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融媒体业务平台建设实战方略

关注「广电猎酷」 关注广电科技

本文由《广播与电视技术》杂志独家授权。本文刊发于2018年第8期。

作者:刘晓敏(厦门广播电视集团)

【摘 要】

本文以厦门广电融媒体业务平台的建设为实战模型,从基于云端的基础IT支撑、内容汇聚、指挥调度、节目生产、内容分发以及运营监控等几大功能模块入手,详细地阐述融媒体业务平台建设的设计思路与运营方案。通过融媒体业务平台的建设完成,厦门广电构建了媒体融合、协同生产与多方互动的立体传播体系,提升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关键词】

融媒体业务,内容汇聚,再造流程,全IP化,新媒体

0 引言

厦门广播电视集团(以下简称集团)遵照中央“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方针,按照厦门市领导在集团调研时提出的要求,积极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扎实推进厦门广电融媒体业务平台(以下简称融媒体平台)的建设,再造新闻采编流程,实现信息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与分发” ,实现广播、电视记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型,实现集团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占领互联网传播阵地,提升集团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1 业务需求和目标

融媒体平台的目标是实现各渠道信息资源的“ 汇聚共享、统一策划、面向服务、多进多出”,服务于集团广播电视生产部门和新媒体部门。平台必须具备以下几种生产能力:

1. 基础支撑能力。一是通过私有云和虚拟化的技术手段整合IT基础资源,统一为上层业务提供基础服务,最大化资源利用率,大幅度降低系统初始投资和后期运行费用;二是建立融媒体支撑平台,为融媒体业务模块提供内容、服务和管理等支撑能力。

2. 内容汇聚能力。整合集团现有节目生产系统、媒资系统、移动转播系统和互联网系统等相关内容资源,为融媒体生产提供内容支撑。

3. 指挥调度能力。通过统一选题、策划和指挥调度,确保日常新闻和突发新闻的高效生产管理能力。

4. 内容管理和生产能力。一是所有资源汇聚进入内容库后,通过系统的相关智能处理,提供统一管理、分类展现和统一检索等功能;二是通过多种内容生产工具,实现新媒体内容的快速编辑以及传统节目的制作。

5. 内容分发能力。通过内容发布中心,实现融媒体内容向互联网的发布和传统生产网的分发。

6. 运营监控能力。实现对平台资源的监控、管理以及相关运营监控。

7. 新媒体支撑能力。集团新媒体资源主要包括集团微信矩阵、微博矩阵、看厦门APP、厦门广电网和央视新闻移动网旗下的厦门电视台矩阵号等资源(以下简称集团新媒体资源)。通过建立统一的面向集团新媒体资源的支撑系统,为新媒体提供统一的内容支撑能力。

2 业务平台的设计

融媒体平台的设计方案,主要是以汇聚中心为核心,多角度、多方位搜集最新、最热信息;以全IP化生产指挥调度中心为中枢神经系统,实现节目生产的总指挥调度和决策辅助;以生产中心为工具,再造制作流程,实现内容的快速编辑和生产;以发布中心为渠道,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分发技术,特别是基于移动端的快速发布,进一步拓宽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的发展渠道,增强新闻资讯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提高用户的粘性。

融媒体平台的业务(框架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基础IT支撑中心、内容汇聚中心、指挥调度中心、内容生产中心、内容分布中心以及运营监控中心等几大功能模块。

图1 融媒体平台业务框架图

2.1 基础IT支撑中心的设计

基础IT支撑中心主要包括网络架构、网络及系统安全、计算资源、存储空间和软件系统架构等几个部分。

2.1.1 网络架构

融媒体平台采用纯IP的单网架构,通过具备防病毒功能的高性能万兆防火墙与其他业务系统相对接。核心网络采用全万兆以太网进行数据交换,承担系统内部的干线网络联通和存储数据访问。融媒体平台网络(图2)物理布局位于集团办公网和各节目制作网中间,很好的解决了同时面向传统生产网和互联网的业务互通问题。

图2 融媒体平台网络示意图

融媒体平台的网络分为DMZ区和后台服务区。DMZ区是用于部署面向互联网内容汇聚和发布应用,后台服务区是用于部署融媒体平台核心服务、终端应用及面向内网的后台服务应用。

2.1.2 网络及系统安全

网络及系统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防护。网络安全防护很重要,融媒体平台按照国家信息技术系统安全的三级等保标准进行建设。

2. 高可用性。一是具备高可用性集群(HA)功能。当集群中的主机硬件或虚拟化软件发生故障时,该主机上的虚拟机可以在集群之内的其它主机上自动重启,保障业务连续性;二是具备容错机制。在保证运行虚拟机的主机发生故障时,虚拟机会自动触发透明故障切换,不会引起任何数据丢失或停机。

3. 数据备份。建立了基于X86服务器架构的第三方专业数据备份系统,实现了独立于融媒体平台虚拟化架构的核心数据库备份。同时,还能对整个虚拟机或虚拟机单个磁盘快速进行数据的全备份、增量备份和恢复。

2.1.3 计算资源

利用虚拟化技术构建私有云架构,计算资源采用刀片式服务器和虚拟化软件方式实现。

2.1.4 存储空间

根据目前集团的业务量估算,每天预计汇聚进入融媒体平台的内容约500GB,按照所有资料存储半年来计算,存储容量需要92TB,以20%的业务增量计算,设计容量要求需达到110TB。因此,核心存储我们采用了6个万兆集群节点,每节点36TB,采用4+2冗余配比,有效容量可达120TB,有效带宽1.2GBps。

2.1.5 软件系统架构

应用软件系统基于开放的SOA架构,使用松耦合的方式实现与各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

2.2 内容汇聚中心的设计

汇聚中心提供了各种媒体资源汇聚的接口、服务及工具,它将各种媒体资源按照既定的接口规范统一汇入内容库。汇聚中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

1. 建立基于公有云平台的互联网热点采集服务

根据业务部门常用的国内近200个主流新闻类门户网站、APP应用、媒体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通过爬虫将数据采集汇聚到云平台,按照内容实时分类,为融媒体平台提供强大的网站媒体数据。

开发数据推送功能,编辑人员能将网站媒体数据直接推送到融媒体平台,形成新闻线索,也可以一键分发到包括看厦门APP在内的集团新媒体资源平台,实现互联网内容的快速转发,减轻了编辑人员的工作量。

2. 专业生产内容(PGC)回传

记者或者授权人员可通过移动爆料客户端,随时随地把视频、音频、文字和图片等上传到融媒体平台,实现了新闻线索的快速捕捉。

3. 远程回传

针对外部高质量视频来源,采编人员采用专业远程回传软件,在异地能够高速回传素材和节目到融媒体平台,以保证节目格式的制播合法性以及传输的可靠性。

4. 打通福建省城市电视台新闻协作网

通过开发数据交互接口,实现了融媒体平台与协作网的联通,解决了网内各成员台之间选题共享、快速约稿和节目交换等功能的需求,扩大了成员台之间的资源共享以及节目交流与合作。

5. 建立IP流收录和SDI收录相结合的资源型收录系统

IP流收录主要负责集团外的IP流视频节目的滚动收录,SDI收录主要负责集团内SDI信号节目的定制收录,二者互为补充。收录系统具备边收边传、边传边编以及智能拆条等功能,提高了节目生产的效率。

6. 4G和SNG回传功能

通过与4G和SNG直播移动传输系统的接口,外场记者能够便捷地将媒体文件快速发送进入融媒体内容库。

7. 新媒体线索

将集团新媒体资源的生产内容和互动内容选择性地作为线索导入融媒体平台,为新闻策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8. 传统节目内容的接入

打通融媒体平台与集团各电视制作网、媒资网和电台音频网,实现素材和成品内容的交换,实现集团资源的共享。特别是针对新闻非编网、厦门卫视非编网和电台音频网的内容,只要责编定稿,系统自动将定稿的串联单、文稿和素材一起推送到融媒体内容库,为新媒体节目制作提供内容资源。

2.3 指挥调度中心的设计

指挥调度中心能系统地呈现和控制新媒体和广播电视融合生产流程的各个重要环节,它将节目生产流程、内容选题、地理位置、视频连线、发布调度、生产力统计、影响力分析以及舆情监控等各种数据在指挥大屏上进行展示,为广播、电视、新媒体等业务部门提供节目融合生产的总指挥调度和决策辅助。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

1 在不改变传统制播系统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选题策划、资源调度、展示呈现等功能模块,服务于融媒体生产。

2. 多渠道汇聚展示内容包括电视信号、网络直播信号、最新回传视频、新闻线索和实时热点新闻等资源,方便指挥者进行选题策划调度。

3. 选题策划调度包括选题管理、采访资源调度等模块,用于指挥者根据汇聚的线索指定报道选题。选题生成后,将为选题配备相关的生产资源。

4. 融合生产监看,用于在融合生产系统下,实时监控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生产流程进度。

5. 影响力分析及舆情监控,用于反馈第三方舆情数据、互动反馈、多渠道反馈信息等相关数据。

2.4 内容生产中心的设计

生产中心由内容管理、检索应用以及部署在内容支撑系统上的各类应用所构成,主要提供面向广播电视生产工具、互联网生产工具、图文生产工具,解决融媒体内容生产过程中的制作问题。生产中心以内容库为基础,将汇聚的多种资源通过智能分析,产生大量相关元数据,形成各种分类,以及提供多种形态的检索服务。生产中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

1. 通过BS管理模式,对汇聚的视、音、图、文资源进行管理,使用者在统一门户内进行素材浏览、查询和挑选。

2. 汇聚的高、低码率素材或图文资源,通过重新编排、编辑以及转码,能够作为集团新媒体资源的内容来源。

3. 通过智能手机终端APP应用进行移动生产,实现报题、审核、审片以及网络直播等移动外延应用。

4. 具备完善的内容分级权限管理,对内容库中的素材进行分级管理和访问权限控制,不同权限的用户访问不同的内容。

2.5 内容分发中心的设计

发布中心是融媒体平台最终播出和发布的途径。除提供传统广播电视台渠道发布外,系统还需要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多屏多终端发布,发布流程要求简单化、智能化。

2.5.1 发布渠道

1. 具备面向传统广电生产系统的报题发布功能。

2. 提供演播室互动接口,汇聚的新闻线索、舆情信息和互动内容可通过数据接口的方式将所需内容推送到演播室包装系统中,供演播室系统调用。

3. 具备面向集团新媒体资源的多种渠道统一发布,采用开放式架构,根据集团后续需求,接入更多的互联网分发渠道。

4. 具备微信CMS管理系统,可将平台内容通过发布中心进行微信发布。

5. 具备微信矩阵功能,支持多公众号绑定管理、支持自动追加正文头尾模板、支持微信消息预览与群发、支持微信公众号自定义菜单、支持稿件内容个性化排版、支持微信公众号自定义回复等功能。

6. 具备微博直接发布功能,将平台内容通过发布中心进行微博发布。

2.5.2 业务发布流程

我们主要设计了两套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一套是面向传统广电的报题发布流程,另一套是面向新媒体业务的多渠道发布流程。

图3 融媒体平台业务流程图

1. 面向传统广电的报题发布流程

面向传统广电的报题发布流程(红色流程线),首先记者和编辑从内容库中挑选广电节目生产所需的线索和素材,对于所选线索和文稿一键报题到广电生产系统中,然后按照广电生产系统的业务流程继续进行生产;对于所选素材,则通过视频简编工具进行编辑,编辑好的成品或半成品节目经过审核后,推送到广电生产系统中供使用。

2. 面向新媒体业务的多渠道发布流程

面向新媒体业务的多渠道发布流程(蓝色流程线),分成两条线路:

1)记者和编辑从内容库中挑选新媒体生产所需的线索和素材,通过快速报题形成新媒体发布任务。经过编辑好的成品节目通过审核后推送到新媒体平台进行发布。

2)由责编或编审从内容库中挑选新媒体生产所需的线索并形成新媒体内容发布单。由相关业务记者和编辑根据发布单的任务,使用编辑工具进行内容生产,编辑好的成品节目通过相关审核后,推送到新媒体平台进行发布。

2.6 运营监控中心的设计

运营监控中心主要包括业务监控、系统监控和数据挖掘等几个方面。

1. 业务监控。对融媒体平台采、编、播、控、传、存等相关的业务流程进行实时监控和展示,比如素材上载量、节目生成长度、功能使用频率等。同时,也根据集团的具体业务流程需求,定制专有的业务监控,最终以报表的形式展现。

2. 系统监控。能够实现对系统拓扑、告警管理、性能管理、配置处理等各项功能的监控。

3. 数据挖掘。利用资源的信息标识描述,挖掘内容资源之间的深层关联,充分发掘后构建基于TAG的内容架构体系。

3 技术亮点

3.1 建立了良好的信息系统网络安全机制

由于与传统电视节目制作系统的数据交互非常频繁,为加强融媒体平台的整体安全,系统以融媒体平台、新闻非编网和卫视非编网络整体打包成电视节目综合制作系统的方式,通过了总局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的测评。

3.2 强化移动客户端素材快速回传、直播、发布以及内容共享和审核等功能

借鉴央视新闻移动网的建设,定制开发了融媒体移动子模块,增加移动端短视频快速回传、直播以及快速发布等扩展功能。

另外,通过移动客户端,编辑人员可以获取和使用融媒体平台庞大的视频与稿件资源, 也能完成选题审核和选题指派业务,有效改变集团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和新媒体资源分散、竞争力薄弱的现状,在稿源拓展、版权保护、媒资运营等领域的拓展具有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开创融合发展的全新业态。

3.3 打通集团各演播室、总控系统和新媒体直播的通道

打通流媒体直播系统、集团总控系统与演播室节目制作通道,为融媒体节目编辑制作以及节目互动带来巨大的便利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流媒体直播系统将制作后的直播信号分成三路:一路送集团总控系统,通过矩阵调度到集团各演播室,实现演播室与新媒体直播的实时互动;一路送分布式指挥调度中心,经IP矩阵调度至大屏及任何地点的可视终端上进行展示;一路送云直播服务器实现网络分发。

3.4 建立了全IP化融媒体生产指挥调度中心

将融媒体平台所有的信号源转成统一格式的IP流,采用全IP化的高清矩阵系统,对各种IP信源调度到不同区域、不同显示终端(如拼接大屏、电视机、显示器、Pad等)进行展示。系统的拓展仅需要部署网络系统即可,具有很好的伸缩性,不需要额外的视频矩阵和视频综合布线,极大地降低项目实施的总体成本。

3.5 建立了多种与业务相契合的生产指挥报道模板

根据不同时间节点集团工作的部署,我们建立了多种指挥报道模板,以满足业务部门进行融合生产指挥调度的需要。如根据全国两会、九八投洽会、海峡论坛、厦门国际马拉松、台风等重大主题报道,定制了相应的指挥调度模板,以展现不同的生产内容和工作流程。

3.6 建立了严格的多媒体稿件审核流程

根据集团新闻内容发布和审核管理的要求,针对融媒体平台的稿件管理,建立了严格的编辑、责编和编审三级审稿流程,并且设置了相应的权限管理。同时,根据集团新媒体资源内容的不同,建立与相应的稿件模板,方便新媒体采编人员对内容的快速编辑、审核和发布。

3.7 定制设计了公有云大数据舆情监测系统

舆情监测系统利用当前最先进的互联网相关的数据采集及挖掘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针对微博、微信公众号、论坛、新闻网站、移动新闻客户端等互联网内容及数据进行监测、抽样,分析网上的讨论热点、情绪、讨论的渠道及地理分布等。针对全国、福建省、厦门市以及辖内各区,我们建立了每一时刻的热点、主题词和事件分析的数据模型,为融媒体业务提供了各类数据支撑和大屏展示。

4 总结与展望

通过融媒体业务平台的建设,集团业务部门逐渐改变了传统的节目制作模式,建立了新的融媒体业务流程。在融媒体平台建设的带动下,集团看厦门APP装机量将突破65万台,集团官微粉丝突破了30万用户,2018年元宵戏曲晚会三场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720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随着视频的智能化、4K超高清化、VR虚拟现实化和碎片化,应用于以移动端为主的多种终端协同收看将成为主流,如何顺应新的潮流,对融媒体业务平台的运营和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积极探索融媒体业务平台的发展新思路和运营模式,实施移动优先战略,提高融媒体节目生产的工作效率,积极推进集团的转型发展、融合发展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纪雅林, 商旸. 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5(4).

[2] 苗圩. 谈媒体融合:以技术创新支撑融合发展[OL].http://www.xinhuanet.com/newmedia/2015-05/14/c_134235781.htm.

作者简介

刘晓敏,男,1970年生,硕士,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技术委员会委员,集团首席工程师,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研究,厦门广播电视集团计算机网络的奠基人和信息化建设的带头人。

好文共赏请转发 有话要说请留言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903F150N2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