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cursor时代,国产 AI 编程工具也打得各位火热。而腾讯直接上桌,端出自家 CodeBuddy。
至于是不是真香?我争取用一次讲清楚,值不值得用,一看便知!
刚打开页面,分不清这到底是trae还是cursor,界面都差不多。
典型的左中右三块区域:资源管理区、代码的正文区域和调试区域以及AI对话区域。
不过还得是腾讯,下面这些点才是真正腾讯用心的地方。也是腾讯产品为王的底气。
1、无缝对接figma、内置第三方UI组件。
Figma 设计转换为可用于生产的代码,准确率高达 99.9%。
UI设计师有福了!再也不用和程序员一起探讨还原度的问题了。
同事内置了TDesign、MUIcomponent、Sadcn-ui第三方ui组件,可以让你生成的代码更加专业和精致。
2、集成后端数据库、一键部署远程服务
这个功能太棒了,通过codeBuddy的开发,普通程序员不用考虑后端数据库以及远程服务器的部署。
同时点击最右侧的小火箭,一键部署远程服务器,还支持生成链接共享和转发。
目前仅仅支持http,没有加上https,因此只是用来作为测试,真正到生产环境还是差距比较远的。
3、内置设计模式、任务模式两大王炸功能。
当kiro一直retry、trae的solo模式还是邀请码的时候,codeBuddy已经展现了“设计模式”和“plan mode”这两个模块的强大之处。
他会从:需求、产品、ui、到代码技术架构四个维度给你规划,而且后面还会体贴的告诉你他的执行流程。
这整整齐齐的样子,真的是强迫症的福音。
4、其他细节满满
譬如它也支持 MCP,内置浏览器直接预览代码,还有一键美化提示词这种贴心功能。
说实话,刚看这些功能,感觉平平无奇,但真用起来才发现:怎么每个细节都这么顺手?有点东西,真的有点东西。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咱就不整虚的,直接上手!
从写个小工具开始,到做网站、搞个小程序,再顺手改几段报错代码——四个场景全试一遍,看看 codeBuddy 到底是不是玩真的,能不能扛得住实战。
round1:简单六个小工具实现,看效果。
前后花了大概1个小时左右,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等代码生成。
里面有图片加水印的简单功能,也有文件批量重命名、图像修复等复杂的功能。
最多也是和大模型对话两次左右就完美实现了。
round2:完成一个简单的家具官网。
我们选择了“设计模式”和“plan mode”两个选项。时间耗时虽然很久,开发出来的网站,整体风格还是真不错的。
视频如下:
round3:完成牛马时薪小程序
相同的提示词,我们看看cursor和codeBuddy的对比。
左图为cursor生成、右边是codeBuddy生成,只能说难分伯仲!
round4:复杂代码bug的修改
复杂代码一改就乱,这是 Cursor 我认为最拉垮的地方。
不知道它哪来的迷之自信,总是大刀阔斧,结果越改越崩。现在换 codeBuddy 来上,看看能不能压得住!
结果,人家竟然一眼看到问题了,然后错误竟然解决了,没有一丝含糊。
体验过之后,还真没的说,这波必须给CodeBuddy点赞。随着国产AI编程软件的崛起,cursor再也不是唯一的选择了。
AI编程软件的智能化,更加突出了找需求的重要性。因此,大瑜准备用AI做年底做300个实用工具。
欢迎大家评论区讨论,留言'CodeBuddy',后续抽体验码赠送给各位!#AIIDE #CodeBuddy推荐官。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