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1)》,截止2020年末,国内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首破5000亿,同比增长5.18%,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34%。 监管精细化 以牌照发放时间为准,消费金融在中国已经走了十一年,从最开始的跃跃欲试到此后的空前繁荣,都离不开监管这双无形的手。 第一,强化对消费金融产品和业务场景的约束,继续规范消费金融产品的边界。 竞争没有降温 监管的持续整治和规范,有效遏制了消费金融的野蛮生长和无序扩张,特别是清退了大量无牌消费金融企业。 下沉市场是普惠化的必经之路,也是消费金融平台走向价值质变的必然选择。当越来越多的玩家共同下沉时,消费金融的普惠化会更快,也会更加有质量。
个人网站、项目部署、开发环境、游戏服务器、图床、渲染训练等免费搭建教程,多款云服务器20元起。
与往年不同的是,竞争一路延伸到了消费金融领域,今年不只比低价,更比“赊账”。 天猫分期购VS京东白条 日前,记者采访了蚂蚁微贷工作人员元秋。 用户确认收货后,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旗下的蚂蚁微贷,会将商品款项一次性全额付给商家;而消费者随后的分期还款将直接付给蚂蚁微贷。” 开启赊账网购业务,京东的反应更早。 这是一款针对学生群体的先消费后付款的信用服务,学生凭借学生证、身份证及借记卡,就可通过京东金融APP在线申请开通。 京东金融相关负责人介绍,京东白条通过对消费、金融的大数据深入分析,对用户的消费记录、配送信息、退货信息、购物评价等数据进行风险评级,寻找到符合风控标准的用户。 专家指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借助对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降低信息不对称、减少交易成本,进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并促进经济增长。 见大众日报:大数据“撑起”线上消费金融
消费金融与互联网融合产生许多新类型 传统意义上的消费金融基本上集中在一些大额产品的消费上,买房、购车是消费金融应用的主要方面。 同时,消费金融的形式表现多样化一样,消费金融的获取形式和提供方也在开始发生深刻变化。 分期付、分期贷等诸多消费金融的形式开始不断出现,他们通过不断创新的支付方式和偿还方式让用户不同的消费需求得到不断满足。以消费金融为主要原点的消费金融类的公司也开始不断出现。 未来随着更多新的金融方式融入到消费金融的概念之中,消费金融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用户的消费方式,从而给用户的生活方式带来更多积极影响。 消费金融未来将会呈现哪种可能? 以区块链、数字货币为代表的消费金融的表现形式将会让更多用户参与到消费金融中来,从而为消费金融的发展带来更多积极的影响和意义。
无抵押贷款称为信用贷款,时髦的称呼为消费金融。贷款人无需进行财产抵押,仅仅依靠自身信用分数或还款能力申请贷款。相对于抵押贷款,其风险较高,也是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重点领域。 这几年消费贷款增加较快,预计2017年同个人消费相关的消费贷款,可以达到27万亿左右。很多银行、信用卡中心、互联网金融公司都在争夺这个市场。 个人金融消费贷款除了遵循CCCP消费金融授信审核标准之外,授信5P原则也经常用于评估客户信用风险。 消费金融一般无担保品,因此债权担保不太适用,但是某些消费金融公司会让贷款人购买一个担保产品,一般为贷款总额的2%,可以作为债权确保。 互联网金融公司主要为这些客户提供短期贷款、过桥贷款、消费贷款、发薪日贷款等。 大多数互联网金融客户收入较低,在银行那里拿不到较好的贷款额度,不是银行的目标客户,其信用评分较低。
本文为数据猿现场直播“包银消费金融总经理助理汤向军”的发言实录。 本届峰会主要从「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以及「金融前沿科技探索」三个角度深入探索数据智能为金融领域带来哪些颠覆式的变革! 以下是数据猿现场直播“包银消费金融总经理助理汤向军”的发言实录: 大家好,今天我要分享的主题是《大数据在消费金融的应用》。 大数据在这两年是一个很火热的话题,被各家互联网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用于风控和反欺诈领域,特别是今年基于AI的风控和反欺诈是各家消费金融、信贷、银行等机构比较大的一块业务。 今年整个消费金融和在线信贷蓬勃发展,也催生了一大批黑产,他们就是典型的欺诈团伙,作为在线信贷消费金融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在线做反欺诈。反欺诈主要还是用大数据来解决。
交易表记录了每天交易的客户交易时间、客户号、消费类型和消费金额。其中,交易类型有两种值:消费和转账。 image.png 客户表记录了客户信息,包括客户号,客户名称和客户所属的银行分行号。 image.png 1.计算2016年1-3月的消费总金额,并以月份作为列名的格式显示 image.png 1)交易表中的交易类型有两种(消费和转账),所以要对交易类型=消费 进行筛选。 .* 2 from 客户表 as a 3 inner join 交易表 as b 4 on a.客户号 = b.交易客户; 2016年3月总消费金额:先找出2016年3月份的消费数据 ,然后分析每个客户的总消费金额 例如下图是交易客户1的累加: image.png 第1行的累计消费金额为第一条消费金额12.5 第2行的累计薪水为雇员第一条消费金额+第二条消费金额12.5+200之和 依次类推... :通过客户表找到每个客户的所属分行,汇总每个分行的消费金额; ②得出每个省行的消费总金额:再通过银行分行对应表找到每个分行对应的上级分行,得出对应省行的总消费金额 image.png 1)得出每个分行
在消费金融领域,金融科技应用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便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最主要是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而其中的信用体系建设则是金融创新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参考招联消费金融的实际业务情况,介绍金融科技可以如何在消费金融风险管理中进行应用。 因此,金融科技需要被大量运用于对这类客群的风险识别和评估。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信用体系建设,消费金融所面临的信用和欺诈风险等必会是矛盾与问题爆发的焦点。 当前,消费金融领域的主流玩家在金融创新与应用融合上通常的做法是通过模型的建立去分析不同客群的风险情况。 招联与中科院合作建立的智慧金融实验室及其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创新成果是有代表性的重要案例之一。
Shawn) 翻译:张适夷(Tia) 素材来源:http://www.pwc.com/us/en/consumer-finance/consumer-lending-radar.html 普华永道:2015消费金融白皮书 BCG:完美零售银行2020人性、科技、转型、盈利 Gartner10大预测:The Future is a Digital Thing ◆ ◆ ◆ 编者按 2015年夏天,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放开消费金融市场准入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从16个城市扩大至全国。 审批权下放到省级部门,并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国内外银行业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在得到官方政策力挺后,消费金融的行业热度持续升温。 各大银行、电商平台、互联网金融公司等也纷纷进入消费金融市场。《大数据文摘--商业与金融专栏》今天推出一篇普华永道2015年的消费金融行业调研报告,与大家分享世界权威咨询公司对这个领域的深度剖析。
早期消费金融产品主要由商业银行及汽车金融公司提供,随着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及互联网机构逐渐加入竞争。 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包括三类机构: (1)商业银行。 (2)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是持有消费金融牌照,开展消费贷款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目前我国共有33家消费金融公司获银保监会批准筹建(含开业)。 场景是消费金融的基础,消费场景的线上转移使线上的消费金融平台更具备渗透力。 (3)核心消费金融圈包括消费金融服务平台和监管机构 需求方向消费金融服务平台(银行、P2P平台、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和电商消费金融平台)提出借款申请,通过审核后获得借款。 牌照稀缺价值凸显 目前国内消费金融市场为商业银行主导,持牌消金补充,能够满足差异化的信贷客户需求。目前监管对消费金融公司审批较为谨慎,互联网监管加 强的背景下,消金公司牌照稀缺性进一步提升。
如今最具有商业价值的经营牌照包括金融牌照和互联网牌照。根据资产信息网介绍,目前并购牌照股权主要集中在金融和互联网领域。 1.2 金融牌照 金融牌照,即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是批准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正式文件。目前金融许可证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部门分别颁发。 图 中国25张金融牌照 image.png 银监会审批的金融牌照有银行牌照、信托牌照、金融租赁牌照、货币经纪牌照、贷款公司牌照;中国人民银行审批的金融牌照为第三方支付牌照;证监会审批的金融牌照有基金销售牌照 、基金销售支付牌照、券商牌照、公募基金牌照、基金子公司牌照、期货牌照; 保监会审批的金融牌照有保险牌照、保险代理、保险经纪牌照;其他机关审批的金融牌照有典当牌照、小额贷款公司牌照、融资性担保牌、融资租赁牌照 (3)消费者:即从事各行各业的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对于牌照的需求度最大。
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内消费者的年龄结构主要是以70后、80后等群体为主,由于这一群体的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比较保守,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消费者并没有使用消费金融的习惯,在他们看来使用消费金融非常不方便 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守旧和整体消费观念的壁垒最终让国内的消费金融并没有大规模增长。 那么,国内的消费者究竟在哪些消费时才会选择使用消费金融呢?答案是房产和汽车等大额消费时才会使用。 国内消费者目前的消费习惯最终决定了国内市场上的消费金融发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随着互联网对于人们生活影响的深入,消费者在消费金融上的观念也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最终将会让消费金融在整个心信贷体系当中的比重增加 只有等到互联网金融的功能和作用从融资属性转移到消费属性的时候,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基本架构才能发生根本改变,消费金融在整体信贷体系当中的比重才能占据绝对优势。 在这种生活方式下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动作将会最终让金融行业基本结构当中消费端口的比重不断增加,最终将会让消费金融在整个消费体系当中的比重增加,从而让金融不再是以投资为主,更多的将会体现出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上
企业收付平台(CPDP)融合多合作银行收单渠道、伞型账簿及跨行清结算等金融服务能力,为您提供一整套基于合作银行的聚合收单、智慧分账、便捷清算、资金增值等多场景的收付服务。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