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Pytorch图像分类从模型自定义到测试

言有三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视觉方向从业者,有三工作室等创始人

编辑 | 言有三

前面已跟大家介绍了Caffe和TensorFlow,链接如下。

今天说说Pytorch。

01

什么是 Pytorch

一句话总结 Pytorch = Python + Torch。

Torch 是纽约大学的一个机器学习开源框架,几年前在学术界非常流行,包括 Lecun等大佬都在使用。但是由于使用的是一种绝大部分人绝对没有听过的 Lua 语言,导致很多人都被吓退。后来随着 Python 的生态越来越完善,Facebook 人工智能研究院推出了Pytorch并开源。Pytorch不是简单的封装 Torch并提供Python接口,而是对Tensor以上的所有代码进行了重构,同TensorFlow一样,增加了自动求导。

后来Caffe2全部并入Pytorch,如今已经成为了非常流行的框架。很多最新的研究如风格化、GAN 等大多数采用Pytorch源码,这也是我们必须要讲解它的原因。

1.1 特点

(1)动态图计算。TensorFlow从静态图发展到了动态图机制Eager Execution,pytorch则一开始就是动态图机制。动态图机制的好处就是随时随地修改,随处debug,没有类似编译的过程。

(2)简单。相比TensorFlow中Tensor、Variable、Session等概念充斥,数据读取接口频繁更新,tf.nn、tf.layers、tf.contrib各自重复,Pytorch则是从Tensor到Variable再到nn.Module,最新的Pytorch已经将Tensor和Variable合并,这分别就是从数据张量到网络的抽象层次的递进。有人调侃TensorFlow的设计是“make it complicated”,那么 Pytorch的设计就是“keep it simple”。

1.2 重要概念

(1)Tensor/Variable

每一个框架都有基本的数据结构,Caffe是blob,TensorFlow和Pytorch都是Tensor,都是高维数组。Pytorch中的Tensor使用与Numpy的数组非常相似,两者可以互转且共享内存。

tensor包括cpu和gpu两种类型,如torch.FloatTensortorch.cuda.FloatTensorvirable,就分别表示cpu和gpu下的32位浮点数。

tensor包含一些属性。data,即Tensor内容;Grad,是与data对应的梯度;requires_grad,是否容许进行反向传播的学习,更多的可以去查看API。

(2)nn.module

抽象好的网络数据结构,可以表示为网络的一层,也可以表示为一个网络结构,这是一个基类。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定义自己的网络,并继承nn.Module。具体的使用,我们看下面的网络定义吧。

(3)torchvision包,包含了目前流行的数据集,模型结构和常用的图片转换工具

02

Pytorch 训练

安装咱们就不说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开始训练模型。训练模型包括数据准备、模型定义、结果保存与分析。

2.1 数据读取

前面已经介绍了Caffe和TensorFlow的数据读取,两者的输入都是图片list,但是读取操作过程差异非常大,Pytorch与这两个又有很大的差异。这一次,直接利用文件夹作为输入,这是 Pytorch更加方便的做法。数据读取的完整代码如下:

data_dir = '../../../../datas/head/'

data_transforms = {

'train': transforms.Compose([

transforms.RandomSizedCrop(48),

transforms.RandomHorizontalFlip(),

transforms.ToTensor(),

transforms.Normalize([0.5,0.5,0.5], [0.5,0.5,0.5])

]),

'val': transforms.Compose([

transforms.Scale(64),

transforms.CenterCrop(48),

transforms.ToTensor(),

transforms.Normalize([0.5,0.5,0.5], [0.5,0.5,0.5])

]),

}

image_datasets =

dataloders =

下面一个一个解释,完整代码请移步 Git 工程。

(1)datasets.ImageFolder

Pytorch的torchvision模块中提供了一个dataset 包,它包含了一些基本的数据集如mnist、coco、imagenet和一个通用的数据加载器ImageFolder。

它会以这样的形式组织数据,具体的请到Git工程中查看。

root/left/1.png

root/left/2.png

root/left/3.png

root/right/1.png

root/right/2.png

root/right/3.png

imagefolder有3个成员变量。

self.classes:用一个list保存类名,就是文件夹的名字。

self.class_to_idx:类名对应的索引,可以理解为 0、1、2、3 等。

self.imgs:保存(imgpath,class),是图片和类别的数组。

不同文件夹下的图,会被当作不同的类,天生就用于图像分类任务。

(2)Transforms

这一点跟Caffe非常类似,就是定义了一系列数据集的预处理和增强操作。到此,数据接口就定义完毕了,接下来在训练代码中看如何使用迭代器进行数据读取就可以了,包括 scale、减均值等。

这就是创建了一个 batch,生成真正网络的输入。关于更多 Pytorch 的数据读取方法,请自行学习。

2.2 模型定义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nn.functional as F

import numpy as np

class simpleconv3(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simpleconv3,self).__init__()

self.conv1 = nn.Conv2d(3, 12, 3, 2)

self.bn1 = nn.BatchNorm2d(12)

self.conv2 = nn.Conv2d(12, 24, 3, 2)

self.bn2 = nn.BatchNorm2d(24)

self.conv3 = nn.Conv2d(24, 48, 3, 2)

self.bn3 = nn.BatchNorm2d(48)

self.fc1 = nn.Linear(48 * 5 * 5 , 1200)

self.fc2 = nn.Linear(1200 , 128)

self.fc3 = nn.Linear(128 , 2)

def forward(self , x):

x = F.relu(self.bn1(self.conv1(x)))

x = F.relu(self.bn3(self.conv3(x)))

x = x.view(-1 , 48 * 5 * 5)

x = F.relu(self.fc1(x))

x = F.relu(self.fc2(x))

x = self.fc3(x)

return x

我们的例子都是采用一个简单的3层卷积 + 2层全连接层的网络结构。根据上面的网络结构的定义,需要做以下事情。

(1)simpleconv3(nn.Module)

继承nn.Module,前面已经说过,Pytorch的网络层是包含在nn.Module 里,所以所有的网络定义,都需要继承该网络层,并实现super方法,如下:

super(simpleconv3,self).__init__()

这个就当作一个标准执行就可以了。

(2)网络结构的定义都在nn包里,举例说明:

torch.nn.Conv2d(in_channels, out_channels, kernel_size, stride=1, padding=0, dilation=1, groups=1, bias=True)

完整的接口如上,定义的第一个卷积层如下:

nn.Conv2d(3, 12, 3, 2)

即输入通道为3,输出通道为12,卷积核大小为3,stride=2,其他的层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nn的API。

(3)forward

backward方法不需要自己实现,但是forward函数是必须要自己实现的,从上面可以看出,forward 函数也是非常简单,串接各个网络层就可以了。

对比Caffe和TensorFlow可以看出,Pytorch的网络定义更加简单,初始化方法都没有显示出现,因为 Pytorch已经提供了默认初始化。

如果我们想实现自己的初始化,可以这么做:

它会对conv1的权重和偏置进行初始化。如果要对所有conv层使用 xavier 初始化呢?可以定义一个函数:

def weights_init(m):

if isinstance(m, nn.Conv2d):

xavier(m.weight.data)

xavier(m.bias.data)

net = Net()

net.apply(weights_init)

03

模型训练

网络定义和数据加载都定义好之后,就可以进行训练了,老规矩先上代码:

def train_model(model, criterion, optimizer, scheduler, num_epochs=25):

for epoch in range(num_epochs):

print('Epoch {}/{}'.format(epoch, num_epochs - 1))

for phase in ['train', 'val']:

if phase == 'train':

scheduler.step()

model.train(True)

else:

model.train(False)

running_loss = 0.0 running_corrects = 0.0

for data in dataloders[phase]:

inputs, labels = data

if use_gpu:

inputs = Variable(inputs.cuda())

labels = Variable(labels.cuda())

else:

inputs, labels = Variable(inputs), Variable(labels)

optimizer.zero_grad()

outputs = model(inputs)

_, preds = torch.max(outputs.data, 1)

loss = criterion(outputs, labels)

if phase == 'train':

loss.backward()

optimizer.step()

running_loss += loss.data.item()

running_corrects += torch.sum(preds == labels).item()

epoch_loss = running_loss / dataset_sizes[phase]

epoch_acc = running_corrects / dataset_sizes[phase]

if phase == 'train':

writer.add_scalar('data/trainloss', epoch_loss, epoch)

writer.add_scalar('data/trainacc', epoch_acc, epoch)

else:

writer.add_scalar('data/valloss', epoch_loss, epoch)

writer.add_scalar('data/valacc', epoch_acc, epoch)

print('{} Loss: {:.4f} Acc: {:.4f}'.format(

phase, epoch_loss, epoch_acc))

writer.export_scalars_to_json("./all_scalars.json")

writer.close()

return model

分析一下上面的代码,外层循环是epoches,然后利用 for data in dataloders[phase] 循环取一个epoch 的数据,并塞入variable,送入model。需要注意的是,每一次forward要将梯度清零,即optimizer.zero_grad(),因为梯度会记录前一次的状态,然后计算loss进行反向传播。

loss.backward()

optimizer.step()

下面可以分别得到预测结果和loss,每一次epoch 完成计算。

epoch_loss = running_loss / dataset_sizes[phase]

epoch_acc = running_corrects / dataset_sizes[phase]

_, preds = torch.max(outputs.data, 1)

loss = criterion(outputs, labels)

可视化是非常重要的,鉴于TensorFlow的可视化非常方便,我们选择了一个开源工具包,tensorboardx,安装方法为pip install tensorboardx,使用非常简单。

第一步,引入包定义创建:

from tensorboardX import SummaryWriter

writer = SummaryWriter()

第二步,记录变量,如train阶段的 loss,writer.add_scalar('data/trainloss', epoch_loss, epoch)。

按照以上操作就完成了,完整代码可以看配套的Git 项目,我们看看训练中的记录。Loss和acc的曲线图如下:

网络的收敛没有Caffe和TensorFlow好,大家可以自己去调试调试参数了,随便折腾吧。

04

Pytorch 测试

上面已经训练好了模型,接下来的目标就是要用它来做inference了,同样给出代码。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from torch.optim import lr_scheduler

from torch.autograd import Variable

import torchvision

from torchvision import datasets, models, transforms

import time

import os

from PIL import Image

import sys

import torch.nn.functional as F

from net import simpleconv3

data_transforms = transforms.Compose([

transforms.Resize(48),

transforms.ToTensor(),

transforms.Normalize([0.5,0.5,0.5], [0.5,0.5,0.5])])

net = simpleconv3()

modelpath = sys.argv[1]

net.load_state_dict(torch.load(modelpath,map_location=lambda storage,loc: storage))

imagepath = sys.argv[2]

image = Image.open(imagepath)

imgblob = data_transforms(image).unsqueeze(0)

imgblob = Variable(imgblob)

torch.no_grad()

predict = F.softmax(net(imgblob))

print(predict)

从上面的代码可知,做了几件事:

定义网络并使用torch.load和load_state_dict载入模型。

用PIL的Image包读取图片,这里没有用OpenCV,因为Pytorch默认的图片读取工具就是PIL的Image,它会将图片按照RGB的格式,归一化到 0~1 之间。读取图片之后,必须转化为Tensor变量。

evaluation的时候,必须设置torch.no_grad(),然后就可以调用 softmax 函数得到结果了。

05

总结

本节讲了如何用 Pytorch 完成一个分类任务,并学习了可视化以及使用训练好的模型做测试。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924G10H9B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