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中芯国储家庭储能容量计算方法:基于日均用电量与关键负载

在家庭储能系统配置中,中芯国储始终以 “精准匹配需求” 为核心,通过科学测算家庭日均用电量与关键负载功耗,确保储能容量既满足日常用电需求,又避免资源浪费。其计算逻辑可分为 “基础数据采集”“核心参数计算”“容量修正优化” 三个关键步骤,具体方法如下:

一、基础数据:锁定两大核心测算依据

中芯国储首先会明确家庭用电的两个关键指标,为后续计算提供数据支撑:

1.家庭日均总用电量:通过查看家庭近 1-3 个月的电费账单(标注 “总用电量”),取平均值得到日均用电量(单位:千瓦时,kWh)。例如,某家庭月用电量 300kWh,则天均用电量为 300÷30=10kWh。若家庭未安装智能电表,也可通过 “电器功率 × 使用时长” 逐一统计常用电器(如空调、洗衣机、电视等)的日耗电量,求和后得到估算值。

2.关键负载功耗与保障时长:关键负载指家庭必须保障的用电设备,中芯国储会按 “优先级 + 功耗” 分类统计:

◦高优先级负载:如医疗设备(制氧机、呼吸机等,功率通常 50-500W)、冰箱(100-200W,24 小时运行)、基础照明(每盏 10-20W,每日使用 4-6 小时);

◦基础优先级负载:如路由器(10-20W)、手机充电(单设备 10-20W,每日 2-3 小时)。

同时,需确定关键负载的 “最低保障时长”(如停电后需持续供电 24 小时、48 小时),这是计算备用储能容量的核心依据。

中芯国储家庭储能

二、核心计算:分场景确定储能容量

中芯国储会根据家庭 “日常备电”“应急保障” 两种需求,分别计算储能容量:

1. 基于日均用电量的 “日常备电” 容量计算

若家庭希望储能系统覆盖日常 50%-80% 的用电量(避免完全依赖电网),计算公式为:

储能容量(kWh)= 日均用电量 × 目标覆盖比例 ÷ 储能系统放电效率

其中,储能系统放电效率通常为 85%-90%(电池放电过程中存在能量损耗)。

举例:某家庭日均用电量 10kWh,希望覆盖 70% 的日常用电,储能放电效率按 90% 计算,则储能容量 = 10×70%÷90%≈7.78kWh,实际配置时会向上取整为 8kWh。

2. 基于关键负载的 “应急保障” 容量计算

当电网停电时,需优先保障关键负载供电,计算公式为:

应急储能容量(kWh)= 关键负载总功率(kW)× 计划保障时长(h)÷ 储能系统放电效率

第一步:计算关键负载总功率。例如,家庭关键负载为 “冰箱(0.15kW)+ 2 盏照明(0.02kW×2=0.04kW)+ 制氧机(0.3kW)”,总功率 = 0.15+0.04+0.3=0.49kW。

第二步:确定保障时长(如 24 小时),代入公式:应急储能容量 = 0.49×24÷90%≈13.07kWh,实际配置会选择 13-15kWh 的储能系统,预留一定冗余。

三、最终优化:结合实际场景修正容量

中芯国储在初步计算后,还会结合家庭实际情况调整容量:

1.季节差异修正:若家庭夏季(空调使用多)或冬季(取暖设备使用多)用电量显著上升,会按 “峰值日均用电量” 重新计算,避免旺季容量不足;

2.电池衰减考虑:储能电池使用 5-8 年后容量会衰减 10%-20%,配置时会增加 10%-15% 的容量冗余,确保长期使用效果;

3.并网 / 离网模式差异:若家庭为 “离网模式”(完全不依赖电网),需按 “日均用电量 100% 覆盖 + 关键负载 24 小时保障” 计算,容量需同时满足两者最大值;若为 “并网模式”(优先用电网,储能作为补充),可适当降低容量,优先满足应急需求。

通过以上步骤,中芯国储能精准计算出既符合家庭用电需求,又具备经济性和实用性的储能容量,实现 “按需配置、高效利用” 的目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一起讨论。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GRgJnjohlZcmPRUZOlEJIF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