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昨夜上演“红月亮”,你看了吗?

9月7日深夜至8日凌晨,一场持续5小时27分钟的月全食震撼登场,我国全境可见全过程。这是继2022年11月8日后,我国公众时隔近3年再次迎来的“红月亮”盛宴,也是2025年唯一一次全程肉眼可见的月全食 。

月全食的“七幕剧”:从初亏到复圆的完整叙事

月全食的发生需要太阳、地球、月球精准排成一条直线,地球位于中间,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线完全遮挡。整个过程分为七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观测价值:

1. 半影食始(23:28):月球开始进入地球半影区,亮度轻微下降,但肉眼难以察觉,如同大戏开场前的序曲 。

2. 初亏(00:27):月球边缘出现第一个缺口,正式进入月偏食阶段。此时月亮像被“咬”了一口的银盘,缺口逐渐扩大 。

3. 食既(01:31):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全食阶段开启,暗红色的“血月”登场。这是观测的黄金时刻,月球表面呈现出神秘的铜红色 。

4. 食甚(02:12):月球位于地球本影最深位置,“血月”颜色最浓郁。此时若用望远镜观测,还能看到月球边缘的“青边”——这是臭氧层折射的蓝光形成的狭窄光带 。

5. 生光(02:53):月球开始移出本影,亮缘重新出现,全食阶段结束。此时月面亮度逐渐恢复,暗红色与银白色交替呈现 。

6. 复圆(03:56):月球完全走出本影,恢复满月的圆亮形状,月偏食阶段结束 。

7. 半影食终(04:55):月球彻底离开地球半影,月食全过程正式落幕 。

本次月全食的全食阶段持续1小时22分钟,是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月全食之一。其特殊之处在于,月球运行至远地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同时地球刚过夏至,公转速度也处于低谷,双重因素使得月球穿过地球阴影的时间大幅延长。

月全食最迷人的莫过于“血月”奇观。当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太阳直射光被彻底遮挡,但地球大气层却像一个神奇的滤镜,将太阳光中的红光折射到月球表面,形成暗红色的月面 。

这一现象与我们常见的晚霞原理相同:太阳光包含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其中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容易被大气分子散射,而波长较长的红光穿透力更强,能够绕过大气层折射到月球表面 。因此,我们看到的月亮不再是皎洁的银白色,而是呈现出古铜色或暗红色。

值得注意的是,月全食时月球的颜色深浅会因地球大气状况而异。若观测地云层较厚、尘埃较多,红光的散射效果更显著,月亮会显得更红;反之,晴朗天气下的月亮可能呈现偏橙色的色调 。

朋友们,早上起床的时候,朋友圈里一定多了很多“红月亮”的照片了。

那么,你们半夜起来看了吗?

图片来源:网络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4FryDyqvd2CgYnnoPh_9xe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