据。逆向过程是通过学习一个去噪网络来实现的。

通过对逆向过程的建模,扩散模型能够从噪声中重构出高质量图像。

1.2 扩散模型与其他生成模型的比较

与生成对抗网络(GANs)相比,扩散模型有以下几个显著优势:

  • 稳定性:GANs的训练需要在生成器和判别器之间保持一个微妙的平衡,训练不稳定。而扩散模型没有这种对抗性。
  • 图像质量:扩散模型生成的图像往往具有更细腻的细节,尤其是在高分辨率图像生成方面。
  • 多样性:扩散模型能够生成更多样化的样本,避免了模式崩溃(Mode Collapse)问题。
image-20240911193157798
image-20240911193157798

二、扩散模型的生成过程详解

扩散模型的生成过程通过一系列的去噪步骤实现,下面我们将以数学公式和代码实例逐步展示这一过程。

2.1 正向扩散过程

正向扩散的目标是将一张图像逐渐加噪,最终让其成为标准高斯噪声。对于每一个时间步$t$,我们都可以通过下式递归地为图像添加噪声:

image-20240911193041737
image-20240911193041737

其中,x_t表示在时间步$t$的图像,t为每个时间步的噪声系数。

代码示例:正向扩散过程
代码语言:python
代码运行次数:72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import torch
import numpy as np

def forward_diffusion_process(x_0, timesteps, noise_schedule):
    """
    正向扩散过程:给图像x_0逐步加噪,生成一系列x_t。
    :param x_0: 原始图像 (batch_size, C, H, W)
    :param timesteps: 扩散的时间步数
    :param noise_schedule: 噪声系数 α_t 列表
    :return: x_t 向量
    """
    noise_schedule = torch.tensor(noise_schedule).float()
    batch_size, C, H, W = x_0.shape
    x_t = x_0.clone()
    x_t_list = [x_0]
    
    for t in range(timesteps):
        noise = torch.randn_like(x_0)
        alpha_t = noise_schedule[t]
        x_t = np.sqrt(alpha_t) * x_t + np.sqrt(1 - alpha_t) * noise
        x_t_list.append(x_t)
    
    return x_t_list

2.2 逆向去噪过程

逆向去噪的核心是学习如何从每一个加噪图像xt恢复到x{t-1}。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一个神经网络来拟合,网络的输入是加噪后的图像x_t,输出是去噪后的图像估计值。

image-20240911193056485
image-20240911193056485

代码示例:逆向去噪过程

代码语言:python
代码运行次数:9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import torch.nn as nn

class DenoiseNetwork(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channels):
        super(DenoiseNetwork, self).__init__()
        self.net = nn.Sequential(
            nn.Conv2d(channels, 64, kernel_size=3, padding=1),
            nn.ReLU(),
            nn.Conv2d(64, 64, kernel_size=3, padding=1),
            nn.ReLU(),
            nn.Conv2d(64, channels, kernel_size=3, padding=1)
        )
    
    def forward(self, x, t):
        return self.net(x)
    
def denoise_step(denoise_net, x_t, t):
    """
    逆向去噪步骤:使用去噪网络从 x_t 生成去噪后的 x_{t-1}
    :param denoise_net: 去噪网络
    :param x_t: 在时间步 t 的加噪图像
    :param t: 时间步
    :return: 去噪后的图像 x_{t-1}
    """
    predicted_x_t_minus_1 = denoise_net(x_t, t)
    return predicted_x_t_minus_1

2.3 生成过程总结

整个扩散模型的生成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步:

  1. 从噪声开始:首先从标准正态分布中随机采样一个噪声图像$x_T$。
  2. 逐步去噪:利用去噪网络从$xT$逐步生成$x{T-1}, x_{T-2}, \dots, x_0$,最终生成目标图像。
  3. 优化训练:通过最大化去噪过程的对数似然,来优化去噪网络的参数。

三、扩散模型的代码实现

结合前面提到的正向扩散和逆向去噪过程,我们可以实现一个完整的扩散模型,用于生成高质量图像。

3.1 正向扩散过程的训练

首先,我们需要对正向扩散过程进行采样,并为每个时间步生成加噪图像。

image-20240911193209414
image-20240911193209414
代码示例:正向扩散训练
代码语言:python
代码运行次数:7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def train_diffusion_model(denoise_net, optimizer, data_loader, timesteps, noise_schedule):
    """
    训练扩散模型
    :param denoise_net: 去噪网络
    :param optimizer: 优化器
    :param data_loader: 数据加载器
    :param timesteps: 扩散时间步
    :param noise_schedule: 噪声系数 α_t 列表
    """
    denoise_net.train()
    
    for epoch in range(epochs):
        for x_0 in data_loader:
            optimizer.zero_grad()
            
            # 生成随机时间步
            t = torch.randint(0, timesteps, (x_0.shape[0],)).long()
            
            # 获取正向扩散的 x_t
            x_t_list = forward_diffusion_process(x_0, timesteps, noise_schedule)
            x_t = x_t_list[t]
            
            # 去噪网络预测
            predicted_x_t_minus_1 = denoise_step(denoise_net, x_t, t)
            
            # 计算损失并反向传播
            loss = nn.MSELoss()(predicted_x_t_minus_1, x_0)
            loss.backward()
            optimizer.step()

3.2 生成高质量图像

通过训练后的去噪网络,我们可以从一个随机噪声图像开始,逐步生成高质量的图像。

代码示例:生成图像
代码语言:python
代码运行次数:13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def generate_image(denoise_net, timesteps, noise_schedule):
    """
    使用训练好的去噪网络生成高质量图像
    :param denoise_net: 训练好的去噪网络
    :param timesteps: 扩散时间步
    :param noise_schedule: 噪声系数 α_t 列表
    :return: 生成的图像
    """
    # 从随机噪声开始
    x_t = torch.randn((1, 3, 64, 64))
    
    for t in reversed(range(timesteps)):
        # 使用去噪网络生成 x_{t-1}
        x_t

 = denoise_step(denoise_net, x_t, t)
    
    return x_t
image-20240911193227532
image-20240911193227532

四、扩散模型中的关键技术与改进

在基础扩散模型的框架下,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关键技术与改进方法,以提高生成图像的质量、加快生成速度,并增强模型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4.1 去噪自动编码器(Denoising Autoencoder)与扩散模型的结合

扩散模型的逆向去噪过程本质上可以视为一种去噪自动编码器(Denoising Autoencoder, DAE)。去噪自动编码器通过学习将输入的噪声图像转换为干净的图像,从而增强生成效果。这种方法结合了扩散模型的多步生成优势和自动编码器的高效解码能力。

代码示例:去噪自动编码器的实现
代码语言:python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class DAE(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DAE, self).__init__()
        self.encoder = nn.Sequential(
            nn.Conv2d(3, 64, kernel_size=4, stride=2, padding=1),
            nn.ReLU(),
            nn.Conv2d(64, 128, kernel_size=4, stride=2, padding=1),
            nn.ReLU(),
        )
        self.decoder = nn.Sequential(
            nn.ConvTranspose2d(128, 64, kernel_size=4, stride=2, padding=1),
            nn.ReLU(),
            nn.ConvTranspose2d(64, 3, kernel_size=4, stride=2, padding=1),
            nn.Tanh(),
        )

    def forward(self, x):
        z = self.encoder(x)
        return self.decoder(z)
    
# 应用在扩散模型的逆向去噪过程
def denoise_with_dae(dae, x_t, t):
    return dae(x_t)

通过这种方法,扩散模型能够更高效地从噪声图像生成逼真的图像,并且训练过程也变得更加稳定。

4.2 逐步改进的扩散噪声调度

传统扩散模型中的噪声调度方式是预设的,通常是线性递增或者指数递增。然而,研究发现通过优化噪声调度,可以更好地控制生成过程中的每一步,避免过多噪声的累积,从而提高最终生成图像的质量。

优化后的噪声调度可以通过动态调整$\alpha_t$来实现,使得每一步的去噪更加平滑。

代码示例:自适应噪声调度
代码语言:python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def adaptive_noise_schedule(timesteps, method='cosine'):
    """
    自适应噪声调度函数
    :param timesteps: 扩散时间步数
    :param method: 调度方式 ('cosine' 或 'linear')
    :return: 自适应噪声调度 α_t
    """
    if method == 'cosine':
        return np.cos(np.linspace(0, np.pi / 2, timesteps))**2
    elif method == 'linear':
        return np.linspace(1, 0, timesteps)
    else:
        raise ValueError("Unknown method")
    
# 使用优化后的噪声调度
noise_schedule = adaptive_noise_schedule(timesteps=1000, method='cosine')

4.3 结合注意力机制的扩散模型

近年来,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被广泛应用于图像生成任务中,它能够更好地捕捉图像中的全局依赖关系。将注意力机制引入扩散模型,能够增强模型对复杂图像结构的建模能力,尤其是在高分辨率图像生成任务中,能显著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

代码示例:基于注意力的去噪网络
代码语言:python
代码运行次数:2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class AttentionBlock(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channels):
        super(AttentionBlock, self).__init__()
        self.attn = nn.MultiheadAttention(embed_dim=channels, num_heads=4)

    def forward(self, x):
        batch_size, C, H, W = x.size()
        x = x.view(batch_size, C, H * W).permute(2, 0, 1)
        x, _ = self.attn(x, x, x)
        x = x.permute(1, 2, 0).view(batch_size, C, H, W)
        return x

class DenoiseNetWithAttention(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channels):
        super(DenoiseNetWithAttention, self).__init__()
        self.conv1 = nn.Conv2d(channels, 64, kernel_size=3, padding=1)
        self.attn_block = AttentionBlock(64)
        self.conv2 = nn.Conv2d(64, channels, kernel_size=3, padding=1)

    def forward(self, x, t):
        x = torch.relu(self.conv1(x))
        x = self.attn_block(x)
        return torch.tanh(self.conv2(x))

通过上述注意力模块,扩散模型在每个去噪步骤中能更好地捕捉图像的全局信息,从而生成更细腻的图像。

五、加速扩散模型的生成过程

尽管扩散模型生成图像的质量很高,但其生成过程的多步迭代使得生成速度较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加速生成过程的方法,包括变分推断可学习的生成步数减少

5.1 变分推断的引入

通过变分推断,可以在减少生成步数的同时,尽可能保留生成图像的质量。具体来说,利用变分推断可以在少量时间步内近似生成高质量图像,而无需经过大量时间步的逐步去噪。

代码示例:基于变分推断的加速生成
代码语言:python
代码运行次数:2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class VariationalDiffusion(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timesteps, latent_dim):
        super(VariationalDiffusion, self).__init__()
        self.encoder = nn.Linear(latent_dim, timesteps)
        self.decoder = nn.Linear(timesteps, latent_dim)
    
    def forward(self, x_t):
        # 编码当前图像
        z = self.encoder(x_t)
        # 解码生成下一个时间步
        x_t_minus_1 = self.decoder(z)
        return x_t_minus_1

5.2 学习式步数减少

另一种加速生成的方法是通过学习生成过程中哪些步骤可以被跳过,从而减少总的时间步数。通过设计特殊的损失函数,扩散模型可以学习到哪些时间步对生成结果影响较大,并在关键步数进行去噪。

代码示例:步数减少方法
代码语言:python
代码运行次数:3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def reduce_steps_diffusion(denoise_net, x_T, reduced_timesteps):
    """
    步数减少的扩散生成过程
    :param denoise_net: 去噪网络
    :param x_T: 初始噪声图像
    :param reduced_timesteps: 减少后的时间步数
    :return: 最终生成的图像
    """
    x_t = x_T
    steps = np.linspace(0, 1000, reduced_timesteps).astype(int)
    
    for t in reversed(steps):
        x_t = denoise_step(denoise_net, x_t, t)
    
    return x_t

通过减少时间步数,扩散模型能够在保持生成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大幅提升生成速度。

image-20240911193248962
image-20240911193248962

六、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扩散模型在图像生成任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未来研究的方向可能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进一步优化生成速度:如何在不牺牲图像质量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少生成步骤,甚至实现实时生成。
  2. 扩展到多模态生成:扩散模型不仅适用于图像生成,还可以扩展到文本、音频等其他数据模态。
  3. 改进模型架构:通过引入更多先进的神经网络架构,如Transformer、Swin Transformer等,进一步提高扩散模型的生成效果。

扩散模型作为生成领域的新兴方向,具备强大的生成能力和应用潜力,未来或将在生成任务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总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扩散模型实现高质量图像生成的过程。扩散模型的核心思想是逐步在噪声空间中去除噪声,最终生成清晰的图像。通过分析扩散过程的去噪步骤、噪声调度以及去噪网络(如UNet)的架构,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图像生成的原理。此外,结合正则化、多尺度生成、条件生成等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扩散模型的性能和图像生成质量。

扩散模型的优势在于其生成过程的稳定性,并且与传统生成模型(如GAN)相比,在高分辨率图像生成任务中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优化数据预处理、训练过程和网络架构,扩散模型能够生成更加逼真且细节丰富的图像。此外,采用自适应噪声系数和条件生成等增强技术,模型可以根据特定需求生成多样化的图像。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聚焦于如何进一步优化去噪网络、减少训练时间、提升生成效率以及增加模型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扩散模型作为生成模型领域中的新兴技术,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高质量图像生成、视频生成和多模态生成任务中有望带来更多突破。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您好!请问一下上面分析有没有对应的那些论文,方便发一下这些论文的名字不,谢谢!
您好!请问一下上面分析有没有对应的那些论文,方便发一下这些论文的名字不,谢谢!
回复回复点赞举报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使用PyTorch实现去噪扩散模型
在深入研究去噪扩散概率模型(DDPM)如何工作的细节之前,让我们先看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一些发展,也就是DDPM的一些基础研究。
deephub
2024/01/07
5930
使用PyTorch实现去噪扩散模型
从高斯噪声到生成图像-扩散模型的数学原理与YOLO结合应用解析
扩散模型近年来在生成任务上表现出了卓越的效果,尤其是在图像生成领域。这篇文章将介绍扩散模型的核心思想,从高斯噪声到生成图像的整个过程,并结合具体的数学原理来解释这一方法的工作机制。最后,我们将展示一个基于Python的代码实例来演示扩散模型的实现。
一键难忘
2024/09/08
5830
机器学习探索稳定扩散:前沿生成模型的魅力解析
稳定扩散是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MCMC)方法的生成模型。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定义一个随机过程,使得该过程的稳态分布与目标分布一致。具体来说,稳定扩散利用一系列的扩散步骤将简单的初始分布(通常为高斯分布)逐步转变为复杂的目标分布(如图像分布)。
屿小夏
2024/05/26
2760
机器学习探索稳定扩散:前沿生成模型的魅力解析
DDPM | 扩散模型代码详解
Denoising Diffusion Probabilistic Model | Code Analysis
iResearch666
2023/09/26
1.5K0
DDPM | 扩散模型代码详解
从DDPM到LDM扩散模型的演进与优化解析【扩散模型实战】
扩散模型近年来在生成模型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特别是从早期的Denoising Diffusion Probabilistic Models (DDPM)到更高效的Latent Diffusion Models (LDM),扩散模型不仅在图像生成、文本生成等领域展现了强大的能力,而且在推理速度和计算效率上有了显著的改进。本文将对扩散模型的演变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代码实例帮助理解其核心原理。
一键难忘
2024/09/09
9590
详解Diffusion扩散模型:理论、架构与实现
Diffusion扩散模型是一类基于概率扩散过程的生成模型,近年来在生成图像、文本和其他数据类型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优越性。该模型利用了扩散过程的逆过程,即从一个简单的分布逐步还原到复杂的数据分布,通过逐步去噪的方法生成高质量的数据样本。
TechLead
2024/07/26
2.2K0
详解Diffusion扩散模型:理论、架构与实现
扩散模型介绍
AI 绘画中的扩散模型是近年来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生成领域中获得关注的一种深度学习方法。这种模型特别擅长于生成高质量的图像,包括艺术作品和逼真的照片样式的图像。扩散模型的关键思想是通过一个渐进的、可逆的过程将数据(在这个场景中是图像)从有序状态转换到无序状态,然后再逆转这个过程来生成新的数据。
Dlimeng
2023/12/18
3180
扩散模型介绍
生成一切的基础,DiT复现
DiT的全称是Diffusion in Transformer,它将Transformer引入到扩散模型中,替换了Stable Diffusion中常用的U-Net主干。通过增加Transformer深度/宽度或增加输入令牌数量,具有较高Gflops(浮点数运算次数)的DiT始终具有较低的FID(Fréchet初始距离,用于描述生成的图片和原始的图片之间的距离)。本文会讲解扩散模型的原理,从零开始逐步复现DiT模型。
Srlua
2024/11/30
3670
生成一切的基础,DiT复现
OpenAI 的视频生成大模型Sora的核心技术详解(一):Diffusion模型原理和代码详解
简单理解,扩散模型如下图所示可以分成两部分,一个是 forward,另一个是 reverse 过程:
marsggbo
2024/02/23
5630
OpenAI 的视频生成大模型Sora的核心技术详解(一):Diffusion模型原理和代码详解
【源头活水】使用Pytorch中从头实现去噪扩散概率模型(DDPM)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前沿领域知识的学习,从其他研究领域得到启发,对研究问题的本质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是自我提高的不竭源泉。为此,我们特别精选论文阅读笔记,开辟“源头活水”专栏,帮助你广泛而深入的阅读科研文献,敬请关注
马上科普尚尚
2024/07/29
1920
【源头活水】使用Pytorch中从头实现去噪扩散概率模型(DDPM)
Transformer 和扩散模型的生成式 AI 实用指南(预览版)
在 2020 年末,一个名为扩散模型的鲜为人知的模型类别开始在机器学习领域引起轰动。研究人员找出了如何使用这些模型生成比以前技术产生的合成图像质量更高的图像。随后出现了一系列论文,提出了改进和修改,进一步提高了质量。到 2021 年底,出现了像 GLIDE 这样的模型,展示了在文本到图像任务上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几个月后,这些模型已经进入了主流,如 DALL-E 2 和 Stable Diffusion 等工具,使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输入所需看到的文本描述来生成图像。
ApacheCN_飞龙
2024/02/01
1.2K0
Transformer 和扩散模型的生成式 AI 实用指南(预览版)
条件扩散模型-结合条件输入的图像生成技术详解
条件扩散模型(Conditional Diffusion Models, CDMs)近年来在图像生成领域获得了显著关注。与传统的扩散模型不同,条件扩散模型在生成过程中引入了额外的条件信息,从而能够生成更为符合特定需求的图像。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条件扩散模型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代码实例展示如何利用条件输入高效地生成图像。
一键难忘
2024/09/13
3K0
优于GAN、带上口罩都能还原,用去噪扩散概率模型极限修复图像,效果「真」极了
图像修复旨在填充图像中的缺失区域,被修复区域需要与图像的其余部分协调一致,并且在语义上是合理的。为此,图像修复方法需要强大的生成能力,目前的修复方法依赖于 GAN 或自回归建模。
机器之心
2022/02/23
1.1K0
优于GAN、带上口罩都能还原,用去噪扩散概率模型极限修复图像,效果「真」极了
CVPR 2022 | DiffusionCLIP: 用于稳健图像处理的文本引导扩散模型
近期,结合对比语言-图像预训练(CLIP)的 GAN 反演方法在零样本图像操作方面引起了广泛关注,它可以根据文本提示进行图像操作。然而,由于 GAN 反演性能有限,它在各种类型的真实世界图像上的应用仍然很棘手。具体而言,成功的图像操作应该将图像属性转换为目标属性,同时不会对输入内容产生意外变化。然而,目前最先进的基于编码器的 GAN 反演方法往往不能成功重建具有新姿势、视角和细节的图像。当处理高变异数据集(如 LSUN-Church 和 ImageNet )中的图像时,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最近,扩散模型,如去噪扩散概率模型(DDPM)和基于分数的生成模型在图像生成任务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最新的研究表明,与变分自编码器(VAEs)、流动模型、自回归模型和生成对抗网络(GANs)相比,这些模型在图像合成性能方面具有更高的质量。此外,最近的去噪扩散隐式模型(DDIM)进一步加速了采样过程,并实现了几乎完美的反演。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 DiffusionCLIP 方法,这是一种通过扩散模型进行 CLIP 引导的强大图像操作方法。其关键思想是使用基于文本提示的 CLIP 损失来微调反向扩散过程中的评分函数,以控制生成图像的属性。这种方法可以成功地在训练过和未见过的领域中进行图像操作,甚至可以将图像从一个未见过的领域转换为另一个未见过的领域,或者从草图中生成未见过的领域的图像。此外,通过简单地将多个经过微调模型预测的噪声组合在一起,可以通过仅进行一次采样过程同时改变多个属性。另外,DiffusionCLIP 通过操作来自广泛多样的 ImageNet 数据集的图像,在 GAN 反演方面取得了一步进展。此前由于其较差的重建效果,该数据集很少被探索。本文还提出了一种系统的方法来寻找导致高质量和快速图像操作的最佳采样条件。
用户1324186
2023/09/09
1.2K0
CVPR 2022 | DiffusionCLIP: 用于稳健图像处理的文本引导扩散模型
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解析AIGC幕后的算法原理
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一项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生成。AIGC 的发展背后依托于生成对抗网络(GAN)、变分自编码器(VAE)、自回归模型(如 Transformer 系列)、扩散模型等一系列算法。本文将详细解析 AIGC 背后的核心算法,从生成对抗网络(GAN)到自回归模型(Transformer),再到当前火热的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s)。通过代码实例和算法讲解,我们将逐步揭示这些生成技术的神秘面纱,帮助读者深入理解 AIGC 的工作机制。
用户11289931
2024/11/24
1160
既是自编码器,也是RNN,DeepMind科学家八个视角剖析扩散模型
如果你尝试过目前最火的 AI 绘画工具之一 Stable Diffusion,那你就已经体验过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那强大的生成能力。但如果你想更进一步,了解其工作方式,你会发现扩散模型的形式其实有很多种。
机器之心
2023/09/08
5160
既是自编码器,也是RNN,DeepMind科学家八个视角剖析扩散模型
最容易理解的解释Stable Diffusion(稳定扩散)原理的文章之一
在AI盛行的当下,文本生成领域由ChatGPT独领风骚,文生图领域的头部则要数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了。本文的主旨是向大家介绍Stable Diffusion的原理,后续会推出几期Stable Diffusion相关的干货分享,敬请期待。
山行AI
2023/09/08
1.1K0
最容易理解的解释Stable Diffusion(稳定扩散)原理的文章之一
扩散模型 Diffusion Model
(说白了就是训练集),核心过程如上图所示,扩散过程为从右到左 X_0 \to X_T 的过程,表示对图片逐渐加噪。
为为为什么
2022/08/04
1.5K0
扩散模型 Diffusion Model
【论文复现】基于扩散模型的无载体图像隐写术
当前的图像隐写技术主要集中在基于载体图(cover image)的方法上,这些方法通常存在泄露隐藏图(secret image)的风险和对退化容器图(container image)不鲁棒的风险。受到最近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s)发展的启发,作者发现了扩散模型的两个特性,即无需训练即可实现两张图像之间的转换以及对噪声数据有天然的鲁棒性。这些特性可以用来增强图像隐写任务中的安全性和鲁棒性。这是首次将扩散模型引入图像隐写领域的尝试。与基于载体图的图像隐写方法相比,作者提出的CRoSS框架在可控性、鲁棒性和安全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Eternity._
2024/11/18
2230
【论文复现】基于扩散模型的无载体图像隐写术
AI绘画中采样器用于逐步去噪
Stable Diffusion 进行 AI 绘画,采样器存在的价值就是从噪声出发,逐步去噪,得到一张清晰的图像。
Dlimeng
2023/12/21
3870
AI绘画中采样器用于逐步去噪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使用PyTorch实现去噪扩散模型
更多 >
领券
社区富文本编辑器全新改版!诚邀体验~
全新交互,全新视觉,新增快捷键、悬浮工具栏、高亮块等功能并同时优化现有功能,全面提升创作效率和体验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
查看详情【社区公告】 技术创作特训营有奖征文
本文部分代码块支持一键运行,欢迎体验
本文部分代码块支持一键运行,欢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