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现在很火,火得不正常。
所有人都怕掉队都在往里冲。好像现在不做AI,公司明天就要倒闭。
但我得告诉你大多数人从一开始就错了。他们关心技术却忽略了几个最基本,但决定生死的问题。
一家AI公司是怎么失败的?跟技术没太大关系是死在了常识上。
就这四条一条条对照。
很多团队的通病是过度准备。
他们花大量时间开会调研和写报告,试图在行动之前就规划出一条绝对正确的路线。
在AI领域这种想法是致命的。
等你准备好市场早就变了。你的完美计划在制定完成的那一刻就已经失效了。AI的技术和应用每天都在变化。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先行动,再优化。
有一个大概可行的方向就立刻做出一个最简化的产品,推向市场。让真实的用户和真实的需求来检验你的想法是对是错。
用户的任何一条负面反馈,都比你开十次内部战略研讨会更有价值。根据反馈,快速修改,快速发布新版本。
你必须用最短的时间找到用户真正需要的东西。这个过程只能靠实践,不能靠想象。
记住,在AI领域速度是生存的必要条件。
很多管理者,尤其是初创公司的,喜欢招需要培养的新人,觉得有潜力。
这个想法是错的。公司不是培训机构。
在AI这种竞争激烈的行业,没有时间和多余的资源去等一个员工慢慢成长。每一分钱、每一天都极其宝贵。
你需要的是什么人?
是能独立解决问题立刻创造价值的人。
把目标交给他,他就能自己想办法完成,甚至做得比你预期的还好。不需要你整天监督,不需要你把工作拆解成详细的步骤。
一个需要别人花时间指导的员工,会直接降低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不要再关注所谓的潜力,要关注即时战斗力。 你雇人是为了让他解决公司的问题,不是让公司来解决他的成长问题。
审视一下市面上大量的AI应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可有可无。
帮你写邮件,帮你画图,这些都是辅助功能。用户今天用你的,明天看到一个更好的,可以毫无成本地换掉。
这种产品没有用户忠诚度,商业上极其脆弱。
你必须做一个让用户难以离开的产品。怎么做?
把你的产品深度集成到用户的核心工作流程中去。
它不能只是一个挂在旁边的工具,而必须是用户完成某项关键任务时,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换句话说,如果拿掉你的产品,用户的整个工作流程就会被打断或者效率会急剧下降。
当用户的替换成本变得非常高的时候,你的产品才算真正有了竞争力。
不要再做通用型的辅助工具了,去解决特定行业里某个关键流程的特定问题。
AI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没有现成的经验,没有确定的路径。所有人都在探索。
这就意味着,犯错是正常现象,不犯错才不正常。
如果你的公司文化是惩罚失败,那么结果就是,没有人敢去尝试任何有风险的新东西。整个团队都会变得极其保守,只会模仿,最终失去所有竞争力。
你必须创造一个允许试错的环境。
创新本身就是有成本的。 你要鼓励团队去探索那些不确定但有巨大潜力的方向。
作为管理者的工作不是杜绝错误,而是把错误的成本控制在公司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在这个前提下给团队充分的自由去尝试。
一个不允许犯错的团队,在AI领域注定会被淘汰。
总结一下,就这四条:
别再被那些虚幻的概念和融资新闻影响了。当市场回归理性,热度过去,能活下来的,都是把这几件基本的事做到位的公司。
先做对,再做大。 这是唯一的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