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云+技术

专栏作者
130
文章
191132
阅读量
32
订阅数
Docker如何管理数据
http://os.51cto.com/art/201406/443516.htm 到目前我们介绍了一些Docker的基础概念, 知道了如何使用Docker的p_w_picpath, 也知道了如何在多个container间通过网络通讯. 在这章里我们将介绍如何在docker的container内管理数据以及如何在不同的container间共享数据。 我们将介绍两种主要的在docker中管理数据的方法: Data volumes Data volume container Data volumes 一个 data volume 就是一个在一个或者多个container里的特殊用途的目录。它绕过了 Union File System (译者: 这里不确定, 需要研究)为持久化数据、共享数据提供了下面这一些有用的特性: Data volumes 可以在不同的container之间共享和重用数据 对 Data volume 的修改及时生效(译者:data volumn是一个目录, 多个container都挂载这个目录, 具体的可以通过 docker inspect 看 volumne的信息) 对 data volume 修改内容在升级p_w_picpath的时候不会被包括进去 (译者:在docker的整个设计中p_w_picpath是一个无状态的, 这样对升级重用非常有利。而标记状态的数据, 比如数据库的数据, 生产的log之类的应该放到volume里。volume的持久化和恢复在下面有介绍, 是通过文件的形式的, 而不是通过p_w_picpath) Volumes 的持久化直到没有container使用他们 添加数据卷 你可以在docker run 的时候使用 -v 来添加一个 data volume。这个参数在docker run 的时候可以多次使用来添加多个 data volumes。让我们为我们的web application container挂载一个 volume。 $ sudo docker run -d -P --name web -v /webapp training/webapp python app.py 这里一个新的volume会创建到container里的 /webapp. (译者:如果你通过ssh或者通过 -i 登陆到你的container的一个shell里, 使用 ls /webapp 可以验证挂载成功了) 注意: 你也可以在Dockerfile里添加 VOLUME 字段,这样在创建一个新的p_w_picpath的 container是就会自动的创建新的volume. 安装一个目录作为数据卷 使用 -v 不仅能创建一个新的 volume, 还可以把宿主机一个目录mount到container里。 $ sudo docker run -d -P --name web -v /src/webapp:/opt/webapp training/webapp python app.py 这条命令会把本地目录 /src/webapp mount到container里的 /opt/webapp 目录上。用这个方法来测试程序非常 方便, 比如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源代码通过这个方法mount到container里, 修改本地代码后立即就可以看到修改后的代码是如何在container里工作的了。宿主机的目录必须是绝对路径, 如果这个目录不存在docker会为你自动创建。 注意 这里是没法用 Dockerfile实现的, 因为这样的用法有悖于可移植性和共享. 因为本地目录就像他名字告诉我们的, 是和本地相关的, 不一定可以在所有的宿主机上工作.(译者: 鬼知道你在使用p_w_picpath的时候的host是啥样子的) Docker默认设置volume是可读写的,但是我们也可以mount一个目录为只读: $ sudo docker run -d -P --name web -v /src/webapp:/opt/webapp:ro training/webapp python app.py 这里我们同样mount了 /src/webapp 目录, 但是我们加上了 ro 参数, 告诉docker这个volume是只读的. 创建并安装数据卷容器 如果你有一些持久化的数据, 并且想在不同的container之间共享这些数据, 或者想在一些没有持久化的container中使用, 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 Data Volumn Container, 在把数据mount到你的container里.(译者:如开篇译者提到的docker的container是无状态的, 也就是说标记状态的数据,例如:数据库数据, 应用程序的log 等等, 是不应该放到container里的, 而是放到 Data Volume Container里, 这点和f
DevinGeng
2019-04-09
1K0
OpenStack Juno系列之控制节点搭建
apt-get install python-software-properties
DevinGeng
2019-04-09
7990
OpenStack Juno系列之结合ceph
原文链接:http://docs.ceph.com/docs/master/rbd/rbd-openstack/
DevinGeng
2019-04-09
4740
rsync+inotify实现触发式远程实时同步
在Linux平台下我们可以利用2.6内核的inotify监控文件系统机制,通过inotify-tools来实现实时同步了。 具体操作如下: 1.安装所需软件 目前各大Linux发行版本都已经具有了rsync与inotify-tools的软件包,推荐通过RPM,yum,apt-get等方式进行安装。 RHEL: [root@server1 ~]# rpm -ivh rsync-* [root@server1 ~]# rpm -ivh inotify-tools-* CentOS: [root@server1 ~]# yum install rsync inotify-tools Ubuntu: [root@server1 ~]# apt-get install rsync inotify-tools 采用源码方式安装的步骤如下: [root@server1 ~]# wget ftp://ftp.samba.org/pub/rsync/rsync-3.0.8.tar.gz [root@server1 ~]# tar xzvf rsync-3.0.8.tar.gz [root@server1 ~]# cd rsync-3.0.8 [root@server1 ~]# ./configure [root@server1 ~]# make [root@server1 ~]# make install [root@server1 ~]# wget http://github.com/downloads/rvoicilas/inotify-tools/inotify-tools-3.14.tar.gz [root@server1 ~]# tar xzvf inotify-tools-3.14.tar.gz [root@server1 ~]# cd inotify-tools-3.14 [root@server1 ~]# ./configure [root@server1 ~]# make [root@server1 ~]# make install 2.配置ssh key信任 建议通过普通用户进行操作,理由是通过root操作本身就危险,免密码登陆的root就更危险了。 在两台服务器上创建rsync用户 [root@server1 ~]# useradd -m rsync [root@server1 ~]# passwd rsync [root@server2 ~]# useradd -m rsync [root@server2 ~]# passwd rsync [root@server1 ~]# su - rsync [rsync@server1 ~]$ ssh-keygen -t rsa 在提示保存私钥(key)和公钥(public key)的位置时,使用默认值; 在提示是否需要私钥密码(passphrase)时,直接敲回车,即不使用私钥密码。 之后,将生成一对密钥,id_rsa(私钥文件)和id_rsa.pub(公钥文件),保存在/home/rsync/.ssh/目录下。 将公钥添加到远程主机的 authorized_keys 文件中 将文件上传到远程主机(假设远程主机IP为192.168.10.4) [rsync@server1 ~]$ scp ~/.ssh/id_rsa.pub rsync@192.168.10.4:/home/rsync/ 使用rsync用户SSH到登陆到远程主机,并将公钥添加到 authorized_keys 文件中 [rsync@server2 ~]$ mkdir .ssh [rsync@server2 ~]$ chmod 700 .ssh [rsync@server2 ~]$ mv ~/id_rsa.pub ~/.ssh/authorized_keys 重启SSH服务 [root@server1 ~]# /etc/init.d/sshd restart [root@server2 ~]# /etc/init.d/sshd restart 3.创建inotify_rsync.sh脚本 [root@server1 ~]# vim inotify_rsync.sh 1    #!/bin/sh 2    SRC=/home/rsync/test 3    DST=rsync@192.168.10.4:/home/rsync/test 4     5    /bin/su - rsync 6    /usr/local/bin/inotifywait -mrq -e modify,delete,create,attrib ${SRC} | while read D E F 7            do 8                    /usr/bin/rsync -ahqzt 
DevinGeng
2019-04-09
1.1K0
没有更多了
社区活动
腾讯技术创作狂欢月
“码”上创作 21 天,分 10000 元奖品池!
Python精品学习库
代码在线跑,知识轻松学
博客搬家 | 分享价值百万资源包
自行/邀约他人一键搬运博客,速成社区影响力并领取好礼
技术创作特训营·精选知识专栏
往期视频·千货材料·成员作品 最新动态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