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PLC广泛应用于各种测量与控制场景,其中测量水温便是较为常见的一项应用,从一杯水的温度,到大型熔炉的数千度高温,PLC是如何做到精准测量的呢?
本文将以一个简单的“测量水杯温度”为例,为您层层剖析PLC温度测量的完整工作流程,并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核心概念:模拟量。
一、 准备“感官”与“神经”:必不可少的硬件三件套
要让PLC“感知”到温度,我们无法直接将水杯连接到它身上。我们需要一个“翻译团队”,将物理世界的温度,翻译成PLC能够理解的“语言”,电信号。这个团队由三位核心成员组成:
热电阻:温度的“触觉神经末梢”
角色定位:
温度传感器,直接与被测对象(水杯)接触,是感知温度的第一线。
工作原理:
热电阻的神奇之处在于,其电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规律性的改变。最常见的是铂热电阻(如Pt100),它在0℃时电阻值为100Ω,温度每升高1℃,电阻值大约增加0.385Ω。这种稳定、线性的关系,使其成为工业测温的黄金标准。
举例说明:
想象一下,我们将一支Pt100热电阻探头插入水杯中。如果水温是25℃,那么它的电阻值大约就是100Ω + (25 × 0.385Ω) = 109.625Ω。这个电阻值,就是温度最原始的“物理形态”。
温度变送器:信号的“专业翻译官”
对于4-20mA信号:
0℃对应4mA,100℃对应20mA。那么25℃对应的电流值为4mA + (20mA - 4mA) × (25 / 100) = 4mA + 16mA × 0.25 = 8mA。
对于0-10V信号:
0℃对应0V,100℃对应10V。那么25℃对应的电压值为10V × (25 / 100) = 2.5V。
这个8mA或2.5V的信号,就是温度的“标准电信号形态”,它稳定、抗干扰能力强,适合长距离传输。
角色定位:
信号转换器,负责将传感器微弱、非标准的信号,放大并转换成标准化的工业信号。
工作原理:
PLC直接测量微小的电阻变化非常困难且容易受干扰。温度变送器的作用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它接收来自热电阻的电阻值信号,通过内部精密电路进行测量和计算,然后输出一个与温度成比例的、标准化的电流信号(如4-20mA)或电压信号(如0-10V)。
举例说明:
假设我们配置的温度变送器量程为0-100℃。当它检测到热电阻的电阻值为109.625Ω(对应25℃)时,它会进行换算:
PLC:系统的“中央处理器”
角色定位:
决策核心,接收标准电信号,并将其还原为有意义的温度数值,用于后续的逻辑控制、显示或记录。
工作原理:
PLC需要配备专门的模拟量输入模块。这个模块就像一个高精度的“万用表”,可以精确测量输入的电流或电压值,并将其转换成PLC内部可以处理的数字格式。
二、 四步工作流:从物理量到数字值的奇妙旅程
现在,我们将硬件串联起来,看看一个完整的温度测量流程是如何发生的。
第一步:物理量采集——热电阻感知温度
热电阻探头浸入水中,其内部的铂丝因温度变化而改变自身的电阻值。这是整个流程的起点,将无形的“热”转化为了有形的“电阻”。
第二步:信号转换——变送器输出标准电信号
温度变送器读取热电阻的当前电阻值,根据预设的量程范围,将其“翻译”成一个标准的4-20mA电流信号。这个信号通过两根导线,被送往PLC控制柜。
第三步:信号接收与A/D转换——PLC将电信号变为数字
PLC的模拟量输入模块接收到8mA的电流信号。模块内部的模数转换器会立即启动工作,将这个连续的模拟电流值,转换成一个离散的数字值。
举例说明:
假设我们的PLC模拟量模块是12位的,其数字量范围是0-4000(很多品牌如此设定,对应0-20mA)。那么:
4mA对应数字量0
20mA对应数字量4000
8mA对应的数字量就是4000 × (8mA - 4mA) / (20mA - 4mA) = 4000 × 4 / 16 = 1000。
此时,在PLC的内部寄存器中,温度的值暂时是数字“1000”。
第四步:标定与计算——PLC还原真实温度
数字“1000”对我们来说没有意义,PLC程序需要最后一步“解码”。工程师会在程序中编写一个简单的线性公式,将这个数字值换算回我们熟悉的摄氏度。
公式:
实际温度 = (当前数字值 / 量程数字值) × 温度量程
计算:
实际温度 = (1000 / 4000) × 100℃ = 0.25 × 100℃ = 25℃
至此,PLC成功地将水杯中的25℃温度,精准地还原并存储在了一个变量中。接下来,它就可以根据这个数值执行命令,比如:当温度高于30℃时,启动风扇降温;或者将温度显示在触摸屏上。
三、 核心概念解析:到底什么是“模拟量”?
在整个流程中,我们反复提到一个词,模拟量。它到底是什么?
模拟量,顾名思义,就是用一种连续变化的电信号,去“模拟”另一个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物理世界是模拟的:
温度不是从25℃瞬间跳到26℃,而是连续地、平滑地经过25.1℃, 25.2℃, 25.3℃… 同样,压力、湿度、流量、光照强度等都是连续变化的。
电信号是理想的载体:
电流和电压也是可以连续变化的。用4-20mA的电流来模拟0-100℃的温度,就是建立了一一对应的“模拟”关系。电流的每一个微小变化,都精确对应着温度的一个微小变化。
与模拟量相对的是数字量,它只有两种状态:开或关、0或1、高电平或低电平。比如一个按钮是否被按下,一个指示灯是否亮起。
PLC的核心是数字逻辑,但它通过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这座“桥梁”,实现了与连续变化的物理世界的无缝对话。
综上所述,PLC测量水温是一个涉及多种硬件设备和复杂信号处理的过程。通过热电阻、温度变送器和PLC的协同工作,以及模拟量信号的转换和处理,我们能够准确地获取水杯中的水温信息。这一过程不仅展示了工业自动化技术的精妙之处,也为我们在其他领域的测量和控制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欢迎大家在评论里面留言与交流!
PLC经典案例与源程序