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外卖“补贴大战”:“内卷式”竞争没有出路

文丨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尹传刚

最近,外卖市场掀起又一轮“补贴大战”。社交平台上晒出的订单,商家门口蜂拥的骑手,奶茶店里忙到“抓狂”的店员……单日订单量突破历史峰值,骑手收入猛增,某平台一度瘫痪,有媒体将其称为“史诗级”外卖大战。

怎么看?平台开展“补贴大战”,无非是希望籍此提升下单量和日活跃用户数,进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我们理解平台开拓市场、寻找增量的雄心。只是抢占市场,多拿订单,单靠砸钱内卷可能并非好事。超低价或许一时让消费者得利、商家涨单、骑手增收。但必须正视,“爆单”效应造成的可能是非理性消费、客单利润摊薄,骑手疲于奔命、影响商品与配送服务质量。“砸钱”模式能否长久?答案不言自明。

可以断言,同质化的低价补贴或许可以在短期内抢占市场,但一定是不可持续的。靠高额补贴驱动的低价竞争,难以培养真正的用户黏性。

今年5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曾约谈外卖平台企业,要求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对照相关要求来看,这种“内卷式”的“补贴大战”,不算有序竞争,也注定营造不了良好市场环境。竞争取胜之道,或在于更大的创新能力,或来自技术优势,或来自效率驱动,但一定不会来自“内卷式”竞争。历经多年发展,外卖行业早该告别草莽时代,理应深刻体认监管深意与社会期许,走向迈向更高阶的良性竞争轨道。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不该只是“红包+流量”的竞技,而是一整套商业综合能力的较量。换言之,应注重长远布局。与其大打价格战,不如将精力放在价值重构上——调佣金、降配送费,让商家多赚点;推动社保覆盖、优化算法,让骑手“敢生病、敢休息”;杜绝“幽灵外卖”,打造“放心外卖”,让消费更有信心。

须知,真正的实惠,不是来自于无法长时间持续的补贴,而是来自于健康发展的市场。唯有当平台、商家、骑手和消费者各方,都能在健康的市场环境中实现共赢,行业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图源:网络

编辑:赵鑫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mehWbjKedeFx-UbHQtcFI_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