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陈宇明,小微智能体创始人。
在今天二月份的时候我就体验过了腾讯ima,还写过文章《腾讯ima X DeepSeek,AI搜读写的终极指南!》。
简单介绍一下腾讯ima,它是个能搜、能读文档、能写东西的AI智能工作平台,手机电脑小程序都能用。
之前给我的感觉是很全面,但是一直没有起来,直到最近我用它搭建了AI智能体的知识库,才发现这个功能真强!
我为什么要用它呢?起因是我是一名AI智能体方向的创业者,在运营公众号里面主要分享三个方向的知识:
近一年的时间里,目前已经有4000多名对智能体感兴趣的朋友加了我,我大概回答了上千个问题,我发现一个问题其实80%的问题都是我之前文章中提到的问题并且这里面有很多问题是重复的,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不回复又不太礼貌,回复又比较占用时间,所以我最近开始做了个AI智能体社群。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目前已经累计了5个群,大概2000多人,还招募了10多名优秀的作者,期间我们一共原创了100多篇智能体教程,做了10多场直播教学(以上提到的教程、直播、工具全部是免费的)。
虽然做了AI智能体社群、飞书知识库、直播教学但是还是没有解决我最开始的问题,用户提出重复问题还需要重复回答,所以我最近就用ima搭建了一个公开知识库,内置了100多篇AI智能体干货包含的内容:AI智能体基础与趋势、Coze扣子智能体搭建实战案例、小微智能体的介绍与更新日志。
它的整体效果非常不错,比如以今天AI智能体社群的成员提的两个问题为例,我直接问了搭建好的ima知识库。
第一个问题:这个用户问的是小微智能体里面的付费设置功能的问题。
如果我设置免费用五次,是不是第六次会有付费弹窗出来,客户能看到?
我搭建的小微AI智能体知识库回复:
整体回复非常详细,不仅直接回答了提问者关系的问题还追加了设置付费的方法。
第二个问题:用户追问,付费设置的兑换码上线是否是100个。
这次小微智能体知识库回复更让我震惊!
因为知识库里面有小微智能体所有的版本迭代信息,所以它回答了之前是有限制的,但是在v1.6版本兑换码已经没有限制了。
整个回答都是图文并茂,回答的内容不仅仅解决了用户的问题还有相关知识的扩展。
这个知识库,我只花了几个小时搭建的,它大幅度的解决了重复问题的解答。
它还有个好处就是多端同步,微信小程序能直接查知识库,不用下载客户端,发个链接就能自助答疑,欢迎大家加入体验。
接下来聊聊如何搭建这个ima知识库。
我是下载了ima的电脑版本,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下载相关的客户端。
下载地址:https://ima.qq.com/download/
下载完成之后点击左边【小灯泡】一样的知识库菜单。
然后在我创建的旁边有一个+号,创建一个共享知识库,输入名称(必填)、上传封面、填写描述、推荐问题。
创建成功后就可以添加具体内容了。
在内容的旁边有个+号,支持本地文件、本地文件夹、个人知识库、网页链接、笔记。
还支持新建文件夹给知识进行分类。
我的话就是根据我自己对知识类型的分类创建了三个文件夹。
第一类,AI智能体基础与趋势,更多的是最近的AI智能体报告排行以及一些AI智能体的相关论文。
主要来源以公众号文章为主。
导入的方式就是网页链接,支持多个链接,需要换行,最多是10条。
支持公众号、新闻文章等公开网页链接。
第二类,Coze扣子搭建实战案例,里面有很多小微特邀作者的原创搭建内容。
主要以导入文档为主。
因为小微特邀作者中有些人有公众号有些人没有。如果每一个都去找文章链接比较麻烦,还不一定能全部找到。
正好在小微知识库的飞书文档里面,飞书文档可以直接导出文档。所以我整理的时候是批量化导出,然后以文件夹的方式进行的整体导入,这样整理效率就会高很多。
第三类,小微智能体介绍与更新日志,里面一部分是文章、一部分是文档。
主要看这么方面找到内容为主,所以采用的是文章就是链接导入、文档就是文件夹导入的方式。
当我们把知识库所有的内容都整理完成后。
你可以对知识库的权限进行管理,点击知识库右边三个点,可以找到菜单。
进入权限管理,可以对两个维度的权限进行控制。
第一个是可见权限:支持分享可见、公开发布、转为私密。
第二个是内容权限:可查看不可导出、可查看可导出、不可查看。
这个可以根据大家的需求进行设置。
如果你设置了公开发布,你的知识库会在ima的知识库广场被搜索到。
当权限设置完成之后。
点击右上角分享即可分享出去。
到这里就已经搭建完成了。
虽然说整理知识库前前后后花了几个小时,但我觉得这笔时间花的实在太值了。
现在有了这个知识库,我不用再一遍遍说同样的话,社群里的朋友也能自己查答案,甚至能顺着里面的扩展知识多琢磨一步。这种“自己找着路”的踏实感,比我直接把答案递过去,有意义多了。
AI智能体这行还很新,没人能单打独斗走得远。我想跟同路的朋友说:别把时间耗在重复的琐事上,选对工具,把省下来的精力花在更实在的事上,比如打磨更顺手的智能体,写更细致的教程,或者多听听用户真正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