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看完这篇文章,你还敢在朋友圈晒自拍吗?

当今社会,10元钱能买到什么?可能都不够支付一顿饭,但是却足够“买”走一个人的网络生活:无数的聚会、旅游以及自拍。

(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正文共:2022 字

阅读时间: 6 分钟

题图:资料图

手握这些资料,在网络平行空间“克隆”一个同样的人,根本不是难事,而当事人一无所知。社交平台上不时有网友爆料,自己晒出来的照片,被不知名的人顺走,用于婚恋网站和其他商业场合。

这样的事并非个例,网友的不同生活场景中的自拍照,被分类型打包出售,而且价格低廉。是谁在背后盗取照片?你怎么会变成另一个“TA”,“TA”又怎么会成为你?

朋友圈的自拍,竟成“网恋照”诈骗

小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平时习惯在朋友圈晒自拍,然而一个朋友告诉她,在一个交友软件APP上看到了她的照片,还以为是她本人。

小刘没有用过这个APP,也不知道是谁把她的照片发布了上去。她发现,这个偷照片的人,用她的身份配上了露骨的文字,进行网恋交友,而且涉嫌诈骗。发现自己此前发在QQ空间的个人生活自拍照,居然出现在了某个交友网站上。而盗用她照片的用户,在配上了露骨文字介绍之后进行网恋,甚至涉嫌诈骗。

另一位李小姐也有类似经历。她曾经患有癌症,治疗期间身材走形,术后恢复了,就曾在朋友圈发过几张自拍照。然而,没多久李小姐却发现自己的照片被添加了其他文字,变成了瘦身减肥产品的广告图,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了影响。(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记者添加了多个卖家,在商家的QQ空间或者朋友圈内,记者看到约有上百套帅哥美女的生活照,依照性别、职业、风格、地点不同被逐一编号分类。进一步打开后,每一套都有十几张到上百张生活照片,并且均有商家水印。

一个名为“美女生活套图照”的微信商家告诉记者,她出售的打包照片以及视频,一套10元起步,多买还有优惠。另一个名为“雨丝网络”的QQ商家表示,自己出售的照片,男的有7套,女的110多套可选,还可以定制配音甚至提供变声器。

在电商平台,同样有卖家出售此类商品,不过均要求使用QQ或者微信等其他渠道沟通和购买,并且拒绝接受电话或语音沟通。

照片泄露途径,不止QQ微信

这些照片从何而来?有没有版权?商家对此语焉不详,至于记者购买使用用途,商家也并不多问。个人照片被盗取、被泄露,社交网络是重灾区,但也不是唯一渠道。

某知名主播王女士说,她之前做过一个小手术,做之前护士要求给她正脸、90度以及45度拍照。护士说,这个肯定用于医疗用途不会传播出去,她就拍了,但是她还是觉得很担心,觉得隐私没有保障。

北京生活的余女士说,朋友圈自拍照片被盗虽然是帅哥美女风险更高,但是普通的人也不得不提防。她原来发朋友圈自拍从来不分组可见,现在加的陌生人越来越多,可能会把陌生人设置权限,或者对于自拍照就对这些人不可见。

低成本网购来的“美女照片”、变声器等,可能被不法分子拿去以交友为名实施诈骗,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

依据《网络安全法》等法律,个人信息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违反法律规定的,则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面临行政处罚甚至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受访者的自拍照片被盗后,维权难度高,成本大,有人甚至不知道如何维权。

防范难、发现难、维权难,“三难”如何破解?

在微博、微信、豆瓣等社交网络上,反映遭遇照片被盗取的网友不在少数,但成功维权的却不多。

前述案例中的小刘就透露,自己也曾尝试联系对方沟通删除,但是没有得到回复。刘同学说,她下载了这个软件想要找对方,但是对方半个多月都没有上线,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小刘说,自己发布在QQ空间的照片,并没有设置访问权限或者密码,自己也不知道照片是何时、被何人盗取的。照片被盗之后,自己也没有想到找该交友平台维权,“不知道如何维权”。

近年来随着科技和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持续高发、屡禁不绝,甚至出现了完整的黑色产业链。同时也滋生了电信诈骗、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等下游犯罪。

法律意识淡薄、违法成本低是主要原因。在当前“流量为王”的网络大数据时代,数据和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能直接转化为实际利益,这是产业链产生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因素。

其次是违法犯罪成本低以及“法不责众”的思想作祟。由于对该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在技术、调查取证等环节和因素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导致违法犯罪分子心存侥幸心理。(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社交网络和电商平台等要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公民也要增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

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行业自律和技术防控的力度。

其次,重点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相关渠道,督促电商平台、即时通讯平台、社交网络平台等企业以及承载公民个人信息系统的各部门、行业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最后,公民自身也要切实增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防止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侵害造成损失。

(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604B16K9V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