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推出自研的 AI 智能工作台 IMA Copilot,其核心基于混元大模型。用户只需提出问题,IMA 就能自动从全网搜索并总结相关答案。
刚上手 IMA 时,我第一反应是:这和 腾讯元宝的功能很像,同样能够快速从公众号内容中进行检索,堪称公众号的另一个入口,用户可以直达高质量文章。
但 IMA 并不仅仅是一个“搜索入口”。深入体验后,我发现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可以把文章保存到知识库中,快速形成一个专题资料库。这对想要深入研究某个问题的人而言,极具价值。
IMA 的知识库基于“混元大模型 + RAG”架构。借助大模型的强大理解与生成能力,再结合外部知识库的补充,无需额外微调,就能实现精准回答。简单来说,先用知识库丰富 AI 的“脑容量”,再由大模型完成理解与生成。
作为 AI 自媒体博主,我经常需要针对某个主题大量搜索、筛选资料,再进行整合写作。最耗时的环节往往是信息收集。但自从用了 IMA,我的写作效率直线提升。
例如,我搜索“腾讯 IMA 怎么样?”,它会自动从公众号文章中提炼总结,并生成一个简明回答:
进一步点击“深度研究”,则能从更大范围的内容中总结出 大纲:
更令人惊喜的是,它还能直接绘制出 思维导图,将主题脉络清晰呈现:
这些内容不仅能保存到知识库,还能与自己收集的公众号文章一同沉淀,逐步形成高价值的知识资产。
当知识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用户即可基于这些内容向 AI 提问,快速生成初稿文章:
生成的初稿逻辑清晰、信息完整,再经过简单修改和润色,就能轻松产出高质量文章。
若某段内容不理想,还能直接召唤助手修改。整个过程就像随身带着一个 AI 编辑。
此外,IMA 还支持在笔记中插入插图、表情包,体验上更贴近一个 AI 驱动的智能笔记本:
从定位上看,IMA 有些类似于 OpenAI Canvas 或 Claude Artifacts。
主要区别可以总结为:
目前 IMA 还处于 1.0 版本,部分功能有待完善。例如:
总体来看,IMA 已经展现出强大的潜力:既能帮用户高效获取信息,又能在知识整理和创作上显著提升效率。未来若在 知识管理、交互体验 等方面继续优化,它完全有望成为学习、研究和工作的得力助手。
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下载体验一下。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我是 Leo,我们下期再见!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