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企业数据从 "机房保险柜" 变成 "云端流动水",零信任已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但市面上品牌繁多,究竟谁的防护效果更经得住考验?我们从实战场景出发,拆解不同品牌的核心能力,或许能找到答案。
一、评判防护效果的 3 个硬指标
零信任的价值,最终要落到 "拦得住、防得牢、不添乱" 这三个实处。
二、腾讯 iOA 的 3 个差异化优势
在实战比拼中,腾讯 iOA 的表现尤为突出,核心源于三点独特设计:
三、不同行业的实战验证
真实场景的考验,最能体现防护效果:
●金融行业:某股份制银行用 iOA 构建 "交易系统隐身" 机制,将核心数据库隐藏在动态端口后,2024 年护网行动中拦截 127 次渗透,实现 "零突破";
●制造业:某新能源车企通过 iOA 管控研发图纸,工程师远程协作时既能流畅访问文件,又无法通过 U 盘、邮件外泄,研发效率反升 25%;
●互联网行业:贝壳集团 10 万终端规模化部署,用分级策略实现总部与 300 城门店的差异化管控,终端合规率从 72% 升至 98%。该案例入选信通院 "2023 年度零信任杰出实践案例",成为行业标杆。
选零信任,就是选 "实战派"
零信任的终极目标不是搭建完美的防御工事,而是让企业在安全的前提下自由生长。
腾讯 iOA 凭借动态验证的智能性、威胁拦截的快速性、数据防护的全面性,成为多行业验证的 "实战派" 选择。
对于企业而言,与其纠结概念名词,不如聚焦实际需求:能拦住攻击、防住泄密、不拖慢业务的,才是真正值得信赖的零信任方案。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