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获悉,近日,该局正式推行行政许可“智能印章”新模式,通过搭建人工智能辅助的“漓政通”智能印章平台,将原有8枚行政许可审批印章整合为1枚行政审批智能印章,彻底打通审批服务“最后一公里”。这一改革举措,是桂林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的重要突破,标志着我市政务服务从“人工提效”向“智能赋能”深度转型,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群众获得感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悉,市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围绕“减环节、压时限、优服务”的目标,全面梳理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将分散在不同业务领域的1—8号审批印章实现“多章合一”,所有用印、出件业务统一通过“漓政通”智能印章平台办理,大幅缩短群众办事等待时间,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相较于传统“人工管章”模式,“智能印章”借助数字化手段构建全流程监管体系,让用印环节更规范、更透明。平台后台可实时记录用印全过程,精准捕捉用章人员、用印时间、用印次数等关键信息,形成不可篡改的电子台账,确保“每一次用印都有据可查、每一步流程都合规可溯”。
“以前人工登记用印信息,不仅容易出错,还存在追溯难的问题。现在系统自动记录、智能归档,既缩短了用印申请登记时间,又杜绝了违规用印风险。”市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印章系统还设置分级审批权限,通过“双人核验、系统授权”机制,保障用印安全可控,从源头防范政务服务中的廉政风险。
该工作人员表示,此次“智能印章”的启用,并非简单的“印章整合”,而是我市推动政务服务智能化升级的重要起点。平台以智能印章为核心,同步联动智能问答、智能预审、智能审批等功能,逐步构建“AI+审批”服务体系。如群众通过平台咨询业务时,智能问答系统可即时解答常见问题;提交材料后,智能预审功能可自动核验材料完整性,减少因材料不齐导致的“来回跑”。今后,该局将持续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探索政务服务智能化创新路径,让改革红利更直接、更高效地惠及市场主体和群众,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供“桂林方案”。
值班编辑丨刘高妗
责任编辑丨梁 亮
值班主任丨莫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