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半导体关键气体价格暴涨90%

最高涨幅90%!这一半导体气体即将涨价 三星、海力士已接到通知

在美中贸易暂时缓和的背景下,稀土与 AI 芯片领域的战略博弈却持续升温,而六氟化钨(WF6)价格的暴涨成为当前产业链关注的焦点,其涨幅之高、影响之广,正引发全球芯片行业震动。

据韩媒报道,多家气体生产商已正式通知三星电子、SK 海力士、DB Hitek、Magnachip 等韩国主流芯片制造商,明年六氟化钨价格将大幅上调,涨幅高达 70% 至 90% ,这一涨价幅度远超行业预期,给芯片企业带来沉重的成本压力。

此次六氟化钨价格飙升,根源在于上游钨价的疯狂上涨。数据显示,过去 5 个月内,钨价已实现翻倍,而日本天然气生产商更是以汇率不利为由,将相关产品价格提高 90%,进一步助推了六氟化钨的涨价势头。尽管芯片制造商早已知晓钨价上涨的情况,对六氟化钨涨价有一定心理准备,但 70%-90% 的涨幅仍超出了多数企业的成本承受范围。

更值得关注的是,六氟化钨对芯片制造至关重要,存储器芯片制程对其依赖度极高,广泛应用于逻辑芯片(Logic)、DRAM 以及结构复杂的 3D NAND 制造中,这意味着六氟化钨价格的暴涨将直接导致记忆体晶片成本显著增加,对本就面临市场波动的芯片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从全球钨产业链格局来看,中国在钨资源掌控上具有绝对优势 ——全球超过 80% 的钨金属开采和加工都由中国完成。自今年 2 月起,中国对钨及其他战略矿产实施出口许可证政策,这一政策直接收紧了全球钨资源的供给,成为钨价飙升的关键推手。

据中国钨业协会统计,截至今年 9 月初,钨矿石价格较年初上涨 95%,同期 APT(仲钨酸铵,钨冶炼重要中间产品)价格也上涨 90% 以上,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最终传导至下游六氟化钨产品。

从全球六氟化钨产能分布来看,当前全球年消耗量约 7000 至 8000 吨,主要产能集中在少数企业:中国 Peric 年产能 2200 吨,韩国 SK Specialty 年产能 2000 吨,日本关东电化年产能 1400 吨,韩国 Foosung 年产能 900 吨。有限的产能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六氟化钨价格缺乏下调空间。

消息人士明确指出,此次六氟化钨价格上涨并非短期冲击,而是全球钨产业链供应链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体现。在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部分气体生产商可能会从价格上涨中获得短期收益,但对依赖六氟化钨的芯片企业来说,成本压力或将长期存在,甚至可能影响后续芯片产品的定价与市场竞争力。

来源于半导体封装,作者半导体首席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7rLzoOr4iTXdD_usBM6SMJ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