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高信芬团队在西藏藏南地区发现蔷薇属一新物种,并正式命名为“藏南蔷薇”(Rosa austrotibetana)。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植物学知名期刊《BOT J LINN SOC》(牛津大学出版社)。
藏南蔷薇模式标本采集于2022年,在西藏隆子县扎日乡海拔约3900米的林缘地带发现,随后又在墨脱县等区域得到多次复核采集。该物种主要分布于海拔3800米至4000米的山地森林边缘及灌丛中,生态适应性强,是一种藤状或攀援性灌木,枝条最长可达9米。
研究团队通过对该物种进行详细的分子系统学和形态分类学比对,确认其在小叶形态、花瓣被毛、花梗长度等方面与已知近缘物种如Rosa filipes和Rosa glomerata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花瓣背面密生丝状毛(sericeous),花瓣先端急尖或平滑(无微凹)等组合性状上,具明显分类学识别特征。结合拉丁学名描述、模式标本馆藏信息及分类系统学标准,最终确立其为蔷薇属的一个独立新种。
据研究团队介绍,该新物种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青藏高原地区蔷薇属植物的多样性资料,也为探索该区域植物区系起源与演化、系统分类及生物地理格局提供了新证据。该物种的发现再次印证了藏南地区作为生物多样性热点的重要地位。科研人员认为,在该区域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地森林与灌丛生态系统中,未来仍有可能发现更多尚未被鉴定的新物种。
该文第一作者,新种命名人张程为成都生物研究所博士后(已出站),长期从事蔷薇属植物系统分类与进化研究,已有十年科研积累。多年来,他曾多次自费前往各地开展蔷薇属植物调查与样品采集工作,为我国蔷薇属物种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西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