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深度解析Steem的3种token设计

深度解析Steem的3种token设计

1. Steem社区的三个Token怎么发挥各自优势不冲突?

2. Steem如何维持币价稳定?

3. Steem Token设计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 作为年纪最大的区块链落地应用项目,Steem能让我们学到什么?

今年是垃圾项目归零的一年,也是应用落地的元年,我们也必将开始认识到经济系统真的可以决定一个社群的未来,影响社群的市场价值。

分享Steem的理由

第一,这是一个落地的应用,而且到今年夏天就两岁了,比较有参考价值。

第二,这是目前所知道的区块链项目里面对Token的使用最为复杂的。参透它,对其他项目的Token设计更容易形成自己的看法。但是是否精妙,是否好,先不下定论。

第三,和Steem类似的社区很多,Token机制却不一样。

Steemit是一个内容型社区,2016年夏天发布,主要功能就是发文章,点赞,评论,话题不设限,讨论什么都行。目前Steem这个币的市值排第30名,价值4亿多美金。他背后的男人,大神BM。为什么是大神?怼过中本聪,做过比特股,可以和V神叫板,现在最热的主链项目EOS也是他做的。

Steem的目标

Steem项目的设计目标,就是要识别出每个人对社区贡献的价值。这句话非常重要,大家可以看下白皮书的截图。比如说,发帖,点赞,评论,都有价值。

可以说,后面所有的设计,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来进行的,所以这就是Steem的宪法。

Steem,Steem Power,Steem Dollar

好了,理解了目标,说说具体设计。Steem设计了一个史无前例的三币机制,分别是Steem,Steem Power,Steem Dollar,他们有不同的用途,之间还可以互相转化。

其中Steem是三个币的核心,而另外两个则是他的衍生品。

Steem Power定位是股份。你可以把Steem转换为Steem Power,然后你就一定时间内不能交易了,可以把它看成是把Steem锁仓,这说明你对平台有信心,平台就会放大你的各种特权,比如点赞的权重更大,赚钱更多,还会不断获得额外分红。可以说,Steem Power是整个平台的用户最核心需要积累的数值,Steem平台就是归这些人拥有的。然后Steem Power既然是锁仓,当然就是不可以交易,不可以转让的了。

Steem Dollar,定位则是一种债券。平台很多时候给奖励不发Steem,而是发Steem Dollar,然后承诺1个Steem Dollar永远可以转换为1美金的Steem。而且Steem Dollar也可以当作用户避险的工具,去市场上把Steem交易成Steem Dollar,就可以获得一种对美元的保值。以后Steem再怎么跌,和用户都没关系了。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其整个生态的通证设计细节。

我们从Steem开始说起

从现在开始Steem就是特指Steem币。先说Steem是怎么发行的。在Steem的区块链中,每3秒中会生成一个区块,并且释放一定数量的Steem。这些Steem会被分成三个部分。其中75%进入一个激励池,以后会分给发文章的人和点赞写评论的人,15%奖励给拥有Steem Power的人。剩下10%奖励给数据节点,在比特币里叫矿工,在Steem叫做见证人。

发布文章、回复、点赞

前面说到75%进了激励池,要被按照一定的方式分配给发帖人,和点赞写评论的人。分配公式非常复杂,他在网站里面包括白皮书里面也没有详细地说,但写在代码里面大家有兴趣自己去看。基本逻辑就是:发布文章、评论、点赞,都可以从激励池中抽走一部分Steem。首先,你发布文章被点赞越多,就从奖励池获得更多的Steem,这比较容易理解。然后通过回复别人的文章,你的回复得到了点赞,那么根据点赞数量也能获得奖励。从结果看,发帖的人大概能拿到这个帖子所有奖励的75%,经验数据,不准的。所以我们看到核心就在于点赞操作,实质就是投票权。

点赞

所以我们重点说说点赞。点赞不但决定了点赞人自己获得多少奖励,被点赞的文章和评论获得多少奖励也是通过点赞的奖励来计算的。点赞可以获得的奖励多少,取决于以下几点:1. 点赞人的Steem Power数量。也就是说,你越是资深用户,积累的Steem Power越多,你点赞的价值越大。2. 点赞的顺序。点赞的本质是发现好内容,所以你越早点赞,你付出的努力越大,你的价值也越大。3. 文章本身所获奖励越大,点赞奖励越大。你点赞的文章如果最终证明有很多人喜欢,那说明真的是一个好内容,反过来说明当初点赞的那个人不是瞎点。

Steem的增发机制

现在说Steem是怎么增发的。前面说Steem增发了以后75%进入激励池大家还记得吧。那Steem增发多少呢?也就是整个系统资产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Steem在2016年夏天刚发布的时候,那时候是按照年化100%的增发速率,也就是一年增发一倍Steem的速度,一直到当年的12月,做了第16次硬分叉(硬分叉大家就理解成系统升级啦),降低到年化9.5%的增发速率,然后不断降低,每年降0.5%,直到降低到0.95%结束,20年。

发的意义

为什么一开始要按照一年100%的速率去增发?一方面,一开始发行的总体量本来就很小,100%也没有多少,而且整个社区处于从无到有的需要快速填充内容的阶段,一开始大家都不会玩,总有点人要过来开发新大陆嘛,那就通过这种货币增发,去激励这些拓荒者。

没人付钱的经济

大家可能会留意一个问题,在这个系统里面,没有任何人把手里的Token给别人或者被消耗掉。所有的Token都是从区块中生产出来以后,系统自动分配给了写文章、写评论和点赞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Steem就是做了一个文章投票系统,让用户投票决定把系统增发的钱发给谁。

人人受益,谁都应该付钱

BM认为,用户创造的整体价值大于单个价值的叠加。你想,无论是发帖还是点赞,他们本身是没价值的,但当他们关联起来,那就体现出了价值,把好的内容挖掘出来被整个平台的人看到,而且通过讨论深化了主题思想。所以你点赞,不是说单独你有好处或者被点赞的人有好处,是整个平台的看到这个帖子的用户共同受益。所以,理论上,谁都不该付钱,或者说,谁都应该付钱。那你可能会说,怎么叫所有人都要付钱,用户确实没付钱啊?其实不是,系统一直在往社区里增发的新的Token,那相对而言,没拿到的人你的资产就缩水了。

把协作费用降低为零

如果变成让用户自己来支付协作的费用,比如点赞,打赏,要消耗用户自己的Token,很多其他平台都这么做。BM同学认为,这么做最大的坏处就是,如果我们把写文章和点赞,看成是用户之间为了产出好内容,而产生的一种社区协作的话,那他就阻止了用户之间的流畅无间的协作。那用户点赞,用户打赏,凭什么要用户掏钱?你们凑热闹过来看文章,你们也收益啊。就这个意思。所以BM认为必须降低用户之间达成协作的成本,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互动协作费用降低为零,大家自由互动。

Steem Power(SP)

先简单说下机制,你可以把你的Steem变成Steem Power,单位是一样的,都是多少个Steem。可以认为这是被锁仓的Steem。但如果你要从Steem Power转回Steem,需要按13周分批返还给你,每周给你返还1/13。13周这个数字在平台一开始的时候是2年,后来被调整为13周。拥有Steem Power的好处主要有两个,一个就是点赞的影响力更大了,点赞不但自己获得更多的收益,被你点赞的人也能获得更多收益。另一个好处是前面提到过的,系统增发的Steem里面,有15%,就是分给Steem Power的持有者的。是不是股东的感觉满满?

ne STEEM One Vote

这里不得不提一个Steem的核心理念:一个STEEM一票。以往大多数社交平台都是一个人一票,2个人给赞就是比1个人给赞牛逼。但在Steem里面,如果你有2个Steem Power,另外1个人只有1个Steem,那你投票的影响是他们的两倍。这些Steem,那可都是你写文章点赞赚来的。当然也可能是交易市场买来的。无论付出努力还是金钱,平台都认可你的价值。前面不是说到Steem没有消耗出口吗?其实锁仓变成Steem Power,可以看成变相的在消耗你手中的Steem,既提高了自己在社区的话语权,客观上又减少了流动的Steem,提升了币价。

Steem Dollar(SBD)

Steem Dollar,货币代码SBD。Steem Dollar就是一个欠条,系统规定了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把一个Steem Dollar通过系统转换成相当于市场价1美金的Steem。那这个欠条怎么样发出去呢?系统在给作者发奖励的时候,作者可以设定——是全部拿Steem Power呢,还是其中一部分用Steem Dollar代替。如果你选了第二种,你会拿到一些Steem Dollar了,然后任何时候找系统兑换成Steem,或者直接把这个欠条拿到市场上去卖掉。

于是呢,平台用发欠条代替了发Steem,拥有欠条的用户,就可以获得一种资产的确定性,无论Steem价格怎么波动,你辛苦挣来的钱相对美元都不会缩水。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607A20SID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