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AI 先别做大,先把这几件事做对

AI 先别做大,先把这几件事做对

作者头像
安徽开发者圈
发布2025-11-11 16:54:25
发布2025-11-11 16:54:25
17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安徽开发者圈安徽开发者圈

AI现在很火,火得不正常。

所有人都怕掉队都在往里冲。好像现在不做AI,公司明天就要倒闭。

但我得告诉你大多数人从一开始就错了。他们关心技术却忽略了几个最基本,但决定生死的问题。

一家AI公司是怎么失败的?跟技术没太大关系是死在了常识上。

就这四条一条条对照。

一、立刻行动,别再分析

很多团队的通病是过度准备。

他们花大量时间开会调研和写报告,试图在行动之前就规划出一条绝对正确的路线。

在AI领域这种想法是致命的。

等你准备好市场早就变了。你的完美计划在制定完成的那一刻就已经失效了。AI的技术和应用每天都在变化。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先行动,再优化。

有一个大概可行的方向就立刻做出一个最简化的产品,推向市场。让真实的用户和真实的需求来检验你的想法是对是错。

用户的任何一条负面反馈,都比你开十次内部战略研讨会更有价值。根据反馈,快速修改,快速发布新版本。

你必须用最短的时间找到用户真正需要的东西。这个过程只能靠实践,不能靠想象。

记住,在AI领域速度是生存的必要条件。

二、招能直接产出结果的人

很多管理者,尤其是初创公司的,喜欢招需要培养的新人,觉得有潜力。

这个想法是错的。公司不是培训机构。

在AI这种竞争激烈的行业,没有时间和多余的资源去等一个员工慢慢成长。每一分钱、每一天都极其宝贵。

你需要的是什么人?

是能独立解决问题立刻创造价值的人。

把目标交给他,他就能自己想办法完成,甚至做得比你预期的还好。不需要你整天监督,不需要你把工作拆解成详细的步骤。

一个需要别人花时间指导的员工,会直接降低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不要再关注所谓的潜力,要关注即时战斗力。 你雇人是为了让他解决公司的问题,不是让公司来解决他的成长问题。

三、做用户无法轻易替换的产品

审视一下市面上大量的AI应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可有可无。

帮你写邮件,帮你画图,这些都是辅助功能。用户今天用你的,明天看到一个更好的,可以毫无成本地换掉。

这种产品没有用户忠诚度,商业上极其脆弱。

你必须做一个让用户难以离开的产品。怎么做?

把你的产品深度集成到用户的核心工作流程中去。

它不能只是一个挂在旁边的工具,而必须是用户完成某项关键任务时,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换句话说,如果拿掉你的产品,用户的整个工作流程就会被打断或者效率会急剧下降。

当用户的替换成本变得非常高的时候,你的产品才算真正有了竞争力。

不要再做通用型的辅助工具了,去解决特定行业里某个关键流程的特定问题。

四、接受并且允许有成本的试错

AI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没有现成的经验,没有确定的路径。所有人都在探索。

这就意味着,犯错是正常现象,不犯错才不正常。

如果你的公司文化是惩罚失败,那么结果就是,没有人敢去尝试任何有风险的新东西。整个团队都会变得极其保守,只会模仿,最终失去所有竞争力。

你必须创造一个允许试错的环境。

创新本身就是有成本的。 你要鼓励团队去探索那些不确定但有巨大潜力的方向。

作为管理者的工作不是杜绝错误,而是把错误的成本控制在公司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在这个前提下给团队充分的自由去尝试。

一个不允许犯错的团队,在AI领域注定会被淘汰。

总结一下,就这四条:

  • 行动要快。
  • 用人要准。
  • 产品要深。
  • 文化要宽容。

别再被那些虚幻的概念和融资新闻影响了。当市场回归理性,热度过去,能活下来的,都是把这几件基本的事做到位的公司。

先做对,再做大。 这是唯一的生存法则。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9-1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安徽开发者圈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一、立刻行动,别再分析
  • 二、招能直接产出结果的人
  • 三、做用户无法轻易替换的产品
  • 四、接受并且允许有成本的试错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