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马缨丹 | 开出五彩的花,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植物的传粉是一直以来我很感兴趣的主题。最近,阅读了《传粉的力量》,作者是英国摄影师希瑟·安杰尔。书中,“花的变色”这一节引起了我的注意:

当花朵过了传粉期时,需要以信号告知传粉者。有一些花在传粉后,整朵花或花朵的一部分颜色会改变,这也许是最有趣的通行方式了。会改变颜色的花朵相当普遍。植物制造回馈用的花蜜需要耗费能量,而花朵通过信号阻挡回头客的做法,对传粉和被传粉的双方都有好处。

书中列举了数种花朵会变色的植物,其中一个正是我熟悉的马缨丹:

“马缨丹的头状花序上,最先开放的是花序外侧的花朵,初开时为黄色。这些花朵富含花蜜,它们一旦接受了花粉,花色就会在第二天转为桃红,形成一轮红色的环,而新的黄色花朵则会开在环的里面。”

马缨丹是我以前写过的植物

,我当然记得,它的每个花序上有好几种颜色的花,五色梅嘛。但当时,我忽略了亲自观察为什么是这样。在《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学》(美国生物学教授彼得·伯恩哈特著)一书里读到了一种解释,我就直接引用了:

“蝴蝶很喜欢马缨丹的花,其中孔雀蛱蝶偏爱橙黄色的花朵,而凤蝶和弄蝶喜欢造访粉红色的花朵。不同的颜色是为了迎合不同动物的喜好。

这两种说法之中,显然只有一种是事实。好在,在我家小区内外就有不少马缨丹,还是好几个不同的品种,很方便求证。

第一种,就在小区大门外的道路边,栽培。这个品种也是我最喜欢的,花色十分柔美:花初开时为乳白色,花心黄色;后变粉红色。

第二种,是江边湿地公园栽培的,种在步道旁。这一种的叶、茎均比第一种小些。初开时黄色,后变桃红色。

第三种,是对面小区大门外栽种的。初开时橘黄色,后变橘红色。这个品种授粉前后的花色变化不大,不像前两种会变成明显不同颜色的花环。

之前还看到过一种,初开时黄色,后变大红色。

下面的图片证实了《传粉的力量》所言不虚:“不久之后,当地的访花昆虫就会知道,黄色的花朵生产花蜜,值得一访。很少有昆虫会探访‘无价值’的桃红色花朵。”

长喙天蛾,又名蜂鸟蛾

长长的吸器准确地伸入了花心的黄色花朵

碧凤蝶,感兴趣的也是内圈的黄花

这几种马缨丹都是栽种的,应该都是园艺品种。马缨丹虽然是大名鼎鼎的入侵植物,但园艺品种非常多,而且人们还逆着它变色的天性,培育出不少纯色的品种来。

黄色马缨丹

在城市里,还可以见到马缨丹的同属近亲,蔓马缨丹(Lantana montevidensis)。从名字就看得出来,它是一种蔓性灌木,常作为地被植物点缀在花坛。乍一看,蔓马缨丹的花似乎是不变色的,从头到尾都是紫色,这也是区别它与马缨丹的一个特征。但事实是,蔓马缨丹同样深谙变色的技巧,只不过它要含蓄得多,将变色的范围锁定在了花心:刚开放的花,喉部有一个白色的圈,还有一抹画龙点睛的橘黄。授粉完成后,花心的彩色环带就消失了,发出谢绝探访的信号。

只有花序中心的一朵还未授粉

这样的变色技巧,在点地梅属、勿忘草属也很常见。

有意思的是,在将马缨丹作为同时开几种颜色的花以吸引不同的传粉者的典型案例之后,伯恩哈特紧接着也写到了花朵颜色随着开放时间而改变的现象。他举出的例子是鸳鸯茉莉:花刚开放时是蓝紫色,第二天变成浅紫或浅蓝,最后变成白色。开放过程中花色三变的,还有使君子与木芙蓉,其变色过程正好相反:初开时都是白色,然后变为粉红,最后转为深红色。

鸳鸯茉莉

使君子

借着这个机会,我顺便重温了《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学》。伯恩哈特教授知识渊博,行文风趣,阅读这部书相当有乐趣。但在广袤无垠的大自然面前,专家也免不了偶尔犯个小错误呢。

《旧花新识》这个栏目,会关注那些以前写过的植物,但它们以新的面目或某个特征重新激发了我观察它们的兴趣。一株草,一棵树,就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永远都能带给人新鲜的感受。正像著名诗人、自然摄影家莫非说过的那样,“树叶总比一本书更厚实更深刻更新鲜。要是我们连鼻子底下的东西都没有好好读过,在图书馆里,能看见什么呢?活的‘知识’在早晨的草叶上,在中午的花蕊里,在黄昏的浆果中。”

文章与植物图片均为作者原创

(注明出处者除外)

植物上瘾者

发现每种植物的独特之美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GFpiXWCj3ShV2l9SGmFLe1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