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产业升级催生新用工模式
随着两江新区从功能区正式转为行政区,这片热土上的智能制造企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在汽车、笔记本电脑、航空航天等支柱产业领域,企业对智能制造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波峰波谷特征。
上个周末下午,“来了速聘”灵活用工平台上有企业发布紧急用工需求订单,需要立即增加20名生产线操作工。平台系统在大数据人才库运用关键词和人物标签搜索,智能匹配合适的用户群体,最终在3小时内就配齐了所需人员,确保了下班前生产线能够全负荷运转。
"救火队"式用工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在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园,一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刚刚经历了一场"用工荒"。由于主要客户临时增加订单,企业需要在48小时内补充30名具备焊接技能的工人。
"当时已经是晚上8点,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来了速聘’灵活用工平台发布了需求。"企业生产总监张先生表示,"令人惊喜的是,第二天早上7点,所有工人都已到位,并且都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并持有相关证书。"
这些工人来自“来了速聘”灵活用工平台的大数据人才库,其中不乏像32岁的王师傅这样的多面手。"我持有电焊、机械装配等多个技能证书,休息时间通过‘来了速聘’平台寻找兼职,旺季时月收入能超过8000元。"王师傅说。
精准匹配助力产业人才流动
"来了速聘"灵活用工平台针对各个行业的岗位特点,专门建立了大数据智能人才数据库。以制造业为例,将用户具备的技能细分为汽车装配、电子元器件焊接、航空航天材料处理等20余个类别,确保能够快速精准地匹配企业需求。
"我们不仅关注工人的技能证书,更看重实际工作经验。"平台运营负责人介绍说,"比如在汽车制造领域,我们会对有总装线工作经验的工人进行优先推荐。"
"新起点需要新作为。"区域经济专家表示,"灵活用工平台通过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正在成为推动两江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起点,标注新方位;新机遇,呼唤新作为。从功能区转为行政区,两江新区发展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备受各方瞩目。随着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到来,两江新区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创新。在这里,每个专业人才都能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每个企业都能获得急需的人才支持。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灵活用工平台与区域发展正在谱写相互成就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