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育改革探索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将被应用到更多地行业,其中也包括教育。那人工智能会给教育带来什么影响呢?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曾表示:“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是1+1大于2的关系”。从古至今,每一次教育(知识)大发展都来自于技术的进步。文字出现之前大家只能口传心授;后来有了文字,印刷术的出现让知识变成了普通老百姓也能接触的东西;再后来是广播、电视,现在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俞敏洪认为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也是一样,只会让人越来越便捷地获得知识。技术进步不是推翻原来的体系,而是在原来的体系下进行变革和增加。比如,俞敏洪提到了机器讲课的一个好处,那就是“不会让学生产生跟老师对话的压力、不会产生站在老师面前自尊心和羞耻心的敏感”。

不过,人工智能时代的老师上课更难了。早在人工智能出现之前,俞敏洪就和一位美国大学教授有过交流,这位教授说自己上课特别有压力,因为过去学生上课是接触不到其他教授的,只有他一个人在教,但是有了互联网之后,学生在网上能看到其他教授的讲课内容,然后就会跟这个教授提出不同的问题。俞敏洪把这种情况叫做“知识的对照”。而到了人工智能时代,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因为“机器的大数据统计配合深度学习,会在重复性的知识讲授方面,比人讲的好得多”。俞敏洪说:“如果老师只是非常呆板地给学生讲普通的化学题、物理题,不能讲出知识与知识、知识与人之间密切的相关联系,就会被机器所替代。”

总之,俞敏洪认为,未来课堂学生与机器之间可以完全无障碍对话,而对于那些懒的、不动脑子、重复自己已有知识不做改变的老师,肯定会被机器淘汰。

大数据处理信息服务商金盛网聚WJFabric认为,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的交互行为,如果主体双方的属性发生了改变,则很难讲这依然是一种教育的过程。机器通过大数据进行人类知识的学习,但这一过程不能界定为是人教育了机器。人在利用机器学习的过程中的确没有负面情绪、心态的产生,但同样没有与鲜活生命体进行互动甚至博弈的快感。至少在目前的阶段,人利用机器学习依然不是很理想的体验,同样也就更不能说是机器教育人了。谈及未来的教育还是应该从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出发:“教什么”和“怎么教”。如果说有很多实践任务由机器即可完成,那么是否还需将操作方法当做知识来进行传授,这是值得商榷的。也许对于人来讲,只要知道任务的框架以及如何配置机器来完成任务即可,细节的内容则无需靠教育以授课的方式进行交付了;另外,机器教育人也许并非伪命题,但仅仅拥有海量知识的智能化机器是无法满足需求的,只有“智慧化+类人化”的机器才有可能实现上述教育目标,因为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

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此文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418A11CUZ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