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月与探月
夜幕低垂,银辉遍洒。我站在阳台,望着天边那轮皎洁的明月,它像一块温润的白玉,静静悬挂在深邃的夜空。看月的诗意与探月的豪情,在我心中交织,勾勒出跨越千年的追梦画卷。
看月,是藏在时光里的浪漫情怀。古人没有望远镜,没有探测器,却用最真挚的情感,赋予月亮无尽的诗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的明月里藏着浓浓的乡愁;“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的明月下藏着甜蜜的期盼;“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明月中藏着宁静的禅意。那一轮明月,照过秦汉的宫阙,映过唐宋的江河,陪伴着古人度过无数日夜。它是旅人的灯塔,是游子的慰藉,是恋人的信使,将人们的喜怒哀乐、思念牵挂,都融进清辉里,流传千年而未改。
探月,是刻在骨子里的探索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远远观望,开始渴望揭开月亮神秘的面纱。从嫦娥奔月的古老传说,到敦煌壁画中飞天的曼妙身姿,古人用想象为探月之路埋下伏笔。如今,这份想象变成了现实:“嫦娥一号” 传回月球的清晰影像,让我们第一次看清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嫦娥三号” 带着 “玉兔号” 月球车成功着陆,在月背留下人类探测器的第一道痕迹;“嫦娥五号” 满载月壤归来,让我们得以近距离研究月球的奥秘。一代代航天人披荆斩棘,用科技打破距离的阻隔,让 “上九天揽月” 的豪情从诗句变成了壮举。
看月与探月,是浪漫与现实的交织,是传承与创新的呼应。看月,让我们在诗意中感受文化的底蕴;探月,让我们在探索中彰显科技的力量。古人的望月之情,化作了今人的探月之行;今人的探月壮举,又为月亮增添了新的传奇。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既要能在月光下品读诗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要能在星空中立下志向,传承探索未知的精神。
月亮依旧高悬,追梦之路漫长。愿我们带着看月的浪漫情怀,怀揣探月的坚定信念,在成长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去探索更多未知,去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精彩篇章。
作文简介
这篇中考满分作文以 “看月与探月” 为线索,通过 “古人看月的诗意” 与 “今人探月的壮举” 两大板块,展现浪漫情怀与探索精神的传承。文章引用多首经典诗句,结合探月工程的重大成就,古今对照,层层递进。语言优美流畅,既有诗意的描绘,又有豪情的抒发,既体现了文化底蕴,又凸显了时代精神,符合中考满分作文 “立意深刻、内容充实、语言生动” 的要求,传递了少年追梦的正能量。
看月与探月
晚饭后,我坐在院子里的竹椅上,抬头便望见那轮圆圆的明月。它像一个巨大的银盘,洒下温柔的清辉,把院子里的花草树木都染上了一层朦胧的白。看着这轮明月,我不禁想起了那些关于月亮的故事,也想起了人类探索月亮的漫漫征途。
看月,是童年里最纯真的向往。小时候,奶奶常坐在我身边,指着月亮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我望着月亮,总觉得那朦胧的光晕里,真的有一位美丽的嫦娥,抱着玉兔在桂树下乘凉。我会好奇地问奶奶:“月亮上的桂树真的有那么高吗?玉兔捣药是给谁吃呀?” 奶奶总是笑着回答:“等你长大了,自己去探索呀。” 那时的月亮,藏着我最纯真的好奇与幻想,它是神秘的、美好的,是童年里最温暖的陪伴。偶尔,我还会和小伙伴们一起,比赛谁数的星星多,谁能最先找到月亮旁边最亮的那颗星,月光下的欢声笑语,是童年最珍贵的回忆。
探月,是成长中最坚定的追求。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从书本和新闻里了解到,月亮并没有嫦娥和玉兔,只有环形山、月壤和无尽的荒漠。但这并没有减少我对月亮的喜爱,反而让我对探索月亮充满了更强烈的渴望。我知道了,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观察月亮,揭开了月亮神秘的面纱;我知道了,我国的 “嫦娥” 系列探测器一次次飞向月球,实现了 “绕、落、回” 的伟大目标;我还知道了,“祝融号” 火星车的成功着陆,让我国的航天事业又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些成就让我无比自豪,也让我明白,探索未知需要勇气和坚持,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
看月与探月,是从幻想走向现实的旅程,是从纯真走向成熟的蜕变。看月,让我们保留心中的美好与诗意;探月,让我们拥有前行的勇气与力量。古人用想象描绘月亮的美好,今人用科技实现探索的梦想。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既要心怀诗意,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也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探索更多宇宙的奥秘打下坚实的基础。
月光依旧温柔,追梦的脚步不停。愿我们都能带着看月的纯真与探月的坚定,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作文简介
这篇中考满分作文以 “童年看月” 与 “成长探月” 的视角变化为线索,通过 “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了解探月工程成就” 等具体情节,展现从幻想向往到坚定追求的成长过程。文章语言朴实真挚,情感细腻,将个人成长与国家科技发展相结合,既有童年的纯真回忆,又有新时代少年的责任担当,符合中考满分作文 “以小见大、情真意切” 的要求,传递了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积极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